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说丨老年女性的身体与性

admin 阅读:399 2022-12-08 01:59:43 评论:0

文章信息

文章节选自:

周柯含、黄盈盈,2019,《老化中的主体“性”——对老年女性之身体与性的研究》,载《妇女研究论丛》第3期。

本文转载自:

前言

把性和老年人联系在一起,对多数人而言是一种陌生的想象。社会所划出的“性的年龄线”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对多元的性行为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压抑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性之变”浪潮的席卷,公众对老年人性生活的关注逐渐升温。

国外学界的早期研究挑战了“老年无性”的说法,指出影响老年人性生活质量的非生理因素。但缺少了对身体意涵的理解、对时间维度的重视、对主体性的关注以及对性的透析,围绕老年之性的既有论述难免失之粗疏。

(一)窄化的“老”

既有研究所探讨的老年之性,其“老”不仅是高龄的指代,也是身体老化的浓缩,而后者则构成了整个论述的基础。这看似围绕着老化的身体展开讨论,但实则并没有对“身体”这个概念本身给予重视,“老”也随即被窄化为医学/科学视角下的一个生理过程。

事实上,身体的衰老是一个复杂多面的历时现象,除了身体机能的变化外,社会和心理也是牵引老化过程的重要力量。玛格丽特·洛克在跨文化的视角下,对日本和北美中年女性的更年期/绝经研究就呈现出老化所牵涉的复杂关系。这提醒我们,人们对身体的感受和认知是与特殊时空、文化语境、科学知识等面向捆绑在一起的,单纯的医学话语不足以囊括一种活生生的身体(a lived body)。

(二)缺场的“人”

作为人生中的末段,老年不可被割裂成一段孤立的历程,它由之前的生命体验积淀而成,也承载着个体和社会的双重历史。因此,若要重现性在老年人中的多样形态,并真正理解那些感知和行动背后的推力,就必须走进个体的生命脉络。既有文献已然从生理和社会两个层面展现了“老”和“性”的意涵,但是这些主人公如何在自己的生命故事里消化、抵制抑或是改造这些意义,他们如何在真实的生命体验中描绘“老”和“性”的样貌,都是尚待回答的问题。简言之,若不回到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身上,就无法真正触碰老年之性背后的“人”。

(三)狭隘的“性”

英文中的sex通常指性征(如生殖器)与性行为(如性交),而随着性研究的发展,这种生理意义上的“性”被不断地赋予新的意义,包裹了更多维度的sexuality开始取代囿于生物学的sex。但在老年之性的相关文献中,研究者往往还是在sex的框架下来研究老年之性,其结果是对主流性交方式的过分强调。在此情况下,不仅易坐实老年无性的说法,同时也是忽视老年人多元性行为的表现。倘若将原本充斥着各种可能的老年之性塞进一个同定的框架中加以考察,被切割的不仅是老年人的性,同时也是性所嵌入的日常生活。而只有在一个更包容的视角下,才能真正扩展老年之性的外延,探究其丰富多元的内涵。

在老化的“身体”被疏忽、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被覆没、涵盖丰富内容的“性”被框定的情况下,对老年之性的研究不免机械而干瘪。本文指出,首先在身体社会学/身体人类学的脉络下重新解析老化的身体,是探讨身体与性在老化中互动关系的基础。其次,主体建构的视角将推动“人”的返场,帮助我们跳脱唯科学或唯社会的偏论。另外,唯有在sexuality的框架下探索老年之性,才能呈现出其在既有文献中被割舍的各种可能。本文即以上述研究不足为基础,在引入身体社会学/身体人类学视角的同时,试图走进个体的生命脉络,以期挖掘那些被隐匿起来的老年之性的图景,并对其背后的意义进行解读。

“老”何以丰富

对衰老的敏感和抵抗是我们将研究对象锁定为女性的主要原因。徐阿姨谈及“老”时,不断提及的多是身体机能的退化及病态化。相较之下,比她年轻十岁的唐阿姨,就更多地从外形上的变化来描述衰老的过程,更加强调“老”对“美”的威胁。皱纹、发胖、下垂等都是她描述老化感受时频繁用到的词汇。在访谈中,老年女性的抗老意识和行动力并不如预期所想的单一而强烈,交错在她们管理身体上的积极和懈怠进一步展现出老化的复杂面向及其背后的社会力量。

在健康管理上,徐阿姨和唐阿姨都青睐中医的养生观,从饮食习惯到运动健身,都能从中医知识中找出一套套的说辞。但细究起来,这些养生之道并不是深扎于传统的中医文化,而多是由网络上的琐碎信息拼凑而成,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是这当中最重要的推手。对老年人来说,能够使用新兴的通信软件是心态年轻的象征,所以频繁地转发和学习各种公众号的文章,对她们来说不仅是在迈向健康,也是避免自己在信息时代落伍的对策。

与追求健康不同,不少被访者都没有在展现衰老程度最直接的皮肤上花很大工夫,甚至对“往脸上抹那些东西”的行为嗤之以鼻,这种排斥与对养生的积极形成了鲜明对比,其原因不仅是对“健康”和“美”的需求程度不同,更重要的是,这种需求的形成折射出身体在历史脉络和社会氛围中被形塑的过程:

       原来我们在兵团的时候太阳晒,或者冬天那个刺骨的寒风,呼呼的,那都得在外头啊。所以我们看外表都比别人要老,跟那些坐办公室的肯定不一样……我们自己这方面的意识一点都没有,不像现在,我们那时候就是干革命。我从来都不擦那个擦脸油,不抹,洗完脸就完了……就我女儿的婆婆原来是教英语的老师,老在教室里待着,她就显得很年轻。然后我女儿就说:“妈,您看他妈妈多年轻啊,你怎么什么都不抹啊”。……我说我告诉你啊,你妈跟别人不一样(笑)。我说你妈年轻的时候就在北大荒风里来雨里去,晒呀,那一晒都得从这头晒到地的那头,这皮肤全晒坏了。(徐阿姨)

徐阿姨先追忆了“北大荒”恶劣的生活环境,强调风吹日晒的工作性质导致自己当时看起来就更显老,它展现出身体感受中一直被忽视的时间线。当下的体验并不是被割裂的静止切面,而是一个与过去联结并仍处在生成中的动态过程。这提醒我们,身体的历史性并不全然由个体的感受和管理所塑造,个人所经历的社会环境的变迁会在很大程度上参与身体实践的建构。

徐阿姨还将露天劳作的工人和室内办公的教师进行了对比,这映射出在特定身份下所形成和想象的阶层惯习。在徐阿姨的观念里,护肤是需要前提的,只有在皮肤底子良好的情况下,护肤才是有意义的保养行为,而这种前提又是以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基础的。基于工人的工作性质,她从年轻时就感觉到自己和这种保养方式的疏离。更重要的是,这种观念的影响力延续到了当下的身体实践中,所以即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依然不对护肤抱以兴趣和热情。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包裹了个体与社会、融合了体验和实践、联结着过去与现在的老化过程。女性会从细微的身体变化中捕捉“老”的身影,她们并不否认这件事的发生,但也会凸显自己在衰老进程中的相对优势,并在值得努力的方向上积极地管理身体,以放缓老化的速度。相较于以生理层面的“老”为默认的前提,这样丰富的“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诠释另类的老年之性何以可能。

“性”何以另类

唐阿姨是两次“老年知性恳谈会”的参会者,她非常骄傲地称自己是中国最早一批使用性玩具的人,并在会上展示了自己带去的各种工具。在访谈当中,唐阿姨也相当坦诚和兴奋地讲述了自己使用性玩具的经历和感受:

       离婚以后遇到了一个大姐,玩得很好的大姐,她就跟我说,她说“小唐,我给你说个事”,她说她也是离异过的,第二任丈夫性功能不行,所以很痛苦,她就买了那些器械。那时候我是大吃一惊,我说我想都没想过嘞。她说我是看着你身体挺好,肯定在这方面有需求的,不能亏待自己,不然的话会马上老下来。我一听,“啊?会老下来?”那我试一试吧,她就送给我一个。是这样,我就开始的,哎呀,我觉得真好,又没有感情的纠葛,又没有什么麻烦,而且也不影响人家,对吧?也能满足自己,哎呀好得不得了,所以我那时候就开始用了。

唐阿姨接触性玩具的过程是十分偶然和平顺的,虽然第一次进实体店购买性玩具时还戴着口罩以掩饰自己的害羞,但走出这第一步前,内心并没有经过太多挣扎。在后续访谈中,唐阿姨进一步详述了这种生理上的满足感:

        我一直能让自己保持性的这种比较旺盛的状态、愉悦,它就激活了我身体上的许多别的……神经啊,经络啊,细胞啊。我觉得我每次来快感,那种经络的震撼到全身,我觉得这真的是中医上说的那种一通百通的感觉,让我体验到了,何乐而不为呢,对吧?

综合两段访谈节选,从唐阿姨被灌输“以性抗老”的观念到她完全享受其中的过程,可以明显感受到她对于这种保养方式的满意,但我们的关注点是分析她从接受到享受这套理念的过程中,如何在感受、认知与行为之间加工“性”的意义。在唐阿姨的叙说中,其对身体快感的描述尤为入微,但她对这种快感的享受不限于身体感受的层面,而是更深入地将其和医学话语联系在一起。她由自己的高潮体验联想到激活细胞、震撼经络、一通百通的生理现象,这种联想不是靠严谨的科学知识来支撑,而更多的是依赖于感受本身。

唐阿姨对使用性玩具自慰的评价为我们思考身体和性的关系提供了素材:“又没有感情的纠葛,又没有什么麻烦,而且也不影响人家,也能满足自己。”从这几个使用性玩具自慰的优点中,我们可以看到性与情的相对分离。虽然融合了情感的、能够全方位互动的性活动是最理想的方式,但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抽离了情感而主要为满足生理需求的自慰同样可以被接受。唐阿姨所说的“满足自己”不仅指涉生理上的需求,也包含了对抵抗老化的诉求。虽然我们很难鉴定其保养的效果与活跃的性生活之间有多大程度的关联,但这种明确的意识提醒我们:在老化的过程中,性之于身体可以是一种功能性的存在。

另一位徐阿姨因为丈夫在四十出头时身体抱恙而中止了性生活,随即就进入了长期的“封闭”状态。直到她的朋友向她提及此事时,“性”这个字才重新进入她的生活。但徐阿姨并没有像唐阿姨一样,马上就做出新的尝试,而是在科学领域继续寻找可信的依据,除了看书之外,她对于科学的信赖还集中体现在一次妇科检查的经历上。医生对徐阿姨性器官活力度的称赞,深深影响了她在性方面的自我认知。医生的话会被镀上一层科学和权威的光芒,这种来自专家的评价便成为徐阿姨攻破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的武器。

徐阿姨在表述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反复强调她在性实践上的突破之于整个人生的意义。她把之前的自己称为“性盲”,把这位朋友的出现视为结识贵人般的经历。对于徐阿姨来说,朋友的建议相当于她在性方面接受的首次启蒙,她并没有像唐阿姨那样描述使用性玩具所带来的身体快感,而更多的是在一种关系的语境中来谈论性的意义。她在访谈中多次表达了遇到一个“好的男同志”可以激起女性性欲的观点,可以看出,即使同样是追求生理上的满足,徐阿姨也是以情欲的萌发为前提的。接下来我们希望把两位阿姨的“不同”放置于各自的生命脉络中,尤其是聚焦在亲密关系这条线上,做出更好的解读与阐释。

“人”何以立体

徐阿姨是我们的第一个访谈对象,她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但在文革时成为招致祸端的源头。为了弥补出身不好的缺陷,徐阿姨的姐姐带头嫁进了三代都是工人的家庭,而她也基于相同的考虑做出了相似的选择。徐阿姨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和老伴的思想差距,抱怨之余也会提及对老伴原生家庭的不满。目前,她和老伴已经处于分居状态。

徐阿姨认为自己是出于同情家境贫寒的老伴才和他走到了一起,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并不是志同道合的夫妻,而这种关系的不和谐也延伸到了性生活中。徐阿姨虽然没有谈及太多夫妻生活中的性,但是从一些琐碎的抱怨(比如“我们那位从来没动过我的乳房”),以及她反复强调自己近年来才真正感受到性的价值,都能看出徐阿姨几乎没有享受过和老伴的性生活。她在访谈中多次提到,不管年龄多大,女性若遇到一个情投意合的男同志,就能够燃起对性的渴望。我们发现徐阿姨对性的渴望背后实则是对亲密关系的向往,使用性玩具是由发展蓝颜关系衍生出的策略,而她对性别角色的定位和传统的家庭观念,进一步填充了我们对其性实践的理解:

        这是下策,用性玩具。你不管怎么样,你还是真人,两个人是身心都融在一起了,这种东西我觉得是一个挺高尚的事情。女同志可能就是觉得很高尚,男同志很可能就是为了他痛快的目的,男同志大部分可能是这样。我觉得老天爷不公就在这,女同志太投入,觉得我要做这个事情,我是看中他这个人,为了他我才去做,甚至女同志为了一个男的可以什么都豁出去。

徐阿姨首先总结了性之于两性的不同意义,继而表达了对女性在家庭中所作牺牲的同情,这些看法共同形塑了她的性实践方式。但她将两性在性关系中的不平等视为自然而然的结果,所以并没有指责或意图改变这种差异,而是在承认它的前提下为女性寻求一些补偿性策略,使用性玩具就是由此衍生出的折中选择。相较于婚外性行为,这种方式对性道德规范的冲击、对双方婚姻的威胁都要柔和许多。

与徐阿姨相反,唐阿姨的夫妻关系在情和性上都相当浓烈。虽然在性实践上显得十分前卫,但她把两个人之间的情感视为性爱的必要前提,这种观念与徐阿姨如出一辙。正是因为唐阿姨在婚姻里把情和性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所以当情感消退、婚姻破裂之后,她也没有再考虑过性事。一直到一位同样离异的大姐告诫她没有性会很快衰老之后,她才“另辟蹊径”来保持性的活跃。

目前,唐阿姨已经重新找到了新的伴侣,但对方的身体条件无法完全满足她的性欲望,所以她还是在继续使用性玩具。这种自慰方式是她将性部分地从情当中剥离出来的表现,这始于她对于衰老的恐惧,持续于她感受到的抗老效果和生理快感。因此,她并不像徐阿姨那样,要在情的催化下才会产生性欲和满足性欲的行为,即使没有心仪的对象,唐阿姨也可以享受自慰带来的快感。从这个角度来看,唐阿姨基于对生理需求的热忱而在性和情之间划出了更清晰的界线。但在另一方面,一旦进入亲密关系的互动,性和情就是一对不可分的元素。当下,这种亲密关系在徐阿姨那里是婚外的蓝颜情谊,在唐阿姨这里是偶尔在一起的“伴”。她们都不是传统婚姻观中的理想女性,前者在维系名存实亡的婚姻时,小心翼翼地在婚外探索情欲和性欲的空间。而无论哪种情形,她们都是在亲密关系的流动中,逐步调整婚、性、情的位置,那些“另类”的性表达,其实就根生于这些元素的“错位”。

社会性别研究

作者:周柯含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

节选:吴心越(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编辑:王怀玉(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站内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