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明德 牛年话牛

admin 阅读:287 2022-10-31 03:59:54 评论:0

今年是辛丑牛年,提起牛,人们心中总是浮现出美好祥和的意象,充满赞美感激之情,因为牛始终忠诚守信、无私奉献,默默耕耘。

凡是经历过田园牧歌时代的人,只要提到牛,心头就会浮现出耕牛背负烈日、汗流浃背为人类辛勤劳作的一幕幕景象。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庄稼汉、牛把式,前后共饲养了三头牛,和牛交了十多年的朋友,在饲养牛、使唤牛的丰富经历中,对牛的优良品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牛的头上有一对犄角,身后有尾巴,四肢粗壮,步伐沉稳,身躯宽阔,体态大、力气大,一头牛的力气相当于十来个人类壮劳力。

万物都是“道生之,而德畜之”,而牛的刑名1颇为合道合德。

汉代辞书《说文解字》对牛的解释颇为贴切:“牛,大牲”——牛就是大个头的牲畜。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牛是非常符合道性的一种动物。

老子曰:“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牛不仅个头大,它的品性也具备“大”这一特征。

牛在人类的眼中可谓最熟悉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尤为如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乡间随处可见它的身影。

牛的性情沉稳安详,对它抽打几鞭,它也能忍辱不怒,脸上总是一副安静的表情,自然安然。道家始祖老子选择步态安详、不疾不徐的牛作为坐骑,应当也表明牛能够承载起自然之道的安然运行。

俯首甘为孺子牛。牛忠诚守信,埋头俯首,“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用辛勤的劳动为人类换来五谷丰登盈满仓。

几千年来,牛始终都在全心全意地为人们辛苦劳作,拉车套犁不松劲儿,“不用扬鞭自奋蹄”,直至筋疲力竭,真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

如今,尽管在城市化的洪流奔涌面前,昔日的乡村生活步步退却,牛耕早已被机械铁牛的轰鸣所取代,但牛为人类的幸福温暖所创造的丰功伟绩应当永远被人类所铭记。

无畏艰险拓荒牛。开荒种地,勤劳朴实,无论是多么艰苦的环境里,它都默默奉献,无所苛求。

饿了,吃的是草和干枯的秸秆;渴了,喝的是沟渠浑浊的泥水;

晚上卧在简陋的牛棚里一块潮湿的土地上。牛是大道自然对人类的恩赐,牛又以身奉献大道自然和人类。

勤勤恳恳老黄牛,给人以强身健体和修养道德的重要启示。

人们常说,“体健如牛”“体壮如牛”,牛吃的是脏兮兮的草,喝的是脏兮兮的泥汁水,可是牛为什么还能够身强体壮呢?

牛一生基本不生病,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仰无愧于天地,俯无愧于百姓,对人忠诚守信,没有私心贪欲,干活不偷懒,有多少力就出多少力。

信德属土寄于脾胃,信土丰厚,脾胃就强健,牛能够把坚硬的秸秆嚼碎消化,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反刍,把进食这件事做精做细,也强有力地说明牛的脾胃很强健,信德很丰厚,顺道者昌。

所以,人要想身体强健,就要学习效法牛,去掉私心贪欲,忠诚守信。

牛的品质和精神,使“牛”这个字眼成为对人赞美的代名词,当你说一个人很“牛”,就是对别人实力的肯定,是一种赞美。

“你真牛”等词汇已经融入到了每个人的心里,成为社会的热词和通用词。

牛,富有感情,能与人心灵沟通。

它任劳任怨、温和包容、善解人意,只要你善待它,它对你就忠诚不二、有求必应。

夏秋农忙季节,黎明即起,披星戴月,牛就温温顺顺地跟随着主人到田地里劳动。

到了田地,它一丝不动地站在那儿伸着头等候给它套上牛套。

拉犁,它顺着人指示的方向直线前行,不偏不斜不越规,来来往往,一犁挨一犁,所有犁耙过的地都平平整整,不愧是耕田的行家。

干活期间若是渴了,给它卸下套,它会直奔沟渠里去喝水,饮罢水后,它就守信地回到工作地点继续劳作,真是与人“心有灵犀一点通”。

当拉重车上陡坡时,不需要主人扬鞭,牛就凹着腰低着头鼓足劲,一鼓作气冲上去。

牛是这样的自律又忠诚,它的精神和行动特别令人感动!

修身明德,是中华道德根文化的特征所在。

《内经图》中题有一首七律: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问此玄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国学家熊春锦先生在《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春》中对这首诗进行了破迷解读,指出:

“信土才是修身求真成就大道的基础。此牛、此土,正是身国内境的牛和土:

牛,在八卦万象当中属于坤卦,属于智水;地,属于信土。水土皆属于内,提示着水土治理于内。

铁,五行为金,又是水之母,提示着修身明德需要建立宏愿大志,具有铁一般坚定的智德,力行于信土之上,对信土进行深耕勤治。

信土留待铁牛耕,换得大乘牛车,方可破关登天梯。”

牛,对人类的贡献太大了,这也难怪中国历史上讴歌赞颂牛的诗人不计其数,绘制田园牛耕图的画家与作品也不胜枚举。

而道德修身者更是把牛视为学习的榜样,学习效法牛的品质、发扬牛的精神,督促自己勤奋修身,弘扬黄老文化,共建道德家园!

辛丒无策自奋蹄,

牛(扭)转乾坤勤耕田。

正厚实真修性命,

功圆果满归家园。

【注释1:刑名,又作“形名”,原指形体和名称,即表现事物的“形”与表达事物的“名”必须相当。古代思想家常以此讨论实体与概念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文:周汉水

配图:饮水思源

编辑:李佳

本期话题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悟呢?

欢迎分享留言与评论

道德

是中华传统文化各家学说、

各个学派的总归宿和最高境界!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

上溯其祖根,

是初创于伏羲的“易道文化”,

成型于轩辕黄帝的“法道文化”,

成熟于老子的“德道文化”。

“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的法则

就是修身治世,要求我们

尊道贵德,敬天爱地,

顺天应人,治人事天。

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

《老子·五千言》对我们的要求——

通过内圣外王达成内成外就,

再来无私地奉献服务于苍生!”

熊春锦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长按下图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站内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