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交响乐作品讲好中国话(二十大时光)
原标题:用中国交响乐作品讲好中国话(二十大时光)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兆红
“排得非常精细,比三十年前演奏的水平更高了,我非常满意!”看着湖南大剧院舞台上演奏家们全身心排练自己的作品,尤其是三十年前创作的管弦乐《苗寨狂欢节》、舞剧《边城》交响组曲再次呈现,杨天解难掩激动。
这段时间,杨天解都在“雅韵三湘·舞台经典——《湘江颂》杨天解交响作品音乐会”的排练现场。音乐会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演艺集团主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对此,杨天解倍感振奋。
杨天解是喝着湘江水长大、扎根于湖南民间音乐里的湘籍作曲家,是中国当代创作作品数量最多、获奖最多的作曲家之一。截至2022年9月,共计创作上演或发表音乐作品2000多部(首),获得奖项280余次,其中获得文华奖的就有3部。
音乐会精选了杨天解不同门类不同风格的作品,包括交响曲、管弦乐、舞剧交响组曲、协奏曲等,通过“潇湘梦”“湖湘情”“湘江颂”“时代潮”四个篇章展示湖湘大地的诗意之美、文学之美与风土人情之美。听众不仅可以欣赏到文华大奖作品舞剧《边城》的音乐,这是时隔多年后再次动人呈现,也可以在舞剧《桃花源记》音乐里再寻桃源梦境,还可以通过《湘西主题随想曲》《侗寨欢歌》感受湖湘大地的绚丽多姿。此外,交响曲《湘江颂》讴歌新时代的三湘大地,凝聚成一曲《湘江恋歌》,带你感受湘江的生生不息,感受脚下这片土地的火热情怀……
本场音乐会由国家一级指挥范焘执棒,长沙交响乐团、湖南民族乐团担任演奏,湖南省歌舞剧院歌剧团担任合唱。与一般的交响音乐会不同,本次音乐会加入了大量的民乐元素,如张音悦的二胡独奏、周涵的竹笛、谢震海的唢呐、殷茵的琵琶等。
“我一直主张中国的交响乐作品要讲中国话。我很高兴,这场音乐会不但讲了中国话,还深情地讲了湖南话、长沙话,是对潇湘大地和这片土地上的英雄儿女的致敬和礼赞!”杨天解说。
杨天解一直追求民族音调与当代作曲技法的恰当结合。比如从湘西的民族音乐中吸取创作资源的舞剧《边城》,在1996年获得文华大奖,其音乐被认为是继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后中国最好的舞剧音乐之一,是一部具有强烈戏剧性、交响性,完全可以在音乐会上独立演奏的交响乐作品。交响曲《湘江颂》中,引用了一首长沙地区儿歌《数蛤蟆》的旋律素材,小号演奏者用吹号嘴的特殊吹奏法哼唱着《数蛤蟆》的旋律,生动地展现出儿童听着母亲哼唱的山歌入睡的幸福场景。
杨天解认为,中国的作曲家、中国的交响乐团,一定要以创作、演出中国作品为己任。“因为你的观众是14亿中国人,如果中国观众愿意‘买账’,这个作品一定有市场,也一定能走向国际。”在他看来,中国作品要用民族的语言结合现代的气质,“如果作品中没有民族音乐的根基,那这个作品就是无根之木,站不住脚。中国有56个民族,无论用哪个民族的音乐语言都可以创作出独特的交响乐作品。”
今年是杨天解从艺的第五十年,也是他退休的第十年。“这十年,是我创作的一个黄金期,也是我们国家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的文化一定要在世界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我们文艺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也充满信心!”杨天解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