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 1/3 女性的疾病,还在被低估
除自然死亡外,女性最可能因为什么而死亡?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这些传统上「只属于」女性的疾病。 但以上都不是,女性最大的杀手其实是心血管疾病。 顶级医学学术杂志《柳叶刀》近日发表了一项重要综述,给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治现状的评价是: 认识不足、研究不足、诊断不足、治疗不足。 图片来源:《柳叶刀》 ■ DEPTH 心血管疾病成女性死亡首因 但女性患者都去哪了? 心血管疾病是心脏和血管疾患引起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心肌病等。 心血管疾病已然是导致女性死亡最主要的病因,2019 年约 1/3 的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因此离世的女性患者人数,是因乳腺癌离世人数的 12 倍! 中国从 1990~2016 年,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由 4060 万增加至 9380 万,增幅2倍之多,其中女性所占比例为 52%。 与患病率和死亡构成占比增高同时存在的,是女性心血管疾病规范诊治率、预后改善程度均低于男性。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在中国,一项历经 3 年,跨越 7 省囊括 47841 名受试者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显示: 与男性相比,更多的女性心血管患者没有得到规范的药物治疗,血脂、体重等相关风险控制程度显著差于男性。 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一项队列研究,其结果更为遗憾,如果接受类于男性所受到的规范治疗,则在研究期间,估计有 8243 名女性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性别差异,如马里亚纳海沟一般,存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不容忽视的女性心血管患病率,对应陷入瓶颈无法提升的诊治率,让人不禁疑惑,到底是什么漏掉了更多的女性心血管患者? 在临床工作中,有个现象,女性的就诊时间通常比男性晚 10 年,也就是说,在疾病刚开始,女性可能不会将初始症状视为器质性心脏病的表现,从而没有及时就医; 另一方面,对于以胸闷气促等非典型症状首次就医的女性患者,医生可能先入为主的考虑一些情绪心理因素,也因此不会在初始阶段更为严谨的评估是否存在心肌缺血。 甚至,在我们的日常搜索和媒体配图上,也都共促着这一点: 以「心脏病」「心血管疾病」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国内外的搜索引擎上所匹配到的,几乎都是「男性主体」。 图片来源:截图 是的,本该接受规范治疗的女性患者,不论是患者自己还是医生,可能都在疾病早期放低了警惕,那又为什么会这样? ■ DEPTH 认识不足、研究不足、诊断不足和 治疗不足的女性心血管疾病 事实上,即使大家已经知道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但长期以来,在针对心血管的研究中,女性所占比例很低。 2020 年发布的一项回顾分析,统计 2010~2017 年 740 个心血管临床研究,发现参与研究对象包括 862652 例的成年人中,女性仅占 38.2%。 女性在心血管临床试验中代表性不足,直接导致衡量女性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循证依据缺失。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上层决策决定下层发展。 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到的心血管疾病教育,弱化甚至隐去了女性视角,可能是导致大多数的医疗保健提供者和患者,低估了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原因之一。 比如一项荟萃分析报告称,急性心肌梗塞后,两性最常出现的症状都是胸痛,但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可能伴随出现肩胛骨之间的疼痛、恶心、呕吐以及呼吸急促等。 然而,在具体的诊断环境中,医生倾向根据更典型的「胸痛」进行确诊,忽视了性别化的表现,直接说,就是女性病患的表现。 在明确的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中,女性已拥有不同于男性的病理生理特点: 滑动查看? 1. 高血压:从 30~40 岁开始,女性的进行性血压升高比男性更快。高血压不仅是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导火索,同时也使得女性更容易出现左心室肥厚、舒张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和慢性肾病; 2. 糖尿病: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比同等条件下男性高 44%; 3. 血脂异常:胆固醇升高是女性心肌梗塞归因风险的主要因素,尤其总胆固醇和 LDL 浓度在围绝经期内会急剧上升; 4. 肥胖:体重对女性的影响更为明显,男性肥胖患者心血管风险 46%,女性为 64%; 5. 饮食:女性日常饮食中高碳高糖趋势胜于男性,含糖饮料使用率高过男性,然而一旦确诊了 心血管疾病,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遵循健康饮食; 6. 久坐:久坐行为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而女孩比男孩更容易久坐不动,缺乏运动; 7. 烟草使用:在全球范围内,女性吸烟人数正在增加,且女性吸烟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比男性高 25%。 滑动查看? 除此之外,一系列生物学变异和遗传差异也会导致女性特有的危险因素。 内源性和外源性的雌激素,通过对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影响,使得女性拥有特定性别的发病机制。 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特点,既来自于男性与女性不同的遗传背景,基于性别、解剖和生理差异,也与社会、心理、文化或经济等因素不同有关。 比如,与男性相比,患有缺血性心脏病的女性,接受规范治疗的可能性较小,而在患有急性心肌梗塞时,她们接受再灌注的可能性较小。 心肌梗死登记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可能因再灌注延迟而导致更高的死亡率,女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由男性急诊医生治疗的死亡率,高于由女性医生。 同时,接受心脏移植的女性比男性少,尽管女性更频繁地进行心脏器官捐赠。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女性也更容易受到社会压力和逆境的影响,更易患急慢性心理障碍,如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这会增加缺血性心脏病发生风险。 有数据报道,负性心理情绪使女性患病风险增加 22%。 在某些地区,女性传统的角色和责任仍然存在,女性通常被认为是家务承担者和儿童的照料者,而男性则是医疗保健的决策者,女性可能因为负有照料责任,而失去尽早就医或寻求最佳医疗条件的机会。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正如在《柳叶刀》的综述报告中,研究者用了四个「不足(under)」来说明目前全球范围内,对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现状——认识不足、研究不足、诊断不足、治疗不足。 ■ DEPTH 对性别的忽视不止于此 在医学上,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女性和非人类的雌性哺乳动物一直受到轻视。 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了解主要来自对雄性细胞、雄性小鼠和男性的研究。 从历史上看,出于多种原因,包括所谓的妇女及其后代的安全,育龄妇女被排除在临床试验之外。 因此,医学研究和护理一直集中在男性生理学上,假设是雄性和雌性细胞和动物在生物学上是相同的,循证医学的定义主要是在男性中进行的临床试验。 这种研究的大前提是——将男性和女性视为生物学上的「等同体」,认为基于男性的结果适用于女性。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直到 20 世纪晚期,生物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还存在着被普遍接受的「男性标准」,以及针对这种标准的保护主义。 同样,在人类生理学、解剖学或药理学的课程中,也充斥着对「标准的 70 公斤男性」的提及。 基于性别的生物学和医学领域,通常被视为一个专业的兴趣领域,而不是医学研究的核心。 也忽略了在诸如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心理影响、疾病进展的各个领域里,和对治疗的反应方面都存在着性别的差异。 这在心血管疾病中,可能体现在女性接受的循证治疗较少、较高的心肌梗塞死亡率、接受更少的心脏移植,但却是更频繁的捐赠者。 而在缺血性脑卒中,又体现在女性经常治疗不足、由于年老而导致预后较差、更高的致残率、及中风后抑郁状态和社会孤立; 在阿尔兹海默症中,也发现由于女性在语言记忆测试中表现较好,而经常延误或漏诊,导致疾病护理负担加重; 在慢性肾病中,又表现为女性接受更少的肾移植、接受较少的动静脉瘘、潜在的透析过量或服用大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同样的,医学研究和诊治中,对性别特异性的忽视,也没有放过男性。 比如与女性相比,男性在社会上习惯于忽视疼痛和疾病,导致卫生服务的利用普遍不足,参与例行检查的可能性较低,因此,男性的住院率高于女性。 再比如骨质疏松症,由于总是和性激素变化挂钩,因此直到过去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都是基于女性制定的骨矿物质密度规范,导致男性骨质疏松症被低估、未确诊和治疗不足。 国内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70 岁人群中,男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男性骨质疏松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高于女性。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因为对某一个性别的笃信,而忽略了另一半人口的对应状况、或因为对性别特异性本身的忽略,而造成了健康的不平等—— 但在疾病的病因、发病率、诊断甚至是治疗上,一个轻微的忽略,落在具体的人身上,不啻于一场灾难。 我们需要的,不是特意关注某一个性别,而是不忽视任何一个性别。 这都呼唤着一种更具性别化的研究、诊治视角。 本文合作专家 本文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1] Vogel B, Acevedo M, Appelman Y, et al. The Lancet wome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mmission: reducing the global burden by 2030[J]. The Lancet, 2021. [2]Mauvais-Jarvis F, Merz N B, Barnes P J, et al. Sex and gender: modifiers of health, disease, and medicine[J]. The Lancet, 2020, 396(10250): 565-582. [3]Cushman M, Shay CM, Howard VJ, Jiménez MC, Lewey J, McSweeney JC, Newby LK, Poudel R, Reynolds HR, Rexrode KM, Sims M, Mosca LJ;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en-Year Differences in Women"s Awareness Related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sults of the 2019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National Survey: A Special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21 Feb 16;143(7):e239-e248 [4]Liu S, Li Y, Zeng X, et 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a, 1990-2016: findings from the 2016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J]. JAMA cardiology, 2019, 4(4): 342-352. [5]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Collaborative Network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GBD 2019) results. 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Seattle, WA, USA2020 [6]Kassim NA Althouse AD Qin D Leef G Saba S Gender differences in management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J Cardiol. 2017; 69: 195-200 [7]Xia S, Du X, Guo L,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J]. Circulation, 2020, 141(7): 530-539. 119.043731. [8]Wilkinson C Bebb O Dondo TB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quality indicator attainment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Heart. 2019; 105: 516-523 [9]Hochman JS, Tamis JE, Thompson TD, et al. Sex,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Global Use of Strategies to Open Occluded Coronary Arterie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Ib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1999; 341:226. [10]Stangl V, Witzel V, Baumann G, Stangl K. Current diagnostic concepts to detec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women. Eur Heart J 2008; 29:707. [11]Jin X, Chandramouli C, Allocco B, et al.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cardiovascular clinical trials from 2010 to 2017[J]. Circulation, 2020, 141(7): 540-548. [12]Curtis KM Mohllajee AP Martins SL Peterson HB 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 use among women with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Contraception. 2006; 73: 179-188 [13]Smaardijk V R, Lodder P, Kop W J, et al. Sex‐and Gender‐Stratified Risks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for Incident Ischemic Heart Diseas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19, 8(9): e010859. [14]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 ;36 (10): 817-827 [15]Gao C, et al. Prevalence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 among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in Shanghai.Chin Med J (Engl). 2019;132(14):1749-1751 策划制作 策划:天线 | 监制:Feidi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 丁香医生 App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