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的把握老人的心理变化

admin 阅读:315 2022-05-20 00:51:20 评论:0

老年人感知觉的变化

感知觉的过程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信息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进行正常心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们相互交往并与外界沟通的重要环节。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也发生了衰退性的变化,心理活动相应受到影响,给老年人带来很多不便。

01

视觉视觉器官发生的衰退性变化,主要表现为睫状肌功能减退和晶状体的调节能力下降,造成老视,需戴老花镜加以矫正;光的感受性降低,外界光线达到视网膜的亮度减弱,视力受到影响;暗适应的能力下降;深度视觉减退,判断物体远近和深浅的能力下降;辨色能力减退。

02

听觉老年人听觉缺陷更为明显。据调查,约有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听觉障碍,一般对高频听力丧失较多。

由于视听觉的减退,可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活动范围,使之逐渐局限于家庭的小天地中,与外界交往减少,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焦虑和多疑等不良的心理反应,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当视听功能严重降低时,还容易产生否认心理,从而出现猜忌、怀疑,甚至人格的偏执现象。故应主动与老年人多沟通、多交往,并要耐心,说话要大声,体谅老人。

03

味觉与嗅觉味觉感受器的数量随增龄而减少,75岁的老年人比30岁青年人约少1/3,故老年人味觉迟钝,感到食之无味,饭菜容易偏咸。老年人的嗅觉也会减退,对香甜可口的食品不能感觉其香,做饭时有糊味也不能闻到。味觉和嗅觉功能的减退,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食欲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故老年人食品应色香味俱全,调配适当。

04

皮肤觉皮肤觉包括触觉和温度觉。老年人的触觉和温度觉有所减退,常易碰伤或烫伤。痛觉是否减退,尚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老年人痛阈增高,痛觉迟钝,易造成外伤。

05

平衡觉由于前庭器官功能下降,老年人的平衡觉降低,故易摔倒而发生意外。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应加防护措施,确保安全。

心理运动反应能力心理运动反应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反应,其时间的长短,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老年人因感知觉减退、反应迟钝、动作缓慢,反应时间随增龄而逐渐延长,但失误较少,反应准确。

反应速度变慢主要表现在对复杂问题需要进行识别并做出相应选择时,反复审视,才做出反应,这样,就大大延长了反应的时间。故老年人不适宜从事节奏太快、限定时间与对速度做出迅速反应的工作,如驾驶车辆、操纵机器等。但老年人对于在年轻时非常熟练的动作反应,随增龄影响较小,如会计使用算盘、打字员使用键盘等技术直到老年依然熟练、敏捷。认知功能的变化

01记忆记忆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事物的映象在人脑中形成、巩固及恢复的过程,故大脑是记忆的载体。可分为识记、保持、再认与回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器官不能正常有效地接受信息,同时因记忆细胞的萎缩,影响各种记忆信息的储存。某些疾病对记忆也会产生影响,但两者的性质和程度均不相同。老年人记忆的特点为:(1)初级记忆保持较好,次级记忆减退较多:初级记忆,即老年人对于刚听过或看过的事物记忆较好,是记忆减退较慢的一类记忆。次级记忆是对已听过或看过一段时间的事物,经过编码储存在记忆仓库,以后需要加以提取的记忆。初级记忆随增龄基本上没有变化,或者变化很少,而次级记忆的减退程度大于初级记忆,主要是由于大多数老年人对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的能力较差所致。(2)回忆能力衰退明显,再认能力衰退不明显:当人们看过、听过或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眼前时能辨认出曾经感知过即为再认。如果刺激物不在眼前,而要求将此再现出来时即为回忆。由于再认时,原识记材料仍在眼前,是有线索的提取,难度小些,故老年人再认能力的保持远比回忆好。(3)有意记忆处于主导地位,无意记忆则应用很少:有意记忆,即事先有明确识记目的并经过努力、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识记,而无意记忆则相反。老年人无意记忆能力下降,故在记忆时,老年人应集中注意力有意识的进行记忆,以减少遗忘。(4)机械记忆明显衰退,意义记忆保持较好:老年人对于生疏的需要机械记忆或死记硬背的内容,记忆较差。一般40岁开始减退,60岁以后减退明显。而对于有逻辑联系和有意义的内容记忆较好,尤其是一些与自己工作与生活相关的重要事情记忆保持较好。逻辑记忆减退出现较迟,一般60岁才开始减退。此外,老年记忆减退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难度有关。金时族

(5)老年人的远事记忆良好,近事记忆衰退:数年前或数十年前的记忆称为远事记忆,最近几年几个月发生的事物为近事记忆。老年人对往事回忆准确而生动,而近期记忆的保存效果较差。故老年人喜欢念叨往事,留恋过去,而对近期的人和事却常常遗忘,表现为丢三落四。

老年记忆减退出现有早有晚,速度有快有慢,程度有轻有重,个体差异很大,说明其中有很大潜能。故老年人如能注意自我保健,坚持适当的脑力锻炼和记忆训练,并主动利用一记忆方法,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有信心,就可延缓记忆衰退。

02

思维思维是人的一种最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主要包括概括、类比、推理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金时族

思维随着增龄出现衰退较晚,特别是与自己熟悉的专业有关的思维能力在年老时仍能保持。但是,老年人由于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减慢及中枢神经功能的改变,对信息的接受、加工、储存及提取功能受到影响,对事物的分析、综合、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类比等思维过程能力明显减退,尤其是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灵活性以及创造性比中青年时期要差。

另外,老年人的思维转换较困难。由于长期以来积累的知识、经验,束缚着老年人从新的角度看问题,造成老年人固有的思维定势,使之对事物的认识或在解决问题时常带有倾向性,易与年轻人之间形成代沟。

03

智力智力的构成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注意、记忆、想像、思维、观察、实践操作和环境适应等方面的能力,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能力。老年人智力变化的特点是液态智力衰退较早、较快,而晶态智力衰退较晚、较慢。

霍恩(Horn)和卡特尔(Cattell)将智力的不同方面归纳成两类,即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液态智力(fluidintelligence)主要与人的神经系统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是指获得新观念,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如知觉整合能力、近事记忆力、思维敏捷度及与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有关的能力。成年后,液态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较早,老年期下降更为明显。

晶态智力(crystallizedintelligence)与后天的知识、文化及经验的积累有关,如词汇、理解力和常识等。健康成年人晶态智力并不随增龄而减退,有的甚至还有所提高。直到70岁或80岁以后才出现减退,且减退速度较缓慢。总之,智力发展存在不平衡趋势,为老年人智力的发掘提供了理论依据。

04

人格又称个性,是以人的性格为核心,包括先天素质,受到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心理的、社会的影响,并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爱好、习惯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

(1)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智力是人在一切活动中所必需的一些基本能力。而特殊能力是指人在某项专业活动中获得的能力,如音乐、绘画能力。进入老年后,大脑细胞逐渐萎缩,老年人的记忆力、注意力有所下降,但老年人的知识广度、实际判断力、解决困难的能力并不减退。

(2)气质:即人的一种典型而稳定的个性心理特性。心理学家把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护理人员要了解每个老年人的气质特征,尤其应注意老年人不同的气质类型在心理活动中的影响。金时族

(3)性格:即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事的稳固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g"惯性的行为方式。大多数老年人保持着青壮年时期的性格特征,但也有部分老人有所改一变。

其性格特征大致有以下四种:

①稳重型:见识广,阅历深,观察问题全面、周到,有丰富的经验。

②易变型:记忆力下降,思想不易集中,情绪易波动。

③多疑型:由于环境、地位的改变,变得敏感,怀疑被别人瞧不起,有时甚至疑病。

④忧虑型:社交减少,寂寞,孤独,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感到担忧。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站内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