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项采集正文

养生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养生?

admin 采集 2022-10-29 07:42:16 350 0

赞助商广告:帆布袋100条起订/无纺布袋1000条起订/面粉袋1000条订/纸袋500条起订,电话/微信:15225080030 免费设计~

夭寿不二。单纯的注重于身体保养的养生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大家试着这样思考一下:

当你接到死亡通牒,将于七天后死,和十天后死;或者得了重病,被告知两年后死,和三年后死,二者究竟有何分别?

没有分别。

人的自然寿命本质上也是如此。

有些人完全不注重养生,六七十岁就死了,有些人注重养生,八九十岁死了,都是一个死,早一点晚一点,区别不大。

何况,人的生命,放在宇宙的背景之下,都只是一瞬。一点点时间的长度,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古人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说“夭寿不二”。

我历来比较反感那些注重养生到了顽固不化地步的人。

这类人,对生死完全没有觉悟。

他们对生命过于溺爱,导致忽略了更其重要的生命体验。

他们往往不敢有勇毅之举,在枸杞泡水、红枣熬粥的日子里,虚耗了一世宝贵的光阴。

不要羡慕那些活到一百岁的老人。

他们的活着,多半只是行尸走肉的活着。

而霍去病、王勃、李小龙这样的人,虽然英年早逝,生命的厚度超出他们一万亿倍。

光注重于形体保养的养生,固然也许能稍微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本质上意义不大。

尤其对于修道之人,更应该先破除惜命之念(执着于生之人,永远不可能得到解脱)。

因此最早提出“养生”一词的庄子,才会说“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疴溃痈。”

老子也说:“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比起养身,精神上的修养才是真正重要的。

只有精神的境界提升了,生命的内容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丰富。

最后,送大家一句尼采的话:

对于生命,你不妨大胆一点,因为你终归会失去它。

赞助商广告:帆布袋100条起订/无纺布袋1000条起订/面粉袋1000条订/纸袋500条起订,电话/微信:15225080030 免费设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jinshizu.com/index.php/post/2036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