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dmin 第1822页

admin 第1822页

  • 老年消费蕴含哪些新机遇?

    老年消费蕴含哪些新机遇?

      据新华社上海电 (记者胡洁菲)《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积极培育银发经济。记者了解到,作为银发经济中的重要环节,老年消费近年来迎来加速期,从产品供给到服务模式的创新,在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成为提振消费的一个亮点。  ——走专业化路线,老年体验店、老年商场快速发展。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保湿乳、具有杀菌除臭功能的珍珠纤维内衣、坐上去可以旋转的洗澡椅……在上海市闵行区一家商城的老年用品专卖店内,来购物的老年消费者络绎不绝。  上海银发无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双勇说,开发老年...

    老龄化 2021-12-02 1125 0
  • 老年人年龄新标准公布,这个年纪过后,才允许称呼“老年人”

    老年人年龄新标准公布,这个年纪过后,才允许称呼“老年人”

      现代人对于自身的保养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尽管岁月不断用衰老的现象摧残每一个人的青春,但是大家似乎找到多种可以对抗衰老的方法。当身体刚开始有衰老迹象的时候,大家就开始利用这些抗衰老的方式使身体保持在以后积极健康的状态。  在以前的时候,人们对于保养没有任何概念,那时候60多岁就会被别人称作老人家。现在大家可以看一下周围的60岁左右的老人,他们有些人生活状态比年轻人还要精力充沛,依然看上去年轻有活力。这离不开人们日常对身体的保养,很多好习惯可以让身体远离疾病的侵扰。只有对身体完美的保养才能使年龄的存在就是一个...

    老龄化 2021-12-02 1134 0
  • 中央发文: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

    中央发文: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

    11月2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意见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从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今年11月,在海南省文昌龙楼航天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老年人享受打台球乐趣。进一步规范发展机构养老。加强光荣院建设。公办养老机构优先接收经济困难的失能(含失智,下同)、孤寡、残疾、高龄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年人。研究制定...

    老龄化 2021-12-02 1032 0
  • 北京2025年将初步建成老年友好型城市

    北京2025年将初步建成老年友好型城市

      近日,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与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相适应、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相协调的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优待、家庭赡养、社会参与等制度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不断加强,老龄产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富有成效。  “十四五”时期,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将加速发展。预计到“十四五”末,北京市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达到...

    老龄化 2021-12-02 1173 0
  • 世界艾滋病日,中老年患者占比上升,究竟是什么原因?

    世界艾滋病日,中老年患者占比上升,究竟是什么原因?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距离1981年全球首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例已经过去整整40年,但这种疾病仍然在人类社会流行。《民生周刊》记者查阅数据得知,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超过105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与此同时,这个群体引起了关注,50岁及以上病人占比上升非常明显。这是什么原因?一个关键指标就是老龄人口再创新高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人口占比上升。老年人口基数变大了!《民生周刊》记者查阅数据发现,202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

    疾病 2021-12-02 1659 0
  • 让互联网的老年服务更有温度

    让互联网的老年服务更有温度

      老年群体或将成为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下半场”。  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要发展适老产业,鼓励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大力发展养老相关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这为我国因用户增长乏力的互联网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过去20多年,我国互联网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在为各行各业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老年群体却被边缘化了。因为互联网的使用人群多是年轻人,由此而建起的互联网产业也以年轻群体为主。疫情加速了人们向数字生活的转变,也使得老年人与数字世界的矛盾进一步显现。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

    老龄化 2021-12-02 1067 0
  • 孩子们一机“走天下”,爷爷奶奶只会打电话……谁来拯救“掉队”的老年人

    孩子们一机“走天下”,爷爷奶奶只会打电话……谁来拯救“掉队”的老年人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各种功能性App的应用,丰富了年轻人的生活,网购、外卖、游戏、社交、看电影……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满足几乎所有的生活需要。然而,智能手机复杂的操作也阻拦了一部分老年人对智能科技的向往,对他们来说,手机再贵再好,也只是个打电话的工具。  过去,手机厂商专门针对老年市场推出老年机,但这种老年机更是切断了老年人和智能时代之间的纽带。这几年,一些手机厂商开始针对老年人在智能手机基础功能区上做出改变,同时在线下为老年人提供智能手机使用的学习渠道。在业内人士看来,不管是手机厂商还是App厂商...

    老龄化 2021-12-02 1051 0
  • 被忽视的老年性需求:80岁老人婚内出轨,无辜妻子被染上艾滋病

    被忽视的老年性需求:80岁老人婚内出轨,无辜妻子被染上艾滋病

      80岁老人在外“不正经”,让妻子染上艾滋病,面对儿子,他该怎么办?  提及艾滋病,大家都会谈之色变,这是由于大众对艾滋病的医学知识缺乏了解,整个社会对此讳莫如深,于是很多人以为自己的生活离艾滋病很遥远,不以为然。  实际上,病毒不分年龄、性别,青年学生是艾滋病的高发群体,老年人也会是艾滋病“青睐”的对象,一旦被它选中,一辈子都会“深受其扰”,伴侣、家人都会有“中招”的风险。  南京一位感染科医生魏洪霞,和艾滋病患者打交道近30年。她曾接诊过一位八旬老人,因频繁的高危婚外性生活,染上艾滋病,最后又将病毒传给了妻子...

    疾病 2021-12-02 2382 0
  • 积极应对老龄化 让老年人幸福生活

    积极应对老龄化 让老年人幸福生活

      「本文来源:安阳日报」  编者按: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今天的时评,我们一起聊一聊关于积极应对老龄化的话题。  盼居家适老化改造再提速  □高 咪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给出很多积极性措施,其中一个就是进行适老化改造。《意见》提到,将适老化改造纳入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统筹推进。通...

    老龄化 2021-12-02 1011 0
  • 关于近期低龄老年人灵活再就业的问题

    关于近期低龄老年人灵活再就业的问题

    @一颗勇神奇  关于近期低龄老年人灵活再就业的问题,记几个想法,有心酸的有搞笑的。  第一、一边还是35岁即失业的“现状”,工作岗又加入了老年军团,给这批中年人突然加了心脏起搏器,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  第二、面对浩浩荡荡2-3个亿的老龄人,再以每年800-1000万左右新增,以后只会越多,很多城市里的中年人还想着到老做一份清洁保安的工作,继续贴补家用或者还还房贷,没想到又要卷。  第三、对于农村的老人而言,其实真没有退休的说法,因为子女的婚姻现状,很多老人都还在一线岗位,吃着榨菜馒头,为还没娶老婆的儿子发愁。...

    闲野趣闻 2021-12-02 948 0
  • 人到中年男性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人到中年男性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70后看人生  1、卡里没有存款不打紧,要命的是外面还有欠款。  2、妻子不顾家也就算了,还给戴一顶大大的绿帽子。  3、孩子学习不好也没多大事,重要的是品德也不好。  4、父母岳父母都早早离去,农村老宅连个看家的都没有,荒草碧连天。  5、自己身体处于严重透支状态,病痛一直缠身。  6、人到中年赚不到钱也就算J,还一天到晚找工作。  7、城市连个自己的房子也没有,租房子都租不起,农村老宅也荒废,人到中年,没有自己的窝,悲从心生。  8、人到中年,连部代步车都没有,回乡总是低着头走路,租个车来摆个酷,真是心里悲哀...

    闲野趣闻 2021-12-02 980 0
  • 人到中年男性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人到中年男性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豫西老杨  一、人到中年,一事无成、穷困潦倒、家徒四壁;车无一乘、房无一所、无妻无子、孤苦伶仃、苟延残喘。  二、人到中年,妻离子散,要么老婆去了;要么老婆离了,子女跟着老婆一起离开自己了。  三、人到中年,失业没事干了,家里没经济来源了。老婆报怨、子女瞒怨,天天家庭矛盾不断,鸡飞狗跳、家翻宅乱、烦恼无限。  四、人到中年,依然没钱,上赡养不了父母,下抚养不起子女,还让老婆跟着受苦受累,一直拼命挣钱,但还是勉强维持生存。  五、人到中年,依然没活明白、通透;读不懂社会,认不清人性 ,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做事盲目自...

    闲野趣闻 2021-12-02 107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