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教育受欢迎多方合力缓解老年人“求学难”
央视网消息:3月份,老年大学、开放大学等老年教育机构的春季新学期将陆续开学,记者采访发现,各类涉老教育机构学位紧俏,报名出现了秒杀现象。在河北老年大学学习3年的王燕平今年67岁,性格开朗、喜欢唱歌的她一直想进入声乐班,但是让王燕平很苦恼的是,声乐班是热门专业,她连续三年都没报上名。像这样准时准点秒杀学位,在王燕平看来是最省力的一种方法,她回忆头几年刚退休时线下的报名场景。为了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福建福州的马士敏退休后就和朋友们开始在老年大学上学。2022年春季这个学期,她还想继续学习,应对报名的火爆她早早地做好了攻...
-
探访“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银发浪潮”下老年教育受热捧
太原老年开放大学的钢琴课堂。 向上 摄中新网太原12月3日电 题:探访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 银发浪潮下老年教育受热捧作者 杨静 屈丽霞弹钢琴、跳舞、书法、手机课……3日,在山西太原老年开放大学,老人们忙碌于各个课堂之间,课堂生活丰富有趣。在人口老龄化大趋势下,老年教育越来越受到青睐。老年人不再满足于老有所养,而是追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十四五时期,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超过3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80岁的马忠从2016年起就报名学习太原老年开放大学的智能手机课,如今已经依次学习...
-
发展老年教育培育积极老龄观
【新闻随笔】作者:杨舸(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其中,筹建国家老年大学引发特别的关注。《意见》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老年大学的多渠道筹办、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老年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发展老年教育的规划,这反映了我国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转变,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举措。进入十四五时期以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02...
-
梁实秋的散文《老年》
时间走得很停匀,说快不快,说慢不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宴会中总是有人簇拥着你登上座,你自然明白这是离入祠堂之日已不太远。上下台阶的时候常有人在你肘腋处狠狠的搀扶一把,这是提醒你,你已到达了杖乡杖国的高龄,怕你一跤跌下去,摔成好几截。黄口小儿一晃的功夫就窜高好多,在你眼前跌跌跖跖的跑来跑去,喊着阿公阿婆,这显然是在催你老。其实人之老也,不需人家提示。自己照照镜子,也就应该心里有数。乌溜溜毛毵毵的头发哪里去了?由黑而黄,而灰,而斑,而耄耄然,而稀稀落落,而牛山濯濯,活像一只秃鹫。瓠犀一般的牙齿哪里去了?不是熏得焦黄,就...
-
【社会热点】关爱老年人群体:为老年人群而设计的产品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也涌现出越来越多为老年人设计的产品。下面这几款与老年人群相关的产品设计,希望带给大家更多的灵感与思考:未来,科技与设计将如何为老年生活服务?Cradle 急救可穿戴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对于年轻人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大街上各种智能手表、手环随处可见。智能可穿戴设备虽然是年轻人爱追的新潮,但它具备的心率监测和摔倒报警等功能特性反而更适用于老年人。图源:product.yongaimall.comCradle 急救可穿戴设备结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对产品功能和产品性能进行了技术升级,可以...
-
中国老年人性生活真相
前不久我们在微博上发起了一项调查,调查名为《你的父母还有性生活吗》,一共收到近1000份有效问卷。有85%的年轻人认为,他们的父母已经没有性生活。而根据潘绥铭《给全性留下历史证据》:在中国55-61岁的老年人中,53%的人每月有一次性生活,有39%的老年人可以达到每月3次。老年人普遍怕孤独,需要情感慰藉,到相亲角找老伴儿,是因为性需求还是爱的陪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可是为什么羞于提及和关心老年人的性问题?我们采访了三位依旧有性生活的老年人,和性学专家马晓年教授。编辑张翔宇 倪楚娇我的父母早就分房睡了我们的调查...
-
老龄蓝皮书: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15日在北京发布《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称,中国老年人口变动趋势整体向好,养儿防老观念正在深刻转变。但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全民对老年期生活准备不足。本次发布的蓝皮书以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托,分析了当代中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指出中国老年人口变动趋势蕴含着整体向好的新变化。2015年,中国老年人城镇化水平普遍提高,城镇老年人口占52.0%;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相对年轻,低龄(60-69岁)老年人口占56.1%...
-
如何理解老年人?老年人的特点和心态是怎样的?如何与之相处?
老年人,按照心理学的定义,称为成年晚期,一般是60岁以上的阶段,这个阶段显著的特点就是各项身体性能大幅度退化,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步入老年之后,首先是生理上的老化,其次是社会角色地位的变化,再加上生活掌控感的降低等等,各种‘丧失’接踵来而,因此在情绪上,容易产生冷落感、疑虑感、忧郁感、不满情绪和老朽感。在个性上,会变得小心、谨慎、固执、刻板等等。综合来说,老年人的变化特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感知觉视觉、听力、味觉、嗅觉、触觉以及疼痛感受性的降低。2. 记忆回忆能力显著下降,记忆速度显著下降3. 思维注意力显著减退、...
-
42.关于老年人生活探讨
关于老年人生活探讨目录介绍0.关于前言介绍1.先来通过案例看看老年人的生活2.老人养孩防老有点困难2.0 现在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不容乐观?2.1 养儿防老有点难2.2 农村空巢现象愈加严重2.3 暮年明白这句话何等凄凉3.与其储存金钱,不如储存健康和心态3.1 存储健康很重要3.2 定期体检,预防大于治疗4.老人患病,久病床前无孝子辩论4.0 老人和子女都是演员4.1 久病床前无孝子困境4.2 看看一首打油诗【摘自网络】4.3 老人眼中的孝顺【道听途说】5.老人健康就是对子女最大的爱护5.0 老人重病治疗两难5.1...
-
老年常见行为问题及应对方法
老人到了一定阶段,经常会在性格或行为上有一些特殊的表现,甚至是很奇怪,这对于照顾老人的社会工作者或者子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掌握一些特殊的工作技巧,才能更好地为这些特殊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否则可能苦不堪言。希望下面这些总结和方法能够给您繁重的老年照料工作中,带去一些些轻松和愉悦一、老年常见行为问题和应对进入老年期后,老年人在行为方面会产生许多问题。怎样为这些行为有问题的老年人服务,是老年社会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国台湾学者颜文雄将老年人的问题行为进行了总结和分类,并对每一种问题行为的应对措施和技巧作了简...
-
理想中的老年生活是什么样子?
老年人要多多参与社区活动,既充实了生活,更有一种重新发光发热的自豪感。上海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里,78岁的潘阿姨如是说。上海一直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常住人口2487.09万人,其中60岁以及以上人口为581.55万人,占23.4%,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其实不止上海,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老龄化情况。随着近几年,60后逐步迈入老年行列,老年群体呈现高收入、时尚化、智能化等新特点,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绿色智慧养老形式逐渐成为新时代养老首选。随着智慧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