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养老!越早知道越好的几个问题
《养老中国》里讲了一个故事:住在北京和平里的空巢老人——李奶奶,近两年感到做很多事情力不从心,日常生活经常要靠钟点工帮忙。对于未来的生活她在犹豫着,她不想去养老院,因为担心养老院高额的看护费用,现在的药费已经占据了她退休工资的大半,开一副中药就要700多元。房子不想卖,希望留给儿子。随着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弱,去养老院似乎是最现实也最无奈的选择。
李奶奶这样的空巢老人不在少数,且随着我国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多,未来如何养老?如何体面安度晚年?这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70后:扛着父母与孩子的重担,不敢说累!
80后:421家庭,压的喘不出气。
90后:生不逢时没赶上地产红利,感觉父母正在老去……
事实一 数说!养老问题有多严峻?
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人。据可公开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至3亿人,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1/3。
这意味着,现在的70、80后,到时候就是这1/3中的一员。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指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2018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为2.49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7.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为1.67亿人,占比达到11.9%。
事实二
邻国日本少子、老龄问题……
如果一下子不能对以上数据有一定的感知力,对比一下邻国日本。
2018年10月18日,日本东京。图为日本东京街头,一位白发苍苍的出租车司机正在路边等候。年事已高的老年人依旧坚守工作岗位,在日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出租车司机、停车场指挥员、商场治安员、超市理货员……仍坚守在各行各业的老年人屡见不鲜,甚至有年过九旬的老人仍在工作的故事发生。
2016年,横滨一家医院里一名88岁的老人因输入体内的点滴被混入了洗涤剂成分而不幸死亡。日本同年还发生了男护理人员用刀砍死19名老人和残障人士;以及女护理人员对着住院老人大骂“你们本应该死”这样的虐待甚至杀害老年人的恶性事件。
对此,日本电视台还引用了一项调查数据报道:认为“政府无需再为老弱提供福利”的民众有38%,老年人口的增加使日本年轻一代负担更重,是日本近期“弃老、憎老”社会现象的根源所在。
“在监狱期间,社会养老金照发还可以攒点钱。”69岁的高田敏夫抱怨说,因为贫穷无法养活自己,所以故意犯法蹲监狱,这样就可以得到“免费生活”。高田老人已不是初犯,他首次进监狱时62岁。当时,他故意偷盗了一辆自行车,再大摇大摆地骑到警察局自首。最近的这一次,他试图持刀抢劫一名女性,又成功在监狱里住了几年。
事实三
养老问题加剧,活的长,生的少!
随着医疗科技水平提升,人们活的长了——2010年我国人均寿命75岁,到204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52岁,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83.43岁。
但是,人口出生率依旧走低,生的少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大陆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即2018年的1523万之后再创新低。
并有预测称,我国出生人口将从2018年开始,以每年减少30万到100万的速度进入雪崩状态,比新生人口数量下降更让人担忧的是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飞速进入老龄化。
我国三个时点的人口结构图对比
活的长,生的少,呈现出衰退型的人口年龄结构,直接造成青壮年人口与老年人口抚养比急剧下降。也就是说,过去社会是10个年轻人在供养1个老人,未来是4个年轻人供养1个老人。
根据2016年社保报告,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抚养比为2.75:1,其中广东最高为9:1,黑龙江最低仅为1.3:1。
也就是说,广东是9个年轻人在供养1个老人,而黑龙江平均1.3人供养1个老人,对于黑龙江来说,养老的压力已极其严峻,入不敷出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就在2017年12月,人社部最新的社保报告显示,2016年黑龙江养老保险收不抵支320亿,扣除2015年结余的88亿,总欠账也达到了232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养老金结余被花光的省份。
以上现实与你我密切相关,唯有在这个大趋势中,看清个人的方向,才能未雨绸缪,决胜千里。谈及“初老”,身边经常听到朋友反问如下问题:
问题一:我才30多岁,这么早就考虑养老?
对70、80后甚至90后而言,都在为美好生活打拼。还要面临许多重要开支:父母的、子女的、事业的,占据首要。而为自己退休后保障考虑的较少。
而还有一个现实:我们赚钱的时间(约24—60岁)比花钱的时间(24岁以前,60岁以后)少太多了。
为了防止“未富先老”,我们在风华正茂之时,有多余的钱和精力,是应该提前为退休后规划,且一点都不早。
当然也有的丁克家庭或单身贵族朋友,认为面临压力相对较小,收入很高,钱都不是问题。
但人活着是需要精神上的支撑的,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说明:一旦我们基本的物质需求被满足,财富就帮不上什么忙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际关系。尤其是在80岁之后,如果你依然可以感到自己有可以依赖的人,那么你就能拥有更健康的大脑和更幸福的生活。
如何有品质的安度晚年,年迈时在哪里、和谁一起,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问题二:有国家政策,为什么还“杞人忧天”?
面对养老难,国家种种政策信号不断:放开二孩、延迟退休、医疗投入、移民政策开放……但这这不代表问题得到解决。
就好比国家有基础医疗、社会保障,但你为什么还要挤破头去三甲医院、去买商业保险追求更多保障呢?归根到底还是社会公共资源稀缺、配置错位。
就用社保基金举例来说,国家养老金缺口已经很大。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实际盈余为-6033亿元,相比2013年的-121.84亿元养老金缺口情况愈加严重。
30年后的养老资金的分配,不要太指望了。甚至可能连基本的养老金都供给不足,建议一定要攒钱、理财,一定要给老了的自己留足够的钱。
养老金替代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持续走低意味着拿到退休金比工作时工资低了一截,生活质量势必会受影响。
此外,拿银发一族密切的两个话题来看——
医疗卫生:70、80后这代人有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病比例只会更多,所以在医疗资源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大多数老人会在慢性病和并发症的折磨。医疗资源有限,只有更多的钱才会能享受更优质的医疗资源。
照看护理:2050年的时候,年轻人很金贵的,这么优质稀缺的劳动力会来做看护么?不会的。或许可以引进外工?人工智能替代?但成本依旧在,护资源比医疗资源更稀缺,充满竞争。
更进一步说,在经济高速发展,资源富足的时候,人性会表现出文明友善的一面。
但当一个社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短缺到一定程度时,人性就会露出自私的一面,这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求生本能。想想年迈之时,还要为此挣得头破血流,真的很凄凉。
理查·芒格说:让自己配得上想要的东西。
所以,要体面优雅的生活下去,必须尽早认清现实,趁早安排。
问题三:好吧,我承认,那该怎么应对?
应对“未富先老”,方法总比问题多,比如:养儿防老、买房养老、投资养老、储蓄养老……
但也有弊端,值得注意。养儿防老
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是一个长期过程,未来孩子面对的压力同样很大。尤其421家庭结构下,子女能为父母做的投入也是有限。
买房养老
目前“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依然是社会主流,即使有房,绝大多数老人还是希望把房子留给孩子。且房子的价值受地理区位、经济周期影响,价格预期波动较大是最大阻碍。
投资养老
投资风险较高,无需多言,记住黄金法则: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储蓄养老
《2019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越来越多的受访者已意识到为未来规划和储蓄的重要性。
有半数受访者表示已经开始为退休进行储蓄,相较于去年的46%有所上升,其中,年轻一代的比例从44%增长到48%。整体而言,受访者普遍想更早退休,他们的目标退休年龄从去年的57.6岁降至55.8岁。然而,通胀压力之下,几十年内,怎么跑赢CPI呢?
标准普尔家庭配置:把家庭资产分成四个账户,所以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各不相同,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进行分配,才能保证家庭资产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
奋斗的黄金时代,短短二三十年,也是收益为正的阶段。
最最值得花时间去做的,就是投资一切涨本事、涨能耐的事。
比如健康规律生活、运动、理财规划、配置保障等。
并请相信时间的复利。
参考资料:
2019—2025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世界人口展望2019: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与应对
2019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