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专访北京大妈有话说:中老年内容创业避坑指南+爆款方法论+短视频版“中老年电视台”
admin
阅读:362
2022-11-22 15:42:04
评论:0

文 | 周超 AgeClub新老年商业研究院
AgeClub线上圆桌会·第11期 ,文末报名:中老年短视频头部IP实战经验分享!
2017-2018年空有流量却无法变现、2019年老年行业迎来转机的深层原因,以及2020年蓄势待发的短视频版”中老年电视台“目标规划。
|| 咪蒙的“不甘心”VS北京大妈有话说的“我还行”:中老年内容创业避坑指南+爆款方法论
2015年正是互联网创业最火热的时候,创业团队的成员主要来自国内知名媒体,拥有丰富的内容经验。当时大家脑子里想的是一定要在自己的核心能力,也就是内容方向上去创业。而且出于媒体人的直觉,一开始就选择短视频方向,因为文字的传播效率没有短视频高,短视频门槛更低、更具有大众性。但至于是不是一定要给中老年人做内容,当时并没有清晰的规划。创业之初,团队选择用一位爽朗、亲切、有思想的“北京大妈”形象作为讲述者,给年轻人讲他们喜欢听的事情。两个月后,意外发现老人用户增长很快,于是赶紧去做调研。调研之后就发现那个时间点正在发生一个重大变化,中国老人正在加速进入移动互联网。他们对微信用得越来越多,他们的儿女、身边朋友、包括整个社会氛围都在做着同一件事,就是拉着中国老人跳过PC互联网,直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当时整个团队很兴奋,意识到这是个没人发现的赛道,整个社会老龄化那么严重,老人手上的财富又那么多,未来将是个巨大的金矿,于是全力为老年用户做内容。但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2015年正好是APP最火热的时候,团队里刚加入两个从美国微软回来的朋友,做了一个叫“老朋友”的老年社交产品。但做了两个月后停掉,因为老人的使用习惯当时还处在微信阶段,让他们迁移到一个陌生的APP上非常困难,而且对老人用户的获客成本、运营成本都特别高。这使大家认识到,自己独立做平台难度很大,还是在大生态里边玩是最合适的。哪个大生态最合适呢?首选肯定是微信生态。但当时内容产品的流量很不稳定,有时候选题碰对了,一个视频几百万上千万的流量,如果没碰对,流量马上掉到几千。事后回想,这个阶段主要是踩了三个坑:第一个坑,站在年轻人角度去想老人想看什么,导致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受老人喜欢;
第二个坑,把电视台做节目的思维、手法直接搬到手机端,忽视了老人在电视和手机端的观看习惯是大不相同的;
第三个坑,把老人作为内容生产者还是内容消费者混为一谈,以为老人出镜的节目就一定受老人欢迎,其实并不是这样,他们同样很喜欢看年轻人出镜的节目。
比如在短视频的形式上,当时做后期的同事是做大电影出身的,技术很厉害,把短视频包装得很花哨,用上各种花字、特效,纯粹是年轻人的口味。但到了老人那儿,觉得烦死了,他们只要最简单的呈现形式,所以到后来北京大妈有话说的很多视频连音乐都没有加。后来团队还尝试过一个年轻人觉得很好玩的因素,就是设计一个叫做“大羊子”的羊驼卡通形象,但推出后老人一点都不喜欢,于是就撤下来了。整个团队开始找到给老人做内容的感觉,是2015年底一个关于二胎政策的选题。当时从年轻人角度思考,老人肯定希望子女生二胎好多抱孙子,但在对老人的调研中发现,他们的真实想法其实是“生二胎是子女的事,不要再找我带孩子了”。这个视频做出来,成为北京大妈有话说的第一个10万+。此后爆款频出,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流量的视频也不少见。|| 煎熬2018,转机2019,雄心2020
内容生产建立起成熟的方法论后,2016到2018那几年流量上涨得很快,但变现却一直找不到方向,边长勇慢慢从创业初期的乐观和热血沸腾冷静下来。当时的广告主很有限,主要是保健品、理财类的公司,对品牌、用户粘性有坏处,这种广告都不接的,而主流行业主流公司的目光此时还集中在年轻人身上,不会来老年媒体投放广告。这个阶段老人本身的手机使用行为也比较初级,很难开发更进一步的商业价值。很多老人当时只会阅读微信群、朋友圈里的内容,但不知道怎么去点击关注公众号、在哪里收看公众号的最新推送。当时还给老人建微信群,但人数到了100人后很多老人就加不进去了,因为很多老人的微信没有绑定银行卡,过不了微信的实名认证。那两年边长勇陆续融了两轮资,手上是有充足现金的,但这个时候如果花出去换来流量,流量却是空转换不来钱,所以选择留住现金,熬着。当时有一个同行和边长勇说,“你尽量不要去办公室”,因为去了办公室之后就会很焦虑,一焦虑就会驱动团队,然后加班加点,开始进取。但是这个时候一进取,做的事情越多,无用功就越多,反而是伤害公司的。所以尽量不要去公司,“你少去公司,让团队的状态也开始慢慢静下来”。那段时间一位房产业的资深前辈也和他说,“你要相信一点,老年产业跟当年的房地产行业很像,你只要跟着行业平均速度发展,你将来成不了恒大,你成不了万科,但你成为一个SOHO、成为一个旭辉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你死了就什么希望都没有了。”所以当时边长勇最大的想法就是一定要让公司活着,不要死掉。这个情况到2019年开始出现转机,粉丝量快速增长,各种广告主接连上门谈合作,其中不乏旅行社、银行甚至支付宝、世界500强企业这样的巨头。比如支付宝就参与了2020年1月的“大妈春晚”,由支付宝客服团队与大妈合作表演了一支“防骗广场舞”。||线上抢流量红利,线下建会员系统:用IP矩阵打造短视频版的“中老年电视台”
这几年边长勇深切地感受到,中老年人在线上使用行为、线上消费热点方面是半年一小变、一年一大变,整体上大概比年轻人滞后3年时间。过去几年微信生态的公众号、微商是遵循的这个规律,从2018年开始在年轻人中火热的抖音快手,在2020年也将进入第三个年头,或许预示着中老年短视频将迎来更大的机会。而且在微信上早已饱和的那些中老年内容主题,比如健康养生、人文历史、家庭情感、旅游美食、服饰穿搭等,却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很少见到,存在大量的内容空档。去年下半年AgeClub的文章《深度:怎样打造中老年网红?爆款抖音老年网红的发展模式、现状与机会》对此做过深入分析,当时的中老年网红大部分集中在生活搞笑和时尚两个主题,在中老年人群最为关注的健康养生、人文历史、生活知识等方面基本都是空白。声明:AgeClub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AgeClub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大家都在看哦!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