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活得太久,未必是福”你怎么看?

admin 阅读:406 2022-04-29 22:49:11 评论:0

90岁母亲状告5个儿子不养老,老三拿到起诉书后对母亲大怒:我伺候你了15年呀!你让老大把独占的12.8万元拿出来!

意外接到法院起诉书,三儿子杨志成震惊不已,状告自己的正是自己悉心照料了15年的老母亲。

65岁的杨志成是长沙某街道一名普通的老人,他在街坊四邻眼中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可是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了法院发来的短信,说他与一桩案件有关。

杨志成自认为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他就觉得这是一个敲诈的短信,也没当回事。可是没过几天,杨志成居然接到了法院打来的电话,电话中让他去法院取起诉书。

这下子杨志成再也不敢大意,连忙去了法院拿了起诉书,这一看他傻眼了,自己成了被告,而原告正是自己照料了15年的老母亲杨玉兰

杨志成心里不断嘀咕,自己和母亲感情很好,怎么就被母亲告上法庭了呢?杨志成怎么也想不明白,他决定去找母亲一问究竟。

自己房子拆迁后,母亲目前在四弟家住,端午节的时候他还去看母亲,母亲还是高高兴兴的样子,可怎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母亲就将几个儿子都告上了法庭呢?带着所有疑问,杨志成赶往了四弟家中。

杨志成到了四弟家中,就质问母亲:哪个没有赡养你呢?我养了你15年呀,你把我告上法庭。

老母亲泪流两行地说不知道。

这时候四弟站出来了,他说这十多年都是自己和三哥一直在照顾母亲,其他兄弟都没有管过。尤其是前几年母亲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后,身体更是不好,吃饭要人端到跟前,时时刻刻身边离不开人,自从母亲到了自己家中后,重担就落到自己一个人身上了,其他人没有分担。

老母亲说老四把自己也照顾的不错,每顿热菜热饭给端过来,从来不给自己脸色看,可是把所有的重担都压在老四身上也不公平。

听了这些,老三杨志成生气了。

杨父有严重的家庭暴力,1991年杨玉兰不堪忍受丈夫的暴力,就和丈夫分居了。在长辈们的调解下,杨玉兰开始跟着老三生活。

那个时候是老三最困难的时候,杨玉兰又是一个十分勤快的人,她就卖青菜和茶叶蛋贴补家用,这也让老三一家留下了话柄,兄弟几人说他靠老人,说母亲帮老三。

老三十分委屈,自从母亲住到自己家中,就悉心照料,在2018年9月份,母亲心脏病住院的时候,都是他忙前忙后在医院陪护,没有一个兄弟来看老母亲。

这时,老四杨石金拿出了之前五兄弟一起签订了赡养协议,上面写着每人轮流一个月,除了老二身体不好,不需要赡养母亲外,其余四兄弟是轮流赡养。

如今老大不按规定来,下面的兄弟自然也都没管。

说到这里,兄弟二人决定一起去找大哥。老大和老三家只隔了一条马路,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老大家的门牌号,问了亲戚后,才找到老大家。jinshizu.com

进门后,大嫂一听兄弟俩的来意,就一肚子委屈,说自己老公如今是严重肺栓,如今只能在家养着,一天到晚吸氧器,自己是冠心病,俩人根本没能力照顾老母亲。更何况前两年他做手术的时候,老母亲和其余兄弟几人,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一下老公。

当初公公有家庭暴力,他们早已经分开了,公公是老大和老五养父亲,老三和老四养母亲,如今父亲已过世,母亲还让自己养,这不公平。

这时,大家又提起了赡养协议中提到的一条:老大杨自新把母亲的拆迁过渡费12.8万元拿出来。

12.8万元的拆迁过渡费到底从何而来?兄弟几人为何都对这笔钱耿耿于怀?

2012年,兄弟五人的房屋分别拆迁。拆迁时有一条规定,如家中有四世同堂者,年长的老人可以享有退休金。

当时,只有老大家有这个条件,他已经当爷爷了,为了让母亲也享受到退休金,经过大家同意,在父亲的建议下,他同意将母亲的户口转到自己名下,如此一来,母亲每个月可以拿到2600元的退休金,这些钱也足够母亲的生活开支。

当初这个决定是在父亲的见证下进行的,如今兄弟们不感谢自己当初的这个决定,反而一个个来问他要钱。如果不是自己同意将母亲的户口转到自己这里,母亲哪里来一个月2600元呢?

大嫂说自己和老公两人勤劳,当初建了两栋大房子,得到了五六百万的拆迁补偿款,兄弟们一个个眼红,都来要这12.8万元拆迁过渡费。

大嫂说,婆婆每个月2600元退休金,还有几万存款,足够老人用了,没想到他们还是不满足。

况且这笔钱说是有这么多,可是自己只拿到了5万来块钱,如今非让自己掏12.8万,怎么可能呢?

无奈之下,兄弟几人又到了社区进行调节。

关于这12.8万,社区负责人说,当时根据计算有11万多是在老人的名下的,但是老人在老大的名下,所以是直接转到老大的账户的。

如今兄弟几人就是为这个钱闹掰了。其余兄弟都认为这笔钱老大独吞不合适,这笔钱应该是老人专款专用,可是老大不愿意,他觉得如果当时没有自己的帮忙,老人连退休金都不可能拿上,所以这笔钱应该归自己。

兄弟几人为这件事争执不下,老大的儿子提议将老人送进养老院,他每个月补500。这个提议马上遭到了老三和老四的拒绝,老三和老四都不同意将母亲送敬老院,他们说:去了那里,哪里有家人照顾的好呢,去了只能死的快一些,不能去。

这次调解就这样结束了。

老四回到家中,想起这些年兄弟几人因为这笔钱闹的不愉快,家中也不像其他人家一样和睦热闹,就连一起吃一顿团圆饭都是奢望,他想到这样,不禁落下泪来。jinshizu.com

母亲更是想到了几个儿子小时候,尽管过的穷苦,缺吃少穿,可是一家人在一起总是开心快乐的,那个时候穷的,就连别人给她一块饼干,她都不舍得吃,要带回去分给几个儿子吃,一想到这里,老人流泪了。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社区进行了第二次调解,这一次到底会有怎样的结局?

几天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对杨家进行了第二次调解。经过工作人员的劝解,大家都愿意后退一步。

老大愿意一次性拿出8万元补偿款,作为老母亲的赡养费用,老四也同意撤诉。除了老二意以外的兄弟四人按协议,每家轮流一个月,老人的所有费用都从老人的养老金以及老人的养老账户上支取。

老大由于自身身体的原因,不能照顾老人,他把自己的赡养义务交给了老四,每个月承担相应的费用。四兄弟在调解室再一次签字按手印,开始执行新的赡养协议。

在现场,工作人员也帮这一家人建立了微信群,这样也方便兄弟几人联系。90岁的老母亲得知最终的调解结果后,十分开心。

作为一个拥有五个儿子的母亲,不管是哪个儿子都是她的心头肉,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她也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告上法庭,如今能有这样的结果,对老母亲来说是最好的结局。

回到问题:

老人,活得太久,未必是福你怎么看?

都说多子多福,孩子多了老了就幸福。可是最重要的是,不管你有几个孩子,想要幸福的前提就是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对所有孩子是一碗水端平,这些孩子也是心地善良、不拘小节、宽宏大量的人,这样才能保证年老的时候能够有个幸福的晚年。

不然,就像杨家奶奶一样,已经90岁了,最小的儿子都五十多岁,大儿子已经70岁,说实话,这样的年纪去照顾一个90岁身体不好的老人,不仅是物质上的付出,更是精神上的付出。

90岁的年纪是老还小,杨家老四曾说母亲有时候不吃饭,还要哄,一日可以,两日可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特别考验人性,这个时候如果子女能够宽容,那么老人就会幸福一些。

再则,就是兄弟之间要多加体谅,毕竟母亲不是一个人的母亲,而是大家的母亲,体谅母亲养育子女的不易,体谅兄弟照料母亲的辛苦,自己也主动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才好。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每个人都有年老的那一天,年老是每个人必经之路,是人生的终点。

从起点走到终点,终究是不易,为了这份不易,且行且珍惜。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站内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