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倾听暮年:李村老人日常生活实践研究》

admin 阅读:327 2022-05-16 02:16:22 评论:0

内容简介

本书为案例研究,以李村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日常生活的理论视角,从李村老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切入,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来观察和分析农村老人如何主动建构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生活理性来适应变迁的社会,寻求生活的意义,建构自身的价值体系。本书有助于深入审视农村社会,并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经验资料。

倾听暮年:李村老人日常生活实践研究

ISBN:978-7-5201-9902-5

仇凤仙 著

2022年4月出版

目录/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现有研究的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

第二章 变迁中的李村社会

第一节 由远及近的李村

第二节 李村日常生活的理性化

第三节 李村老人暮年的日常生活

第四节 总结

第三章 个体化的李村老人经济理性实践

第一节 农村老人生存保障体系的渐变

第二节 李村老人经济资源的自我保障实践

第三节 李村老人自我生存保障实践逻辑

第四节 总结

第四章 代际中的李村老人情感理性实践

第一节 家庭日常生活场域的呈现

第二节 李村老人情感实践的分析

第三节 李村老人情感实践的逻辑

第四节 总结

第五章 社会中的李村老人礼仪理性实践

第一节 李村日常生活场域的呈现

第二节 李村老人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性实践

第三节 李村老人礼仪性实践中的逻辑

第四节 总结

第六章 李村老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生活理性分析

第一节 生活理性的生成谱系

第二节 李村老人日常生活实践分析

第三节 总结

第七章 结论与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 被访谈的李村老人生活照片及部分访谈资料

后记

作者简介

仇凤仙,安徽泗县人,社会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督导专业委员会理事,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社会政策与社会发展。在Ageing & Soci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Sciences、《公共管理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等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一代农民工可持续生计研究;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村老人社会适应性实践研究——基于日常生活研究视角;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农村贫困老年人日常生活实践研究,主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农村社会学。

内容摘要

在当前,伴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度推进,传统的农村社会在渐变中呈现出消解和重构的现实。乡村社会的变迁折射出传统-现代的二元化断裂倾向,对身处其中的生活主体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和家庭生活及家庭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变迁和日渐陌生的生活方式,村庄内部不同生活主体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在这些生活主体中,作为弱者的农村老人固守在乡村,依附于土地,失去了依靠自身来改变个体命运的机会和能力,其生活处境和生存状态无疑是我们日常关注和理论探讨的重点。农村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是积极建构自己的生存系统还是悲观消极静候生命的终结?他们的人生意义和生存状态如何在变迁的社会中得以重构?作为弱者,他们如何建构自身的生存保障?综上所述,本书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金时族

第一,农村老人在面对日渐变迁的农村社会生活时,是否具有相应的主动性来积极建构自己的日常生活。

第二,在家庭养老弱化、社会传统变迁中,农村老人作为弱者和被动者,是否具有弱者的反抗意识来为自己建构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

第三,农村老人主动适应的实践策略是什么,这对于他们建构日常生活及晚年生活预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本书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预设,运用生活过程-事件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制度-结构研究视角,以李村老人的主体经验和日常生活实践为主要叙事脉络,按照日常生活理论研究思路,提取李村老人日常生活中三个最为重要的生活场域来具体分析,进而建构了李村老人三种不同的日常生活实践类型,即情感性实践、经济理性实践和礼俗性实践。深入考察这三种实践类型所折射的日常生活场域和特定的生活情境,可以看出农村老人日常生活实践呈现出变迁的过程,反映出农村老人积极主动应对社会变迁的社会现实。笔者通过对他们日常生活实践的详细考察,提炼出生活理性这一本土化的农村老人行动准则。生活理性既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的实用理性,亦有别于西方社会中的经济理性,而是根植于中国农村社会传统,具有多元化特征的一种生活理念,是农村老人面对现实的生存选择。虽然李村老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来的是艰辛和无奈,但对于个体而言却是最优选择。这些选择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性,正日益成为他们生活的指导,反映出农村老人对于农村社会变迁积极主动的回应。在当下农村社会现实中,李村老人用自身的主动实践来建构日常生活,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想象空间——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生活理性原则来积极建构家庭、个体和社会生活的意义与归属。因此作为结论,本书认为农村老人面对变迁的农村社会现实和不确定的遥远未来,已经开始了自主性的生活构造,其生活重心也已经开始由子代逐渐转移到自身,而生活理性无疑就是他们日常生活实践的最好解释。金时族

摘自本书前言

欲了解详情或购买

保存图片打开淘宝扫一扫

策划:cyj

编辑:cyj

审校:myx

封面:photo by Matt Bennett on unsplash

转载自:社会学之思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站内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