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与规范我国老年人健康防护倡议(内含视频)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引用本文:jinshizu.com我国老年人健康防护倡议专家组. 我国老年人健康防护倡议 [J/OL] . 中华医学杂志, 2022,102:网络预发表.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20207-00250.
通信作者:施小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人群健康重点实验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北京 100021,Email:shixm@chinacdc.cn.
*本文内容已经过同行评议,作为优先出版方式在线发表,可作为有效引用数据。由于优先发表的内容尚未完成规范的编校流程,《中华医学杂志》不保证其数据与印刷版内容的一致性。
施小明
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jinshizu.com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所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0年)。长期从事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聚焦环境与健康、老年健康等领域重大科技问题,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课题10余项,取得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00余篇。获第二十届吴杨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重试
刷新摘要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老年人存在身体健康水平下降、生理功能衰退、营养不良和多病共存等突出的健康问题,给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构建等带来一系列挑战。为积极应对挑战,经专家充分讨论,形成并发起如下倡议:政府需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环境,将老年人健康需求融入疫情防控策略;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养老和照护机构,以及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家庭层面要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关爱和孝敬老年人;老年人需要自我树立主动健康观,掌握健康状况和身体机能变化,通过膳食获取足量营养,保持规律适度的身体活动,安全、合理、规范用药,增强疫苗接种预防疾病意识,主动参与并融入社会。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各个层面共同努力,加强老年人健康防护,实现健康老龄化。jinshizu.com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老年人存在身体健康水平下降、生理功能衰退、营养不良和多病共存等突出的健康问题,给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构建等带来一系列挑战。为积极应对挑战,经专家充分讨论,形成并发起倡议如下。jinshizu.com
一、家庭和个人
1. 老年人要树立我的健康我做主主动健康观。要通过正规渠道学习老年人健康相关知识,了解老年人健康规律,掌握健康防护技能,增强并践行主动健康理念。
2. 老年人及家庭成员要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居室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养成勤洗手、用公筷等卫生行为;高温、寒潮等极端天气期间尽量避免外出;疫情期间要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
3. 老年人要尽可能通过膳食获取足量营养。要保持健康膳食习惯,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量和足量饮水,努力实现食物多样;按需通过营养强化食品或营养素补充剂预防营养缺乏;要维持健康体重,不宜过瘦,不能盲目减肥。
4. 老年人要保持规律适度的身体活动。要尽可能达到每天的身体活动量,根据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和能力选择适宜的活动方式、强度和时间,要坚持平衡能力和柔韧性练习。
5. 老年人要主动参与并融入社会。要积极参与社区和社团志愿服务,加强与亲朋好友和邻里交流沟通;要丰富文化生活,如读书看报、打牌/麻将等休闲和文体活动;可适度观看电视或平板电脑,但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6. 老年人要增强疫苗接种预防疾病意识。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要主动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要给家庭猫狗等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发生抓咬伤时要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
7. 老年人要掌握健康状况和身体机能变化。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就医信息和方式;遇有身体不适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确保出现健康问题能够尽早发现和治疗;出现功能下降时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恢复训练。
8. 老年人要安全、合理、规范用药。要遵医嘱少而精用药,能单药治疗不联合用药,不要随意自我药疗;用药剂量应注意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达到最佳剂量;家庭成员要协助提高用药依从性,按时按规定剂量服药。
9. 老年人及家庭成员要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学习心肺复苏、气道梗阻急救、止血和固定包扎等急救技能;配备哮喘、心血管疾病等急救药以及创可贴、碘酒等日常应急药品。
10. 家庭成员要关爱和孝敬老年人。jinshizu.com要为老年人生活起居、膳食营养、医疗照护等创造条件,要善待失能失智等功能发挥受限老年人,与老年人进行经常性的情感沟通,促进老年人心情舒畅和心理健康。
二、政府和社会
11. 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jinshizu.com要加快研究制定颁布保障老年人健康的法律法规和重要政策文件,研究完善相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做好现有政策衔接和措施落地,形成协同高效的老年人卫生保健服务和照护服务体系。
12. 政府要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环境。要遵循适老性原则和老年友好策略,积极推进城市道路和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对楼房出入口、楼梯、公共走道等进行适老化改造,方便老年人出行、参与社会活动。
13. 政府要将老年人健康需求融入疫情防控策略。要推进建立老年人专属的免疫规划和疫苗接种目标,解决好疫情期间老年人就医用药、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餐食及物资供应等实际困难及相关健康问题。
14. 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养老和照护机构。要满足不同老年人对照护服务的多层次需求,除可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生活支持和精神关爱等一般性照护服务外,要重点面向失能失智等功能发挥受限人群提供长期照护服务。
15. 鼓励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要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加强科研协作,促进老年人功能和疾病健康研究成果转化与应用,开发简便实用、适合老年人的各类工具和产品。
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直平(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崔一民(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戴红艳(青岛市市立医院心内科);冯录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冯子健(中华预防医学会);高翔(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何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研究所);贺晓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胡东生(深圳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黄榕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李海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刘晓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鲁向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罗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吕相征(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吕跃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马丽娜(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毛琛(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梅丹(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牛建军(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力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沈冲(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沈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施小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舒跃龙[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孙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唐华平(青岛市市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唐熠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王健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魏均民(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夏胜利(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爱强(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金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杨维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尹遵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余文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曾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中心);张少白(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文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jinshizu.com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长按识别二维码,访问官网,免费下载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编辑: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地址:100052,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正弘大厦
网址:http://www.nmjc.net.cn
总编辑:曹雪涛
编辑部主任:吕相征
本刊微信:nmjc1915
新浪微博:中华医学杂志
官方网站:http://nmjc.net.cn
想分享到朋友圈?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有话对我们说?请直接点击文章右下方写留言发送吧!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