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广告:帆布袋100条起订/无纺布袋1000条起订/面粉袋1000条订/纸袋500条起订,电话/微信:15225080030 免费设计~
在2018年作为介护实习生赴日,
之后便在日本的托老所、养老院工作至今。
日常工作是:叫老人起床、喂药,
近两年,她开始在社交网络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
有对日本养老行业的宏观政策分享,
也有自己作为一线介护的亲身经历和观察。
网友反馈十分踊跃,祝福之外,不乏恶意:
中国的老年人这么多,

刘思奇
一条联系到刘思奇,
与她详聊深入日本介护体系5年的所见所闻,
及面对网络敌意的反馈。
她说,与老为伴,有温情,也有伤痛,
中国目前的养老行业,
存在高达2000多万的专业护理员的缺口。
她希望继续深造,并在30岁回国,
责编:陈子文


介护的日常工作,包括早起叫老人起床、铺床、分饭、带他们做游戏,服务对象不分男女,哪怕是洗澡、换尿布。我是2018年作为介护研修生来到日本,是日本开放养老人才劳务引进最早的一批。

思奇的工作日常
我在长春下面的榆树市出生长大,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爸妈极力主张我选择幼师,觉得很适合女孩子,毕业之后在老家找个月薪3000块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娃,这样就很圆满。我很抗拒那样一眼看到底的人生,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选了一个看起来是“做好人好事”的工作:社会工作专业的福祉方向。

▲
在介护福祉士考试大厅看到了长城的照片,思奇开心跑去合影
在毕业那年,凑巧碰到了日本开放介护人才的研修机会,于是,就顺理成章的,我就来日本了。

▲
尽管日本有着成熟完善的养老体系,但是由于持续高龄化和少子化,导致养老行业人才缺口很大。
尤其是2015年这一年,日本战后婴儿潮出生的650万人口,全部65岁,1/4的人口都是老年人了,而出生率却一直在下降。
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出警告,2025年前,日本的介护人才缺口将达37.7万,一些行业协会甚至预测缺口将达到100万。

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日本政府和各界,一直在尝试各种解决手段,如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也对外国人开放介护工作签证、留学,引入介护人才。现在的介护来日本工作的政策更多了,比如可以申请特殊技能的工作签证,还可以来留学。

思奇参加介护福祉士考试现场

图源:日本介护福祉士养成设施协会
但是未来中国养老市场,我是非常看好的,这也是我想来日本的原因,学好了这边的经验,以后回国服务。

都是人,老人比小孩的待遇真的差了太多了。所以我可真怕变老,我怕我老了以后没有像我这样的人,逗我开心,喂我吃饭,给我擦屁屁。

我工作的养老设施,是一个包含长托和短托的入住型专业护理设施,总共分为两层。
认知症老人专区
三楼老人是严重的认知症患者的长托,虽然也有部分可以自理,但还是需要人时刻监护。

常规单间,图源:Earth Support
二楼的老人是短托,老人普遍状态较好,大多数是半自理老人,头脑也都清醒。

短托康乐设施,来源:Earth Support
老人们最多可以申请在此连续住3个月,但是基本上住个一两天或者一个月、两个月就回家,短托多是为了帮家人减轻介护负担,或者家里临时有紧急情况,一时照护不过来。

短托设施内老人的一天
相比于偏静态的照顾型,介护是以“自立支援”为核心,是“授人以渔”的养老支持,支持老年人独立自主的长期照护,这也很符合日本人不愿麻烦别人的性格。

不过现实和理想也存在一定差距。下午的游戏时间,是我相对不那么喜欢的部分,一方面用日语顺畅做游戏还是太具挑战;另一方面,大部分的老人对游戏其实意兴阑珊。即便他们边打瞌睡边做,也是不能放任他们直接睡觉的,为了延缓认知症,必须让大家保持脑部活跃,着眼于长线而非眼下。



▲
日间照料设施,图源:Earth Support
此外,让老人们跟着安排作息非常重要,如果白天睡太多,晚上睡不着到处活动,对只有一个人值守的晚班,就是大型灾难现场。
我在值夜班的时候,碰到过行动不便的老人爬出房间的,有认知症和精神疾病的老人在走道里“游荡”的,大声说话吵醒大家的,还有一回,我巡夜一回头,发现有个奶奶在偷偷喝我杯子里的水。
类似我工作所在的短托或者长托养老机构,一直是日本社会的主流养老方式,大家对“老了要去养老院”是有着充分共识的。
2000年,日本政府开始着力建立完善的政府照护服务,将年轻人从照护老人的压力和离职状态中释放出来,由政府接管。


▲
无论老人和子女选择居家养老或是离家照护,不论自理能力如何,都可以得到介护体系的支持。其中主要包括上门服务和日间照料。


此外,还有夜间对应型访问介护机构,主要为老人上门提供夜间服务(22点~次日6点)。


思奇拍下在日本生活街区的日常
有些人们慢慢就适应了,之前还碰到一个可爱的爷爷,脱完衣服,他害羞的自己捂住了自己,说这么多女生真的不好意思。

机构里走廊不到100米长,但我每天的微信步数都上万。陪伴老人,会让人觉得舒心,因为他们很多时候简单得像个孩子,但是也有不省心的,常常感到沮丧。
曾经有一位男性老人,每次我给他换尿布,他都会暴怒继而言语攻击我,大声斥问我“是不是吃大蒜,口这么臭。”还到处声张,让我难堪。
一开始以为是误会,久了发现他逢换尿布必发作,与其说他对我不满,不如说他对自己不满,还有失去自理能力的尴尬和痛苦。
数次以后,这件事传到了管理人员的耳中,我被立刻安排了休息,而那位老人则被安排离开,也被设施永久拉黑,再也不可以来这里利用。
养老院里,更是不缺死亡。一开始每每有人离世,我都要哭好久,现在慢慢好一些了,不会难过那么久了。
我工作的这所短托,老人基本上住进来一天两天,或者一个月两个月就回家,然后隔一段时间再来,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养老院,想家——是几乎所有老人的心病。
“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
“我家里人知道我来这里了吗?”
“我好像没关家里的灯,你能给我儿子打个电话吗?”
“我家里门没锁,我要回家看看,我家就在附近,我自己回去就行。”
有个奶奶说,我家就在附近,你陪我回去吧?但我们其实是不可以这样做的。

这些能长期住在养老院的老人,长寿、有钱、却可怜,有孩子的老人,比没孩子的更可怜。

未来,我希望可以在日本留学念研究生,目前我的目标专业是社会福祉专业,这个专业不仅仅只是照护老人,还有自闭儿童、问题青少年、边缘人群、残障人士。

我是家中独女,希望30岁能回国,开设福祉培训学校,或者去学校当老师,将日本养老的经验带给更多的人。
自从知道我做养老以后,亲戚们都会嚷嚷着说,以后开一个养老机构大家一起养老,不过我自己还是觉得居家养老最好,有自己熟悉的家,熟悉的生活。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一条
赞助商广告:帆布袋100条起订/无纺布袋1000条起订/面粉袋1000条订/纸袋500条起订,电话/微信:15225080030 免费设计~
- 上一篇: 【热点】郑州720暴雨重大灾害一周年
- 下一篇: 面对生命:一个拦住了总统,一个拦住了孕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