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填补老年人情感缺失?
增强辨别能力,提供法律援助,子女也要多关心
记者:老年人容易被骗子忽悠。叫几句爷爷奶奶,陪着聊几句天,哄得老年人高兴,骗子往往就得手了。打击温情牌骗老犯罪,有无办法?
王家国:当前,骗老犯罪成为社会顽疾之一,尤其表现在民间集资与理财领域中。简单的刑事立法与执法,还不足以从源头上扼制此类违法事件的发生。我们必须从源头上来治理,同时配合立法、司法环节的保护,才能更好地维护老年权益。
从源头上治理,即指在犯罪预防环节上着力,提前防范违法犯罪行为,增强老年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辨别能力,增加援助渠道与求助手段,将骗老犯罪扼杀于萌芽。具体的办法有很多,比如设立社区援助律师与热线,增派法律专业大学生对接社区进行法律援助与实习,拓宽老年人相互交流经验与教训的渠道。空巢孤寡老人的情感空虚、孤立与无知,是骗老犯罪屡屡成功的根源,必须通过上述外围援助的办法,在老年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或隔离带,从源头上隔绝骗老犯罪,减少骗老犯罪。
杨萍:其实解决方法不难,最主要的就是子女多关注自己的父母,每天多打打电话,下班回家多陪陪,他们就不至于让骗子们钻了空子。
近亲属可利用“互联网+”看老人,国家政策要扶助,老人要自助
记者:“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已成为很多老人寂寥生活的真实写照,老年人的情感生活缺失便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目前家庭规模缩小化、子女分离化的发展趋势下,老年人面对的情感缺失怎么补?
王家国:情感缺位问题,需要近亲属、社会与国家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予以补位。
就近亲属尤其是子女而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经明确规定了“精神上慰藉的义务”,这被人们通俗地解读为“常回家看看”。这一法定义务,其实并不必然需要“常回家”,人们通过智能手机、网络视频与聊天工具等可视软件,完全可以做到隔三差五地问候与慰藉,使精神赡养义务进入“互联网+”的新模式。当然,网络远程慰藉不能全部替代膝下尽孝,只能作为补充。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