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透了什么?今天才彻底弄明白
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透了什么?数百年来,这个事情越传越神,时至今日,几乎都快成为神话了。但这个事情其实并不复杂,阳明先生所悟出的道也并不是特别的深奥。严格的说,只要系统地读过宋朝理学方面的书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明白归明白,要身体力行的体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般而言,一提到悟道,人们就会问:他悟出了什么道理?实际上,悟道的重点不在所悟之道,而在于一个悟字。
那么说,王阳明在龙场所悟之道到底是什么呢?
到龙场之前,王阳明已经有了深厚的学识,心境也较为坦荡洒脱,虽然还算不上顶级人物,但起码也是个一流的学者。根据《王阳明年谱》记载,那时候的王阳明只有一件事情没有悟透,那就是生死。
于是他在龙场那荒凉的环境中,继续端坐静思,以求融会贯通。如此的反复思考,王阳明的思路又回到了如何成为圣人这个终极问题上。
《年谱》记载: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假如圣人处在我现在这个环境,他们会怎么做?会怎么想?
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换位思考。
这么样想了几天,有一天晚上,王阳明终于豁然开朗。《年谱》记载: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雀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只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一大段话的核心是吾性自足,也就是王阳明领悟的道。
这句话怎么解释呢?《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老天爷赋予的,依照老天爷赋予的本性生活,就是行道。
这话对吗?当然是对的。
所谓老天爷就是自然,人是自然物质聚合的产物。用宋朝哲学家张载的话说,这物质就是气。张载说:气聚成物,气散物消。朱熹在此理论上继续说道:气依理聚,则成万物,因此万物各有其理。
理者,物之性也。也就是说,朱熹所谓的理,即物体的特性。用现在的话说:万事万物由不同的元素,根据不同的比例,在不同的环境下生成,因此会产生不同的特性。这是符合科学原理的。
所以《中庸》说的率性之谓道其实就是后来王阳明所求的圣人做事的方法。张载在其著名的《西铭》篇中对这个问题有更为清楚的解释,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圣人活着,就做作为社会一员和作为宇宙一员的义务需要他做的事;一旦死去,他就安息了。即所谓:生无所得,死无所丧。
用庄子的话说,人生不过白驹过隙,匆匆一瞬间,有什么得失可言呢?当然了,庄子的人生观是空虚的,儒家不会赞同。在儒家看来,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他的责任和使命,这个责任和使命,就是他的本性赋予他的任务。
因此,王阳明说吾性自足。意思是:充实、彰显自己的本性,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也就是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了。金时族
他说的吾性,就是后来一再强调的本心,本心就是良知,致良知就是不断的彰显自己的良知。彰显良知的目的是为了做更符合于道的事。
这个道理应该说不难明白,王阳明之前绝对读过类似的书,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只是那个时候他没有觉得这个道理很有用,因此没有在意。
一件事的意义,只有在最恰当的时候才能完全显现出来。
应该说,我在这篇文章中基本把阳明先生龙场悟道的事情讲清楚了,即使没有讲清楚,部分有心人也可以查资料把这个事情弄清楚。
但是弄清楚了之后,你能做到吗?你真的能把生死置之度外吗?你真的能时刻都按照你的本心做事吗?
我想,多半人会说不能,至少我现在是不能的。
《大学》说:止于至善。明白至善的道理很简单,但是始终维持在那个高度,始终那样去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的止其实就有佛家的悟的意思。悟是将外显的知识内化于心,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简单的说:想明白很容易,要做到却很难。所以悟道,重点在于悟,不在于道。能做到才是有用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