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老人,心酸了多少晚辈

admin 阅读:408 2022-06-04 22:17:49 评论:0

这几日看到关于上海的新闻,终于不再是一片阴云。

病例连续几日呈下降趋势。

金山区和崇明区首日达到了社会面清零目标。

许多小区的物资供应得到恢复。

连群聊里转发的消息,都开始有了一丝喜剧色彩。

在传闻中,这位独居老太95岁高龄,平生最大爱好是捡纸板。

不幸新冠阳性后,她仍然生龙活虎地到处溜达,大白前来擒拿,被老太一套1打6棍法震慑不敢近身。

他们无奈把老太家用铁板围起,她直接把铁板拆了,翻墙出小区溜了一圈又回来了。

大白费尽千辛万苦拉三轮将她送进隔离点,晚上她又翻墙归来。

大白再次上门,老太太应付自如,被扫把挡住,先伸手推,脚下移动,做势要夺扫把,推、夺、逼对面往回抽,自己顺势放手,人已经移形换影进去了。

如果传闻都属实,95岁,阳性,翻墙,抢扫把。

我甚至都没空去谴责她的蛮横,对防疫工作造成了多少困扰。

只想感叹老人家的体格子,比我们年轻人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看了很多评论,对于这位老太太,有褒有贬。

批评的话语中,有一种论调很常见:老一代人读书少蛮横不讲理,远不如年轻人有素质。

这话呢……说对也不对,哥说一句不负责任的话,不少年轻人的高素质,是因为生活对他太温柔。

一个无奈的事实是,内敛往往吃亏。

在这次疫情中,绝大部分老人家是失声的群体,要靠着身旁的年轻人才得以记录困窘的生活。

有95岁老太那样的奇人异事。

更多的,是温良恭俭让。

他们不一定玩得转社交媒体,但不少都写得一手好字。

像这位老人漂亮的硬笔书法,感谢给自己送菜的居委会。

一名不懂线上支付的阿姨,请邻居代付面粉钱后,第二天将现金归还,还附上了朱熹的《春日》。

所谓等闲不识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有人担心对门96岁的阿婆物资不够充足,在她门口贴了张字条,有需求随时找我。

第二天阿婆也贴了字条回应,她的储备十分丰富,大家可以随意取。

信纸的抬头是核工业221厂,就是中国原子弹氢弹诞生地--青海的221基地,1987年撤销。

也许信纸的主人有过光荣的经历。

不少人用优雅来形容这些老人,我认为不是很贴切。

在这个特殊时期,用尊严一词,更加合适。

而最让哥五味杂陈的,是前几天看见的那张纸条。

已经好久好久没吃过了,又给您增加添麻烦了,非常非常不好意思。

谦卑得体是文明的体现,不该变成愧疚。

应该道歉的不是他们。

上海是中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大城市,约有533万的老年人,其中独居老人占了30万以上。

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懂高科技,不会手机买菜。

只能眼巴巴地盯着团购车路过,呼喊着,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现金,说着不用找不用找。jinshizu.com

虽然看着心酸,但这几位爷叔的状态还是挺不错的。

老人家,有几个身上没有病的?

比起病痛,买不到食物都显得不那么急迫了。

4月14日早上,上海71岁的老人陈顺平跳楼身亡。

两天后,陈顺平的儿子在网上发文,父亲在13日晚上胰腺炎复发,疼痛难忍。

陈顺平的夫人求助了同济医院和第十人民医院,都没有接收他。

回家后陈顺平不仅剧痛还伴随呕吐,为了照顾丈夫,他夫人一夜未眠。

早晨7点钟,疲惫不堪的陈夫人睡了过去,8点多醒来发现丈夫不见了,茶几上则留下了2张遗书。

很快,同济医院回应了此事,当天医院的急诊一直在正常接诊,24小时开放。

第十人民医院则说陈顺平之子的表述有不实之处,他们当天急诊区域也没有关闭。

和很多人预想的不同,陈顺平儿子没有接着回应。

他在网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和我阿姨(继母)一直都没有要指责任何人的想法,也没有要求讨个说法。

说实话,哥觉得应该有人对此负责,如果是医院没有接诊,就查明原因,追查责任人,如果陈顺平之子造谣,就追查他。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一条生命的逝去,就这么算了吗?

唉。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本来想给你带来点暖心和有趣的,写着写着又沉重了。

……

不如就此再写点吧。

在前天,一个截图在我的朋友圈刷屏。

《求不要把我94岁的外婆拉去方舱》

和疑似拒诊陈顺平的医院一样,当地的街道办回应也很快。

他们表示,一周前94岁的靳阿婆和儿子张先生就已核酸阳性,被居家隔离。

4月19日的凌晨2点,他们前去长时间敲门无反应,担心发生意外所以安排锁匠打开隔断门。

经沟通后,两位老人同意前往方舱并自行下楼乘坐转运车辆,现在两人的身体都很正常。

怎么说呢,哥很愿意相信街道办的回应。

只是……半夜两点开锁去请一位接近百岁的老人,实在是有些打扰。

为什么不等到白天呢?老人精神也会好一点。

当然哥也理解防疫工作的辛苦,没有人想放弃老人,大浪之下难免有错漏。

上海有500多万的老人,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错漏,数量都不算小。

95岁仍然战斗力爆棚的老太太全上海只有一个,疫情之下,老年人是绝对的弱势群体,他们声音也该被听见,他们的困境更应该被看见。

上海的疫情在转好,希望他们的困境也在变化。

希望一定要啊。

新闻来源

《涉事医院回应上海小提琴手陈顺平之死:当晚急诊区域没有关闭》健康界

《官方回应94岁阿婆被拉去方舱》中国新闻周刊

adalineyang@tencent.com

来呀 一起搞事情

新闻哥
腾讯新闻优秀员工,轻幽默、爱吐槽、有正义感的新闻哥,希望你们喜欢我提供的内容。
89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站内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