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及老年人社会工作是做什么的?

老年人:
老年人,按照国际规定,60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65岁)占总人口比重8.9%;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9.1% ;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9.4%。截至2014年底,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4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人。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老年人的需求表现在生理、心理、社会层面,生理层面表现在个体在机体保持与
生理层面:能够保障正常生存生活的条件以及在生病状态下的一些护理与治疗相关层面的需求;
心理层面:随着老年人逐渐退出社会主舞台,自身的生产能力减弱,逐渐退出生产领域,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会出现角色认同与角色归属的问题,以及安全感、情感、被认同以及自我实现方面的冲突导致的心理变化。
社会层面:角色融入与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冲突以及社会参与过程的中的达成冲突形成的矛盾。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社会工作在介入老年服务的过程中主要的评估与服务标准内容如下:
1 救助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评估老年人,特别是空巢、高龄、失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和经济状况;(旨在评估保障与满足基本的生活条件,综合评估生存状况)
附:评估指标内容:(家庭经济收入类型及来源、住房类型与性质、家庭成员经济收入与照护状况、老年人生理机能、老年人心理状况)
附:《老年人能力评估(民政行业标准)》
(2)协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申请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参照社会救助与低保家庭社会救助规范,各地区参照本地区特困与低保救助政策内。
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mca.gov.cn)jinshizu.com
民政部关于印发《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的通知 (mca.gov.cn)
民政部关于印发《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的通知 (mca.gov.cn)
民政部 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的意见 (mca.gov.cn)
(3)协助有需要的老年人获得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的捐赠、帮扶和志愿服务;(4)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
2 照顾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组织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与沟通、社会参与等方面内容,为老年人建立照顾档案;(2)协助有需要的老年人获得居家照顾和社区日间照料等服务;(3)协助有需要的老年人申请机构养老服务;(4)协调老年人的长期照护安排,特别是居家照顾、社区日间照料和机构照顾之间的衔接;(5)协助照顾者提升照顾技能。
3 适老化环境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协调开展老年人居住环境安全评估;(针对其居住环境对应其日常生活需要的一些实施、设备进行综合评估)(2)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失智等有需要的老年人及家庭申请政府与社会资助,改造室内照明、防滑措施、安装浴室扶手等,减少老年人跌倒等意外风险。
《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2016-2020年)》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
《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
4 家庭辅导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协助老年人处理与配偶的关系;(针对)(2)协助老年人处理与子女等的家庭内代际关系;(3)提供老年人婚恋咨询和辅导。
5 精神慰藉jinshizu.com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识别老年人的认知和情绪问题,必要时协调专业人士进行认知和情绪问题的评估或诊断;(2)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认知调节,帮助老年人摆脱抑郁、焦虑、孤独感等心理问题困扰;(3)协助老年人获得家属及亲友的尊重、关怀和理解;(4)帮助老年人适应角色转变,重新界定老年生活价值,认识人生意义,激发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2号)
http://www.nhc.gov.cn/jkj/s5887/201301/4374c071e96f4521b9a16d51500a9b78.shtml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_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6 危机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识别并评估老年人所面临的危机,包括危机的来源、危害程度、老年人应对危机的能力、以往应对方式及效果等;
(附:面临的危机类型:经济收入来源不稳定、恶劣天气、环境污染、突发火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居住环境伤害、自伤自残、情感危机等。)(2)统筹制定危机干预计划,包括需要干预的问题或行为、可采用的策略、可获得的社会支持、危机介入小组的建立及分工、应急演练、信息沟通等;(3)及时处理最迫切的问题,特别是自杀、伤及他人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行为问题。必要时,协调其他专业力量的支援,对老年人进行身体约束或其他限制行为;
附:(4)进行危机干预的善后工作,包括对介入对象的回访、开展危机介入工作评估和小结、完善应急预案以预防同类危机的再发生等。
7 社会支持网络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评估,包括个人层面可给予支持的人数、类型、距离及所发挥的功能,以及社区层面老年人群的问题与需求、资源配置情况及需求满足情况;(2)综合使用各种策略以强化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包括个人增能与自助、家庭照顾者支持、邻里互助、志愿者链接、增强社区权能等;(3)巩固社会支持网络成效,建立长效机制。
8 社区参与jinshizu.com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体育、娱乐等各项活动,培养老年人兴趣团体,提升老年人的社会活跃度,丰富老年人的社会生活;(2)组织老年人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培育老年志愿者队伍,发展老年志愿服务团体;(3)支持老年人参与社区协商,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4)拓展老年人沟通和社区参与的渠道,促进老年人群体的社会融合。
9 老年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评估老年人兴趣爱好及教育需求;(2)推动建立老年大学、老年学习社等多种类型的老年人学习机构和平台;(3)开展有关健康教育、文化传统、安全防范、新兴媒介使用等方面的学习培训课程;(4)鼓励和支持老年人组建各种学习交流组织,开展各种学习研讨活动,扩大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范围;(5)鼓励老年人将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和传承,鼓励代际之间相互学习、增进理解。
10 咨询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协调相关专业人士为老年人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咨询、健康咨询、消费咨询等服务;(2)完善老年人信息提供和问询解答的机制和流程。
11 权益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维护和保障老年人财产处置和婚姻自由的权益;(2)发现并及时举报老年人受虐待、遗弃、疏于照顾等权益损害事项;(3)开展社会宣传和公众教育,防止老年人受到歧视、侮辱和其他不公平、不合理对待;(4)协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享受社区和机构的各项养老服务,获得老年人补贴和高龄津贴等。
12 政策倡导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分析与老年人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社会政策中在制定和执行中的不完善与不合理内容,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政策完善建议;(2)对社会公众进行教育、宣传,树立对老年人群体的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
13 老年临终关怀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开展生命教育,帮助老年人树立理性的生死观;
(2)协调医护人员做好临终期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痛症管理;
(3)密切关注老年人的情绪变化,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4)协助老年人完成未了心愿及订立遗嘱、器官捐献等法律事务;
(5)协助老年人及家属、亲友和解和告别等事宜;
(6)协调为老年人提供精神层面的支持;
(7)为有需要的老年人及家属提供哀伤辅导服务。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