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老年人占据无性婚姻半壁江山,难以启齿的不止性
我们都听说过人生四大喜事,其中排在榜首的就是洞房花烛夜。通过这个描述不难看出,生理需求在夫妻感情中拥有很高的地位。这个思想在礼记中也得到了相应体现,儒学家们认为生理需要和吃饭喝水一样重要,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不愿割舍的。
古往今来也有许多名家尝试研究过这种生理需求,并探究男女关系和此类需求之间的联系。芬兰的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爱德华认为,如果一对异性伴侣在童年时期便朝夕相处,将对方当成自己最亲密的玩伴,那么他们成年后很难发展成为伴侣。
这是因为在共同生长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某种固定的相处模式。这种相处模式建立在友谊的基础上,无法向生理方面进行转变。可见是否能够进行生理上的互动,将会影响一对异性的感情模式。
对于大部分已经结了婚的夫妻来说,生理活动绝对是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开的话题。可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已经结婚的夫妻中,有30%以上的人都长期处于无性婚姻的状态。
这也就是说我们在街上看到的夫妻中,每4对里面就有一对夫妻长期不进行生理上的交流。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些长时间不进行生理互动的夫妻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
可在生理学家的研究中,中老年人仍然有着对生理接触的需求,也具备进行类似活动的能力。那么为什么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中老年人能够普遍接受无性婚姻呢?很明显他们并不是真的不需要性,只是难以开口表达自己的诉求。
与西方欧美相比,中国人在面对与性有关的话题时总是显得更加保守。这是因为我们的思想观念早已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其他人相处时,也从未有人主动提起类似的话题。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这本就是一个不应该放在台面上公开讨论或是向身边其他人提起的隐私。
在过去上千年的历史中,儒家文化一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这使得中国人更加看重大局观念。虽然性在维持家庭和谐上起着重要作用,但负责的中国人绝对不会为了小家舍弃大家。
和其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时,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内敛文化教育,也在不断提醒我们不能提起与之有关的话题。西方国家接受的思想文化却和我们存在巨大差距。他们大部分人接受的都是启蒙思想或是实用主义哲学。
在他们心中一个家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就是夫妻双方,因此所有与维持家庭和谐有关的话题都可以进行讨论,包括夫妻之间的生理需求。当然这种思想上的差异,或许也和中国人长期受到的集体主义思想有关。
古人习惯将生理上的需求称为房事,这种只能发生在房间内的事情自然是隐私的一部分,并不适合与其他陌生人共同分享。在大部分中国人心中,我们所拥有的家庭并不只属于自己,每个家庭都是集体的一部分。
中国人虽然重视生理方面的需求,但也同样重视集体荣誉。这两种思想自然会形成一种对冲的力量,即使其他人从未向我们传递过类似的观念,我们也不会主动向外人提及性。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时代的变化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一代人的观念。
进入到新世纪后,城市里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个个体需要承担的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加了。面对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大部分成年人都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处理工作,自然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关注家人和家庭生活。
很多行业每天早出晚归,下班回家时家人早已经休息。这些人连最基础的情感交流都难以实现,更别说和伴侣进行夫妻生活了。更何况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下班后就只能感受到心灵上的疲惫。
就算有时间和伴侣进行夫妻生活,大家也只会觉得这是一种折磨,而不是享受。好在现代社会年轻人的思想变得更加开放,敢于在公众场合和伴侣手牵手。也有一些更为大胆的年轻情侣,在正式结婚前就已经尝试过夫妻生活。
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这些夫妻在结婚后失去对夫妻生活的兴趣,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结婚前已经进行过多次尝试。一旦失去了对这件事情的好奇心,是否进行夫妻生活也就显得不再重要了。
可见这些不进行夫妻生活的夫妻,未必是真的不愿意提起生理需求,更像是自己主动抛弃了这方面的需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人们对两性关系的避讳外,恐怕还有社会发展进程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