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乡村当老师|杜淑燕:退休教师能坚持送课,我有啥理由不努力
记者 巩悦悦 高广超
总以为14年很漫长,谁知竟在眨眼间。
2008年8月,大学毕业后的杜淑燕来到青岛平度旧店镇旧店小学,那时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后会在这所偏远的山区小学扎下根。
一如它的名字,旧店小学留给杜淑燕的第一印象是真旧啊。这所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小学,虽然有着一排排破旧的平房,却收拾得干净整洁。而那些奔跑在校园里的孩子,虽然穿着并不光鲜,但活泼可爱、朝气蓬勃,一见面就想要扑过来抱住你。
看到眼前的景象,青春懵懂的杜淑燕并没有一下子爱上这里,而是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这就是即将工作的地方。
杜淑燕刚来那会儿,旧店小学的教育教学成绩并不理想,而在2021年,学校年终考核被评为优秀。逐渐上升的教学成绩,归功于师生的努力之余,另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青岛支教岛(一个旨在通过对农村教师进行帮扶,来振兴乡村教育的草根志愿者组织)。
2021年5月8日,那是青岛支教岛的第1600次送课,也是在旧店小学的第52次送课。杜淑燕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72岁的退休教师周加惠和即将退休的王淑芬老师凌晨5点从青岛出发,驱车三小时来到旧店小学展开教研。看到风尘仆仆的两人,她心里满是感动。
要不要留下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杜淑燕,也曾有去条件好的学校工作的机会,可当她看到退休教师都能为了乡村教育放弃晚年安逸的生活,不辞辛劳地带着城里老师到旧店传播先进教学理念的时候,她被打动了。她决心留下来,见证旧店小学越来越好。
留下,意味着要克服诸多现实问题。
杜淑燕家住平度市的西南方向,而旧店小学则位于东北方向。那时公交车少,没有现在的流水发车。她一般周六早上转车回家,周日下午2点从家出发到市里,接着从市里转车到旧店,随后再步行到校。
刚来那一阵子,这样的距离感对杜淑燕来说不是问题,那时的她单身一人,自己吃饱,全家不饿,她只要和学生在一起就高兴。
2010年,随着第一个孩子的出生,她了解到养育孩子不是简单的过程,老师教导学生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们天性活泼好动,她今后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从那以后,杜淑燕对待班里学生也就多了份妈妈的视角,以前学生做错事总会批评,现在好像更多了份耐心和包容。
送走的一届届学生,留给杜淑燕太多感动。2010级的一个女孩,小学刚毕业就随爸妈去了莱西,但之后每年的大年三十都会给她发一条拜年短信。马上就要高考了,孩子却还记得自己这位小学老师,一想到这里,杜淑燕就有种说不出来的幸福感。
14年可以改变很多。金时族
在杜淑燕的印象中,以前学校过儿童节很简单,现在虽然还是没有富丽堂皇的小礼堂,但老师们也可以给孩子搭建个大一点的舞台,学校有专业的音响,更有专业的音乐老师来精心排练节目。等学生穿好演出服,化上妆,看上去就和电视里的小演员一个样。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里的平房被拔地而起的教学楼取代,而崭新的硬件配套和方便的校车也带给了师生新的幸福感。就连青岛过来的老师都忍不住感叹:学校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好了。
经过青岛支教岛对旧店小学的长期订单式教研,教师素质提升了,学生素质也上来了。从2018年开始,旧店小学教师有17人次获得平度市优课,有7位参加优质课评选获一二三等奖,还有18位学生也获得各种荣誉。
在杜淑燕看来,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和以前不一样了。如果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是半彩色,那现在孩子们的状态则是灿烂多彩、五彩缤纷的。虽说旧店小学的教学质量和城里学校没啥区别了,但在杜淑燕看来,城乡教育差距的根源更多表现在家庭教育上。
时间回溯到14年前,刚毕业那会儿,杜淑燕的愿望是成为一个平民教育家,她想和家长交流接触,说最接地气的话。以前觉得梦想很大,但她如今正走在实现这个梦想的路上。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