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风险、通胀,哪些词与养老息息相关?

admin 阅读:317 2022-12-06 06:52:48 评论:0

大家好,欢迎关注财商保典栏目。让我们一起聊聊财富传承、婚姻商法、保障规划。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财商保典,为您守护今天,预见未来。

财富传承浅谈法商

保障余生枕典席文

财商保典 Vol.774

应有备,方从容。

个人养老金试点后,居民的个人养老储备意识逐渐觉醒,将养老储备提上日程的人群正在不断增加,其中,#8090后成个人养老金购买主力#还上了热搜。

不过,养老意识虽然提升了,但是多数人对养老规划和养老投资的了解度还不够。今天接借由《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的调查结果,来跟大家聊聊一些养老金融常识。

01

调研结果有哪些值得关注?

一、基础认知有待提高

截图来自《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2)》

报告显示,有25.75%的受访者在复利计算中回答错误,通胀和投资风险的计算上也有待提高。

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养老要知道这些?因为养老其实就像是一项超长周期的投资规划,直接关系到未来养老资金的实际储备量,因此利率、通胀和投资风险都值得关注。

其中,复利和单利的利率计算值得重点关注,因为养老是长期投资,复利经过的时间越久,效果也就越显著,可以参考下图:

(图片来源:贝塔数据)

二、中老年人易被诈骗

从年龄来看,调查结果显示,中[gf]2ed8[/gf]年群体的基础[gf]2fa6[/gf]融知识[gf]2f54[/gf]平相对较好,基础[gf]2fa6[/gf]融知识是多数中[gf]2f7c[/gf]年[gf]2f08[/gf]的短板,这一点在不同年龄段人口金融投资受骗的占比中也有体现:

截图来自《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2)》

守护老年财富安全是个人在养老财富储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科技快速进步,金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虽然我国已推出各种措施打击预防金融犯罪,但仍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进行金融诈骗活动。因此也需要注重安全性意识。

三、追上、超越通胀成为养老投资的长期目标

截图来自《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2)》

与两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追上和超越通胀”的占比之和已经超越了“本金安全”。

这反映了居民对于养[gf]2f7c[/gf]理财投资的长期[gf]2f6c[/gf]标认知在逐渐转变,风险接受程度和投资预期都有所提[gf]2fbc[/gf]。不光期待养老资金保值,更期待养老资金增值。

近几年来,随着政策支持和各行业发力,个人可参与养老的渠道显著增多,而保险除了拥有抢跑优势之外(2018年就开始稅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它还具有省心省力、超长期限、安全稳健、类型丰富等特征。

02

保险在养老中的优势

一、一次投入,省心省力

相较于其他产品来说,在操作上保险一次投入,后续就坐等理赔条件生效即可,省心省力,比如养老年金险,年轻时签订,等到退休后就能定时定额领取,简单省事。

二、超长期限,终身领取

这是终身年金险独有的优势,养老年金的领取周期与被保险人的生命等长,可以选择按年或按月领取,会定时定额提供养老现金流,不仅可以当做社保养老金的补充,还可以预防老年积蓄被一次骗光的风险。

三、安全稳健,法律保护

不管是年金险,还是增额终身寿险,都具有复利效应,可以稳健增长,现金价值还会写入保险合同,受《保险法》保护,受中国银保监会和保险行业协会严格监管,养老资金安全有保障!

四、类型丰富,满足需求

养老除了需要日常的资金支持以外,也需要考虑到照护、康养等服务,当前我国失能群体已经超过4000万,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未来的养老照护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多。

因此长期护理保险恰逢其时,除了正常参与投保之外,目前人寿保险转长期护理保险也有了政策支持,可以满足更多养老需求。

03

结语

个人养老金推开了养老投资的大门,让更多人可以开始为自己退休之后的生活未雨绸缪,不过,这也要求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以便找到适合我们的产品或组合方案,为将来的养老留下更多储备!

- End -图片来源 BETA自制作者小保君整理编辑 BETA财富管理研究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站内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