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年轻人准备提前退休了
35岁到底是不是悬在职场青年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件事儿似乎越来越像一个既定事实而非值得拿来讨论的问题。
这个各大公司HR们用复杂精密的公式估算出的两位数,既把有血有肉的年轻人变成了冰冷的资产负债表上不断折旧摊销的资产,也成了无数中国年轻人的梦魇。
·3&5,上一次体验被这两个数字支配的恐惧,可能还是高中时代
如今,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事儿已经是板上钉钉,可我寻思着,一方面,大批升职无望的35岁职场青年要被作为不良资产“优化”掉;另一方面,留下来的人可能要继续奋斗到65岁,算来算去,总感觉这种“马太效应”好像哪里不太对。
直到最近,虎扑老哥们的帖子似乎解答了我的疑虑,因为有一群年轻人已经准备提前退休了。
在虎扑老哥们看来,35岁不一定是职业的终点,但很可能是生活的新起点。
前有KPI拦路,后有即将杀入职场的00后一代,连续几年透支青春,老哥们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了。
不想成为被后浪拍在沙滩上的前浪已经把“提前退休”提上了日程,甚至连退休后的生活都已经安排好了。
初级版的退休生活一般都是选择做个“寓公”,喝喝茶,捏捏脚,不问世事。
预算稍多的中级版退休计划则多了几分小资气息,回老家开咖啡馆和当民宿老板依然是热门选择。
而坐拥一线城市房产的虎扑老哥则永远处在退休计划的顶端,看他们的描述,退休之后似乎是想当“网红”。
当然“街薪”180万的虎扑JRs多少有点直男式的粗糙与单纯幻想,真想认真学习如何提前退休还得心思细腻的豆瓣青年。
在FIRE生活小组中,有超过11万人在分享着自己正在进行或者已经成功的提前退休计划。
·FIRE就是“财务独立,提早退休”的英文缩写
相比虎扑老哥“我有×××万,大家看我能提前退休吗”这种让人分不清到底是炫耀还是编故事式的提问方式,FIRE小组的成员们则试图制订一套详尽而可行的方案。
其实FIRE的核心精髓无外乎两方面:
一是将眼光放长远,提早进行财务规划,在死工资以外,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
二是降低物质欲望,压缩消费。
说白了还是开源节流的老套路,但是“剁手”好治,捞钱不易,看来看去除了靠坐拥房产收租以及投资各种理财产品,大多数人的提前退休计划都无限延期了。
而搞不来“超额收益”,一味压缩消费的小组成员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以牺牲基本生活品质来攒钱。
硬生生把提前退休享受生活的计划变成了苦修计划,估计下一步这些朋友可能还会加入另一个豆瓣小组:
当不了包租婆的组员也意识到投资各种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几乎是实现提前退休唯一可行的选项。
于是有人拿出高三备考的精神,把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研究基金理财上。
·我怀疑下一个明星基金经理可能会在这个小组中诞生
FIRE小组的“基民”们能不能提前退休我不知道,但是隔壁虎扑股票区兄弟的操作手法绝对要把下辈子的养老金都赔进去。
·不知道如何开户就敢炒股,投资基金不知道啥是补仓
还有老哥在持续了小半年的震荡市场里高喊4000点。
·我刚看了一眼大盘,3400了
其实年轻人搞所谓的提前退休计划,未必是真的想提前“躺平”,它更多的是整个社会财富增量放缓背景下的一种自我关照。
在这个人人都可能面对“百岁人生”的时代,如何不失体面地老去可能是每个年轻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口袋里有钱,能让你更优雅地变老
人终究无法和趋势作对,大类资产的腾笼换鸟已是大势所趋。房产的确是过去十几年全中国最好的投资标的,但是今天这种共识显然在发生分化。
房住不炒让房产更多地回归了使用属性,而“资产新规”让各种银行理财产品也无法再承诺刚性兑付,基金等各种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才是年轻人资产最终,也最可靠的去处。
虎扑老哥人人都想成为巴菲特,但是巴菲特需要一个证券交易员老爸、一位格雷厄姆级别的导师、一个藤校的金字文凭、一个美国经济蓬勃向上的大时代,以及天才般的头脑外加一点运气。
对于普通人来说,长期持有公募基金这类资产才能有好回报,而且历史也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基金只要拿住了,赚钱是个大概率事件:
偏股型基金在近19年中的年化收益率为16.18%,超出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8.5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指1倍。
债券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64%,超出现行3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4.89个百分点。
在历史数据之外,蚂蚁财富的“理财种子”对持有人行为与收益的研究就更加直观。
·“长期持有”是一种用时间换空间,用时间换收益的策略。
但是长期持有基金这件事儿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困难,目前能拿到不错的基金收益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原因很简单,这是件反人性的事。
基金净值每天上下波动是对人心最直接的考验,没有良好的习惯来约束人性,长期投资理财很快就会蜕变成追涨杀跌的短期赌博行为。
·《大时代》就堪称中国版戒赌默示录
更何况即便你下定决心长期拿着不卖,普通人也很难回答“长期持有到底该持有几年”这样专业的问题。
·还是去“理财种子”听听专业人士的解读吧
每一代人都注定要走出不同的生活轨迹,今天年轻人所面对的浮动收益市场,也是我们长期无财可理的父辈年轻时所不曾接触过的。
而我们以前受到的财商教育也注定是匮乏的。
但刚开始接触基金理财就和各种“技术知识”死磕显然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
·不养成理财习惯,会一万个术语也是没二两用的
抵御人性中的贪婪,恐惧以及学会理性思考这些素养都远远胜过技术分析。
而约束人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蚂蚁财富的广告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件事。
当你还在为别人偷你小鸡饲料而生气时,聪明的年轻人已经通过下面的广告,用上了支付宝里的理财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