8月8日起 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扩大到全国
【房子的真相,被“一纸文件”照得通通透透】
文/ 刘晓博
一、
如果你对中国楼市的未来感到困惑,那么答案来了!
8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知称,自即日起,“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扩大到全国。
这里面提到了一个保险的品种: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不过老百姓提到这个险种的时候,常常使用“以房养老保险”、“反向按揭”来替代。
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很简单。它的意思是说:60周岁以上、拥有房屋完全独立产权的老年人,可以跟开展这项业务的保险公司签约,把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每月从保险公司获得固定的养老金。最终,当老人过世后,房子由保险公司“继承”。
买房子的时候,是购房者从银行贷款给开发商,获得房屋产权抵押给银行,每月供楼,最终把房子买下来。“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则是一个倒过来的过程。
它的最大价值是:可以让老年人在退休后,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对于保险公司、保险受益人来说,这相当于一个对赌协议:如果受益人长寿,则保险公司可能会亏;反之,会赚。对于受益人来说,风险主要在房屋升值和通胀这两点上——如果自己长寿,中间发生严重通胀,则房子换来的养老金未必够用;如果房屋出现大幅升值,如何分配升值部分,将成为一个问题。
当然,这些都可以通过产品的设定来解决。相信未来会有各种类型的产品问世,供大家选择。
二、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最早出现在荷兰,后来在美国大行其道,并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政府为什么喜欢这个险种?说到底,是因为“养老”对于所有的国家,都是一个难题。难题的关键是长期通胀,它会呈现几何级数来递进,不断吞噬养老金的购买力。
中国养老的缺口问题非常严重,上面这篇报道给出的数字很吓人。
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再加上长期通胀,大家想在退休后过上潇洒的生活,其实难度很大。而住房又是家庭最大的资产,所以“以房养老”很有可能是未来的大趋势,至少可以帮助“有房一族”解决“补充养老保险”的问题。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里面明确提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2014年6月,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启动试点。
2016年7月,试点期延长,并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以及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省份的部分地级市。
而银保监会最新的文件,则把试点扩展到了全国。由此可见,“以房养老”将是中国化解“老龄化”、“养老金缺口难题”的重要手段,意义非常重大。
三、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险种的推广,对楼市意味着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第一,“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出现,意味着官方承认房子有“养老价值”。
承认房子有“养老价值”,还意味着官方承认房子在“居住价值”之外,有“资产价值”。否则,保险公司不会推出这个保险,即便推出也不能赚钱。
这种保险的出现,让政府背负的、极其沉重的“养老压力”减轻,那么,房子的长期价值将会得到政府的维护,而不能轻易放弃。否则,只能加剧养老问题。
第二,“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出现,意味着房子自始至终都将拥有“金融属性”。
可以想见,如果这个险种大行其道,则意味着:中国的房子在前20到30年(按揭期),通过银行跟金融体系实现了绑定;后面的20到30年,则通过保险跟金融体系实现了绑定。在房子至始至终都跟金融体系绑定的情况下,它的下跌风险就可以充分传递给金融体系。那么反过来,房价就很难趋势性下跌,而只向好了。
第三,房子对中国人将更加重要。
它不仅关系你的青春、爱情、婚姻、家庭,还是你晚年避免被通胀抛弃的“诺亚方舟”。租房子的人,你有购买“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机会吗?
当然,对于那些在人口流失的、中小城市购房的人,你的房子未来能抵御通胀、让你安享晚年吗?恐怕不确定吧!
我们常常感叹手机重要,觉得无时无刻不能离开手机,手机丢了就像自己丢了一样。跟房子比,手机算什么?浮云而已!
能贯穿你生命的,只有房子而已。
而且,作为中国人,你最好买两套。一套传给子女,一套养老。否则,你会愧对子女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