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红利”来了,老年人该如何共享?
健康码扫一扫,通行顺畅;看病购票,手机预约;超市购物,扫码支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数字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快捷,但也成为一部分老年人生活里的“数字鸿沟”。那么,政府和社会各界如何帮助老年人消弭“数字鸿沟”,让他们从容无忧地拥抱数字生活?作为老年人,又是如何积极主动学习、努力跟上时代步伐的呢?
乐享便捷数字生活
王淑鸾,今年78岁,一位时尚、乐观、好学的智慧老人。
11月16日9时许,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记者来到王淑鸾老人家里,画着淡妆的她正在给老伴在手机上申报健康码,只见她的手指流利地在手机屏幕上点来点去,全无老年人的僵硬和迟缓,眨眼间,绿色健康码跃然屏幕上。她的老伴揣好手机,穿戴好衣帽,拿着东西出门了。王淑鸾从窗户目送老伴的身影渐行渐远。
虽已年近八旬,王淑鸾耳不聋,走路有力,身体健朗。更让人敬佩的是,她从来没有停下“成长”的脚步,热爱一切新鲜事物。“我很感恩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数字生活给我带来的便捷和意想不到的快乐,特别要说的是,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非常享受它带来的美好时光。”王淑鸾晃了晃手里的手机,幸福满足地说道。
王淑鸾正在玩抖音
说起自己的数字化生活,王淑鸾有些兴奋。2007年,电脑在当时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还是一件稀罕物,她就让儿子花5000多元装配了一部台式电脑。也是在那一年,她在孙子的帮助下有了自己的QQ号“月桂女神”,从那时起,她不仅在网上看小说、新闻,还时不时地聊聊QQ,在QQ空间发表日志,内容有每天看到的、想到的,和一些有趣的事儿。2009年,王淑鸾有了第一部智能手机,并很快学会了拍照、发信息,这些新技能再次提升了她的生活质量。随着智能手机功能不断更新换代,王淑鸾的手机也在不断地更换。2015年,当年轻人开始玩微信时,王淑鸾也没有落伍,玩起了微信,她和手机里的微信好友每天互动,“虽然我们不能时时见面,但是每天在微信里分享各人的生活日常,隔着屏幕我们感受着彼此的关爱!”王淑鸾说,她还是一名网购达人,家里的日用品、服装、一些小零食都是用手机网购的。除此之外,她还在手机上点外卖,微信支付、发红包,更不逊年轻人的还有在网上挂号就医。
王淑鸾告诉记者,今年8月份,她在手机上注册了快手、抖音,因为她喜欢唱评剧、越剧、京剧各种各样的戏曲,几乎每天她都会在抖音发戏曲唱段,目前她的抖音粉丝2194、关注4513,点赞3.8万。
“孩子们的生活、工作都不轻松,我和老伴身体都很硬朗,也不想因为生活中的琐事麻烦孩子们。当初在手机上申请健康码时,孩子们专门来家里教了几次,我学得很快,然后负责每天给老伴整健康码。因为我和老伴经营着一家打字复印店,他每天都要乘公交车去店里,健康码每天都会用。”王淑鸾说,生活中她还会教其他姐妹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因为智能手机是社会生活的必需工具,不仅是老年人生活中的伙伴,还是他们的诗和远方!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呼和浩特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54.30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1.43%;65岁以上老人40.0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5.81%;70岁以上老年人24.65万人,80岁以上老年人9.21万人,100岁以上老年人52人。在这庞大的老年群体中,相信有很多老人和王淑鸾一样享受数字技术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数字红利”。
公共场所为老服务温馨有序
11月15~16日,记者走访了几家医院,了解老年人就医是否顺畅。第一站来到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医院入口处循环播放着戴好口罩、手机出示健康绿码等入院须知。门口还有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帮助不会出示健康码的群众进行手机操作,一块写有“军警及老、幼、残危重患者专用通道”的牌子立在入口处,很醒目。记者跟随人流有序通过查验健康码通道,又看到一个写有“老年人专用通道”的蓝色指引牌,上面写道:老年人无手机、老人机,不会操作者请在此处登记。记者现场了解到,对只带老年机的老年人,工作人员通过记录他们的身份证号、手机号,测量体温之后,就可以进院就诊开药。对携带智能手机但是不会操作的老年人,工作人员会主动为他们在手机上操作申报健康码,持码入院就诊。
医院工作人员帮助老年人申报健康码
记者又先后走访了内蒙古肿瘤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每家医院也都为老年人设置了专门的入院通道,对于有智能手机不会操作的老年人,现场的工作人员会主动指导其申请健康码。如果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出示身份证并为其填写《流调表》,然后持表通过无障碍通道入院。
医院为老年人设置的专用通道
11月16日下午,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了解到,今年8月开始,该院取消了窗口挂号,就诊群众可以通过微信扫描该院公众号二维码、现场自助机预约、电话预约、网络预约、院内预约、导诊机器人预约等多种渠道实现就诊,如果老年不会上述操作,可以携带身份证进院在工作人员指导和协助下实现就诊。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设置有60岁以上老年患者挂号窗口,患者需出示身份证,可用现金、医保卡进行结算。同样,内蒙古肿瘤医院、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都开设有老年人专用或人工窗口,方便老年人现场挂号就诊。
除此之外,记者走访银行、地铁、火车站等公共场所,都保留有人工窗口,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特殊人群提供服务。
主动学习跟上时代步伐
11月18日下午,今年71岁的石全文在乘坐57路公交车时,差点因为没有出示健康码被拒载。当时,记者也在这趟公交车上,司机让石全文出示健康码,石全文说:“没有智能手机,而且也不会用。”司机说:“那您下一站下车吧!”记者对司机说:“我帮他申请健康码,而且他有身份证,把身份证登记一下,然后留他一个电话号码,不行吗?”司机解释:“乘车出示健康码是公司要求”……虽然乘车过程有些曲折,石全文还是顺利地在目的地下车了。下车时,石全文说,他要买一部智能手机,学习如何操作,就为了乘坐公交车。
随后,记者又分别乘坐了K2、26、59、21路等多路公交车,仔细观察老年乘客出示健康码的情况。绝大多数老年人能够适时出示健康码,他们右手刷卡、左手持手机向司机展示健康码,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在4路公交车上,高三毛老人乘车时给司机出示的是一张打印出来的大数据行程卡绿码,司机对她说:“你这个过期了。”高三毛急忙掏出手机,将孩子给她申报好的健康码点开。高三毛对记者说:“每次出门我都会带着这两样,双保险。咱们不能给防控拖后腿。手机上如何操作申报、出示健康码,我学了好几次,学了忘,忘了学。忘记怎么操作时,孩子有空就让孩子操作。如果孩子不在身边,我就求助其他年青人帮着操作。”
乘客刘汉老人告诉记者,他今年76岁了,最近几年才用上智能手机,是孙女手把手教他学会了玩微信刷快手、看新闻,虽然这些操作很顺溜,但是申报出示健康码学了好多次,现在终于学会了。数字技术越来越普及,作为老年人也不能落伍,要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呼和浩特市公交总公司近日传来好消息:广大市民可以持打印出来的健康码(有效时限3日)乘车。当我们出门乘车,步入公共场所,总会看到老年人拿着手机看微信、发语音、打视频电话,购物时微信支付……虽然动作有些迟缓,但是他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紧跟时代的脚步。
保留完善传统服务方式
内蒙古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475.7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19.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1.1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313.9万人,占老年人口数量的65.9%。“十四五”期间,自治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将继续加剧,逐步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今年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印发《关于优化民政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通知》要求,各地要保留养老服务、高龄津贴、社会组织、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等领域人工办理、现金支付等传统服务方式;各地要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等,针对解决老年人应用智能技术困难开展宣传和培训,帮助老年人熟悉掌握智能手机使用,提高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设备和风险鉴别应对的能力。同时,自治区将对民政门户网站、客户端、业务办理软件等应用进行适老化改造,充分考虑老年人使用习惯和获取信息的需求,优化界面交互操作,提供内容朗读、语音提示、语音辅助等功能,更加便于老年人使用。
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内蒙古自治区养老服务条例》中,对于适老智能产品研发、保留并完善传统服务方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鼓励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和企业研究开发适老化智能产品,引导帮助老年人融入信息化社会;为老年人提供公共服务时,应当充分尊重老年人的习惯,保留并完善传统服务方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个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彰显了它的文明程度。人人都有父母,家家都有老人,我们也都会有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一天,政府帮一把、儿女扶一把,社会各界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老年人自身也在努力地学习如何跟上时代步伐,让我们再耐心地等一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