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匠心”写在这片挚爱的大地上

admin 阅读:220 2022-12-03 00:53:32 评论:0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

把“匠心”写在这片挚爱的大地上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发挥职教优势赋能高质量发展

州职院生物工程系水果种植专家到安龙龙山镇坡利村指导水果种植管护

州职院莫熙礼副教授(中)到兴义市洒金社区开展食用菌管理培训

新闻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黔西南职院积极发挥专业、学科、人才等优势,把深入学习、深度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冬日的册亨县巧马镇板坝村册亨县振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机勃勃,今年,在省级科技特派员、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永树的技术帮扶下,公司养殖的300多头肉牛膘肥健壮,养牛成了该村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

这只是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发挥职教优势、蓄势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镜头。

以“初心”铸就“匠心”

这几天,看着投入350余万元的学院建筑智能实体比例模型及信息化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学院水利电力工程系建筑类专业的师生心里总有说不出的一份欢愉。项目建成投用后,学生在项目现场可以直观感受每一个施工节点的实物构造及虚拟三维模型展示,不但能有效直观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有效提升建筑技术技能。

黔西南职院始终牢记和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持续推进全院形成“匠心”管理、“匠心”服务、“匠心”教学、“匠心”学习的良好氛围,培育打造“匠心学院”。聚焦在实验实训设施、学科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等短板、弱项突出的实际,着力实施好建设“高标准实习实训基地、高水平重点专业群、高素质‘双师型’队伍”“三高工程”。

建设高标准实验实训基地,完善“匠心”育人功能。走进学院争取资金投入590万元建设的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板金修复、喷涂、发动机拆装等技能实训,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副教授梁大鸿深有感触地说,“有了高标准的实训基地,才能培养出高技能的工匠型人才。学院实训基地设施堪比汽车维修4S店的配置,学生在基地实训就能掌握自动变速器拆装、发动机故障检测与排除、四轮定位、整车故障检测与排除等关键技术”。目前,学院已累计投入5221万元建设实验实训室114个,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4700元。其中,高标准建成了4个省级实验实训基地。

建设高水平重点专业群,丰富“匠心”育人课堂。这段时间,优化专业设置成了机械与电子工程系最忙的头等事,今年来,该系紧紧围绕深度对接产业、行业要求的实际,在原来开办的7个专业中,只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3个专业。专业调整优化后,招生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均在85%以上。现在,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2023年计划恢复工业机器人专业招生。围绕实现专业设置布局深度对接产业(行业)发展方向需求、课程体系设计深度对接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实验实训规程深度对接企业生产流程需求,“十四五”期间,学院重点建设畜牧兽医、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药学、护理6个重点专业以及新型城镇化、旅游管理、中医药康养、护理4个重点专业群建设。目前,投入100余万元建设的省级骨干专业药学专业已通过验收。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队伍,抓好“匠心”育人关键。现任学院学工部教育科副科长的张田田老师是学院2016年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主要教学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今年11月,指导学院“星问”团队创作的汇创朝茶项目荣获2022年“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总决赛特等奖,是贵州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团队。围绕建设一支兼备技能型、应用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积极引进行业技能大师以及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2018年以来,共引进硕士以上研究生59人,考调、选调专业技术人员14名,新晋升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22人。

用“匠心”培育“匠才”

从9月14日至11月1日,学院护理系用了半个月的时间,邀请校内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护理系毕业生代表及在校生代表,对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进行了重新修订,并分别赴有关高校、用人单位了解行业人才需求、学生知识结构适应就业实际等信息。

黔西南职院坚持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推行“以父母的情怀关爱学生、以高尚的品德塑造学生、以严格的管理规范学生、以精湛的技艺教导学生”的育人理念,健全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着力把学生培养合格的“匠才”。近年来,学院先后为州内外培养了11970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中仅2021年就为助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2870余名技术技能人才。近五年来,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258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一项,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胜奖4项;省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41项、三等奖67项、优胜奖15项;科研项目共获省级立项22项、州级60项,省级结项21项、州级47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0项;

着力把为乡村振兴培养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中,学院紧紧聚焦提技能、促就业、强产业,组建由院领导牵头,生物工作系主要负责同志负责实施的工作专班,围绕服务全州十大特别农业优势产业,组织农技专家深入开展“教育+人社+行业”培训,着力提升劳动力、新市民就业技能,2018至2020年开展“教育+人社+行业”培训共计2.45万人次,2021至2022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共13430人次。围绕贯彻落实好州委八届四次全会的部署,紧盯服务乡村振兴,从2023年开始,深入开展种养殖、建筑、水电、特种作业、计算机网络、汽车养护、电子商务、养老护理等培训,每年拟培训5000人次以上。

引“匠才”践行“初心”

2021年刚毕业于学院生物工程系畜牧兽医专业的贵州省威宁县龙场镇银沟村新岩组李启龙,凭着过硬的技术,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担任了德康牧业集团贵阳分公司配怀部技术主管,其带领的团队取得德康集团实际分娩率第一、二十八天爱胎率集团第一,配怀舍生产成绩贵州片区第一的好成绩。2021年7月毕业于学院高职护理专业的王登凤,凭着过硬的业务能力,到州人民医院就业,9月以来,和医院的同事一同转战贵阳、毕节抗疫战斗,生动践行了新时代白衣战士的神圣使命。

随着党的二十大“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扎实推进,一批又一批的职教人将在赋能乡村振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再创新业绩。

组织引导学院专家“心怀国之大者”践行“初心”。州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推动文旅、康旅、体旅、农旅等融合发展”的部署让州管专家、学院医药系副教授杨定瑶工作激情倍增,她承接的省级科研项目中医药康养产业服务产教融合基地成果转化更有了用武之地。连日来,一上完课,就一头扎进自己的科研课题。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以来,学院一批专家、青年骨干教师带着科研成果、带着技术深进乡村、进企业、进农家,用“匠心”情怀,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11月19日,学院商务系副教授邓伟、生物工程系副教授王永树、卢梅深入册亨县坡妹镇大路村,与该村黔西南运地龙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建设“册亨县山地牛粪养殖蚯蚓生态循环种养一体模式”产业创新创业服务项目。今年,全院共有32名专家、青年骨干教师,申报院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科研课题,学院给与立项16项。

教育引导学生砥砺报国之志践行“初心”。学院2018级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毕业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复兴镇张帅,现任正安县复兴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制茶师。他参与推进的“世界银行贵州扶贫项目第一合作社”项目,有效拓宽了项目区204户群众的增收致富路。目前,一批又一批像张帅、李启龙、王登凤的毕业生用“匠心”情怀回报党和国家的培育,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展现了职教毕业生的责任和担当。

作者:通讯员黄榜书

值班总编查必芳编辑校对彭高琴版式刘 窈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站内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