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调高血压标准凸显大健康理念
■王庆峰
你还敢看体检报告吗?日前,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将中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按新的诊断标准估算,中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将由2.45亿增至近5亿,1/3国人都将成为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其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和糖尿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发布的这一《指南》,是继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与2022年我国台湾地区高血压指南之后,第三部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指南性文件。
诊断标准下调,集中体现了早防早治以及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的防治理念。
一方面,从形成机制看,高血压具有一定遗传性,但更大比例是由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的,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同时病情有较强的隐匿性,一些患者没有明显病因和典型临床症状,往往是体检时才发现的,这种“看起来很健康”的错觉,导致了一些人特别是中青年群体不以为意,没有建立起防治意识,肆无忌惮地消耗身体。
另一方面,科学表明高血压可防可治、防胜于治。国际上曾进行过不少双盲临床试验,结果发现,把血压降到130/80mmHg以下的一组遭受心血管死亡的风险相对更小。在我国,有专家开出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精神心理睡眠处方、戒烟限酒处方等五大处方,其效果也得到了现实的有力证明。
从更大层面上来讲,这是一种“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即从透支健康、对抗疾病的方式转向呵护健康、预防疾病的新健康模式。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肝炎、艾滋病等)已成为了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对此,我国提出健康中国行动,其主要目的就是突出“预防为主”“健康促进”,鼓励个人、家庭积极参与健康行动,有效提升健康素养,在全社会加快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个人预防生病的最佳策略。从降低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到鼓励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再到降低高血压诊断标准,近年来相关部门采取的一系列行动,都让我们深深意识到,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摒弃不健康生活方式,培养“迈开腿、管住嘴”的健康理念,做到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就能推进全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为建设健康中国添砖加瓦。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