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亿老年人口,万亿级市场规模,关于中国老龄化的危与机,他们有话要说
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养老护理员新“国标”出炉,2050年老年人口或超总人口的1/3……多个与老龄化密切相关的话题“屠”下热门榜,今年金秋十月,也成了“老年话题月”。
10月21日,《中国经营报》和赛迪顾问联合举办的“《2019中国养老产业企业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研讨会”在中国经营报社举行,会议同样聚焦老龄化热点话题,关注新产业趋势动态。
养老产业研究如何更具参考价值?老龄化带来考验的同时又带来哪些机遇?千万级养老护理员缺口如何填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错配的问题怎样解决?缺乏规范究竟是企业机会还是行业雷点?就养老产业多维度问题,与会专家与企业代表畅所欲言,争鸣不断,共享前沿思考,直击产业痛点。
专家:产业研究应观照需求、严谨务实
研讨会上,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总经理宁玉强简要介绍了《2019中国养老产业企业竞争力百强研究》主要内容,多维透视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多重指标评估养老企业竞争价值,并从企业、投资等视角提供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对养老产业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大致判断。
面对养老这一新兴行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认为,此次研究对养老产业及相关企业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同时他提出,老年人通常分为强能、弱能及失能三大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需求,“研究报告可以进一步发掘不同阶段老年人的需求”,以此为企业带来更多启发。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社会治理室主任曾红颖认同金碚的观点,她形象地解释道,目前养老企业偏向失能老人阶段,但过于聚焦,“我们总想把老人按在护理床上”,而“大量的服务没有针对性、专业化的开发” ,特别是针对庞大的、尚有余力的老年群体。此次研究对养老企业生态、价值链等方面的考虑较为新颖,但仍需侧重对服务的讨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也对此次研究的价值予以认可,他坦言,自1997年举办首次老龄产业会议以来,22年过去,老龄产业仍处于初步构建与探索阶段,而此次研究“对养老、涉老企业的整个状况有了客观的评价,用了一些指标体系来说明其发展位置”,同时谈到了未来发展趋势,“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同时,陆杰华还对本次研究提出了恳切的建议,他认为,养老产业与老龄产业并非同一概念,报告在内容表达上需要更为严谨、客观,在统计指标和细分口径的选择上需要更加全面、小心。同时他提到,相关产业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利好政策如何落实、精英人才如何培养等问题。
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大爱城控股副总裁乌丹星的意见是,老龄产业的内涵与外延还有待学界、产业界进一步界定。此外,她强调,目前国内“老龄产业的核心问题是产品、运营、服务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后续无法发展”,研究需先探讨老龄、养老企业产品服务、盈利问题等方向。
更多行业标准待定
就在本次研讨会召开前不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颁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根据养老护理员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围绕增加职业技能要求、放宽入职条件、拓宽职业空间、缩短晋级时间等方面,对2011年版职业技能标准做了重大修改,同时提出“确保到2022年年底前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的目标,并直接将从业人员的“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毕业”调整为“无学历要求”。
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近2.5亿人,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人,老人照料需求巨大,但目前我国的养老护理员仅约30万人,若按照国际上失能老人与护理员3∶1的配置标准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名护理员。
这也是展开此次研究的一大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以及从业资格、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制定,是重中之重。
会上,嘉宾就养老相关行业标准制定和养老专业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讨论。
乌丹星直言,目前养老产业还未发展到标准制定的阶段。她认为,对企业而言,行业标准的确是重要的,但这仍是一个过程,需要从粗放到精细,需要从实践中来,且标准“背后其实是研发能力”,是如何“能把规律性的东西成为铁律”,而就现阶段而言,养老产业标准的形成仍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曾红颖也表示,企业界对养老行业标准制定的呼声较高,在养老产业中,付费、场地场所、消防卫生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硬性指标,目前国内相关政策、标准制定主要借鉴国际标准,但仍有很多企业无法达标。
此外,曾红颖指出标准制定上的难点,“硬件”标准尚可借鉴,但“软件”——服务上的标准细节繁多、众口难调,“高频的服务很难拿出统一的规范”,“好的养老院都有1000多种标准,即使提供了很多服务,顾客感觉也不一样”。
陆杰华则强调,“养老服务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规范是生命线”,从标准规范来看,目前业内还没有完全建立。他认为,在养老服务的标准制定上可以两步走:从地方、企业开始,由点到面形成规范,进而形成“国标”。
专业人才培养:找准定位 完善机制
面对养老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乌丹星直言,目前人才急缺的核心问题不在于年轻人不愿意进入行业,而是在政策制定、顶层设计、培养路径等方面还需深入完善。
乌丹星透露,目前国内养老服务人员仍以40后50后的妇女为主力军,专业人才就业对口率低,某院校37名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中,仅2名进入对口行业。她认为,眼下养老产业应该以中端人才培养为定位,即从中层的职业技能学院开始,而非本科、研究生等高层培养。
另外,乌丹星也点明目前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局限,例如,职业技能院校基本只教授医护技能,但“这个行业不是只有医疗护理”,同时缺乏权威教材,教师素质也需提高,教师培训还未跟上,人才的培养和留用还缺失全社会的共识、认同,政策导向还需补充。
陆杰华则解释道,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如何招到人、留住人,使人才具有认同感,这些对于行业与企业都是重要问题。他的建议是,在养老服务中也有非主力军,例如家庭照料者,这些人员或许对社区其他老人也能起到服务和关怀作用,公共政策上可以对此进行一定的评估,对该类人才给予报酬或奖励。
“从业者风险大、辛苦、收入低,这些如何解决,需要动用各种力量,做更综合政策的考量。”针对人才培养问题,曾红颖的观点是,养老人才培养规划不要仅停留在资格的向上向下拓展上,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机制使人才获得认同感和收入。
金碚剖析了养老专业人才匮乏背后的社会观念与机制问题,他认为,社会养老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而是应该动员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源力量进入相关行业,不能过早步入重度依赖社会福利养老的阶段。在金碚看来,现在医疗、养老资源不是绝对短缺,而是配置不够有效,可以鼓励中间方发展壮大,通过中介平台重新配置人才与资源,而且动员更多资金进入。
医养结合可以更高效
在需求人群庞大与专业人才缺乏的现实背景下,医养结合也成为养老产业中的热门话题。
“医养结合有特定的内涵。”曾红颖解释道,“老年人基本上有多种慢病,原来在医院里有常规化的护理。”医养结合可以帮助医院释放紧缺的医疗、护理资源,并为慢病老人提供就近、专业的医护服务。
但乌丹星表示,医养结合的最大困境在于:下沉和医改能不能实现,支付、支撑体系能否联动。医养结合的关键节点是主导方和资源配置,“资源决定一切”,目前医养结合的问题的主要难度在于医疗资源配置上。
乌丹星认为,医养结合需要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定以此类中心为主导,医生、护士最好是可以流动的,但过去对医护人员的资质认定却是固定的。乌丹星还强调,医养结合相关费用应如何分摊,这一支付端问题也亟待解决。但她表示,目前国家层面已认识到症结所在,相关问题可能将在3到5年或5到8年内有明确的解决办法。
在陆杰华看来,“医养结合只能是阶段性目标”,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即树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老龄化”的运作理念,也就是说,通过医养结合为老人的身心健康护航,并延长寿命。
曾红颖补充道,医养结合以后,养老院和初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报销问题是需要解决的,在推动医养结合上,政策层面还需加强指导,同时也要关注商业机构的作用,因为”市场很愿意(探索医养结合),这提供了很多空间”。
在公共治理效率最大化层面,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佳认为,要推动医养结合资源高效分配,各地区在制定政策上需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基本条件,做到差异化。
金融、技术推动养老产业升维
尽管行业发展仍存在一定困境,但科技、金融以及医药企业的尝试正在为产业注入新兴力量与希望。
“很好的现象是,腾讯、字节跳动、阿里也很关注老龄产业等,比如开发老年版浏览器、微信等。”李佳说道,“很多人工智能企业也在关心怎么进入老龄产业,如何做到融合。”他认为,科技大公司都在关心,这对于老龄产业、养老产业都是好现象。
在此次百强企业研究中,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大医创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弘基金、安徽三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粹和养老有限公司等企业也位列其中,会上,上述企业代表也就养老产业的实践经验与未来前景展开探讨。
天弘基金养老金市场部总经理郝健介绍道,作为公募基金,目前天弘基金正在从养老金融产品发售、金融理念教育、线下资源引流、公共REITs投融资等方面配套养老产业,解决广大中老年甚至年轻人在养老上的金融需求、服务需求。
作为IT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方案提供商,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康萌表示,公司目前侧重智慧养老、智慧城市、智能穿戴设备等方面的研发,主要为养老机构、慢病管理做技术支持和提供。
北大医创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剑锋解释道,作为北大医学科创中心的合作方,公司主要负责医疗器械、医药等方面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希望以此为养老事业尽一份力。
会上,安徽三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梅珑回溯了企业向服务机器人转型的历程,她分享道,公司研发的机器人护理床瞄准失能、半失能老人移位问题,研发成功后针对市场需求做了产品“减法”,推出普惠产品,以拓展市场容量,延伸市场深度。
“科技一定会改变市场。”梅珑建议,企业一定要在市场上做调整,同时提及产业标准的缺失所带来的企业困扰。
北京同仁堂粹和养老有限公司总监苏龙认为,作为传统医药企业,“我们要做好传承,发挥优势,在细分领域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同时他强调,行业标准是必需的,也是沉淀出来的,“这是一个要求,而不是一个坐标”,是分阶段、动态的,“标准如果是一个信仰存在的话,则要规避具象”。苏龙同时呼吁,养老产业相关研究可以成为企业的“避雷针”,为企业提供风险预示,避免入坑。
(编辑:王君 校对:颜京宁)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