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 国常会释放大利好 两大举措兜底民生保障安全网
低收入群体和老年人有望得到精准保障,今日国常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和《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业内专家表示,这两个政策的出台,是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重要一环。
专家还表示,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有助于针对性制定和调整低收入群体救助政策,确保救助资源精准投放,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而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建议政府采取相关优惠措施,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来让助餐服务更好落地。
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有助于针对性制定调整救助政策
今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
会议强调,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兜底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更加精准、及时、有效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加快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得更密、扎得更牢。要进一步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受灾等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保障金,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安全温暖过冬。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典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的意义主要在于,可以通过实时的数据掌握低收入人群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他们的需求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救助政策。既可以确保救助资源的精准投放,避免资源浪费,提高救助效率,又能及时发现并预防低收入人群陷入贫困的风险,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数据资产化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对于低收入群体进行分层分类监测,更有助于各地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诉求解决不同困难,更加精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尤其针对低收入群体的。“做好监测,进行分层分类救助非常有必要,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和共同富裕的其中要义。” 他还建议,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问题。
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建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今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审议通过了《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重要民生工程,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要把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采取倾斜性措施支持农村地区扩大服务供给。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取得实效。
刘典认为,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好处很多,首先可以解决老年人用餐问题,提供营养丰富、价格合理的餐食,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其次,老年助餐服务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此外,老年助餐服务还可以促进老年人的社交活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刘典表示,这项举措能否顺利落地,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经济条件、社区设施和人口结构等因素。他还表示,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资金问题、场地问题、人员问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提供资金支持、提供场地租赁优惠、提供职业培训等。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比如鼓励社区组织、志愿者组织等提供老年助餐服务。
王鹏认为,保障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是未来民生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建议积极稳妥开展老年餐桌,通过社区的方式、长效化市场化机制来保障老年群体能够吃的好,吃的饱。“指导意见的实施,有助于各地从实际情况出发,调动各方资源,建立长效化、市场化机制,有助于各地方依据实际情况探索出自己的道路。”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