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骗局大起底:一个个活生生例子就在身边…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诈骗的案件层出不穷,老年人法律意识淡薄、防范意识不强的特征,给诈骗团伙和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以下是老年人被诈骗的 4 个新闻案例,看后真是让人唏嘘不已。为了家中老人的财产安全,身为子女,请将这些案例告诉老人 ……
◆案例 1:
交 1 万元申请费可获 7 万元 " 医疗补助 "?
南昌一老太从未去过诈骗公司,未接触过行骗人员,白白损失万余元
(网络图片)
南昌市民王老太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难以负担繁重的医疗费用。只需交一些手续费,就能换来 7 万元的医疗补助款?这一意外接到的电话让她动心了。不过事情没有她想得那么简单,在接下去一年多时间里,她先后交了上十次费用,花了一万多元," 医疗补助 " 却一分也没有见到。
申请 " 医疗补助 " 却买来一堆药品
2015 年 9 月的一天,王老太收到一份快递,里面是北京市一家医疗补助公司内部文件,内容是关于看病困难患者的报销补助明细单,单子上有她的名字,后面写着可补助 7 万元。一开始她并未在意,因为自己从未去过北京看病,可过了半个月左右,又有自称 " 北京红十字协会 " 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询问她是否要办理医疗补助,并告诉她医保补助实现了全国联保,不用自己出门,协会工作人员就可以代办。
王老太说,起初她也不是很相信,但看到对方寄来的 " 文件 ",而且电话中还知道她以前有高血压病史,在哪些医院看过病,所以一下就拉紧了距离感。电话中,工作人员给王老太讲了很多护理知识,并告诉她医疗补助确有其事。" 当时他们说只要交 1 万元申请费,就可以帮我批下 7 万元的大病补助款。" 王老太说,因为她平时体弱多病,经济条件并不好,一下也拿不出 1 万多元。见王老太有所顾虑,对方又 " 好心 " 告诉她,让她先汇 500 元过来,先帮她申请 5000 元的医疗补助费,后面的补助再分批办理。
王老太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汇了 500 元给对方提供的账号,然而承诺的 5000 元迟迟没有打款过来。" 不过,人家寄来了很多中药制剂,说是对治疗高血压有帮助。" 王老太说,对方宣称,这些中药制剂拿来泡脚,对调节高血压有奇效。病急乱投医,在对方嘘寒问暖下,王老太尝试使用了送来的中药产品,似乎感觉有点效果,此后,该 " 医疗公司 " 通过快递多次向她寄来中药制品,每次费用都在千元左右。
就这样零敲碎打,王老太总共向该 " 医疗公司 " 汇款万余元。
(网络图片)
谎称享受 5 年健康体检再掉陷阱
" 虽然钱不是很多,但都是平时省出来的。" 王老太告诉记者,当时申请医疗补助款也是自己不懂,以为卫生部门真有这个政策,所以才会向对方汇款。后来买来的这些中药制剂只用过几次,发现没有明显效果后已经停用。" 这些钱花得很不值,也很心疼,但是我还是想追回来。" 王老太说,她多次和该 " 医疗公司 " 取得联系,希望对方兑现承诺,如果不能给她申请 7 万元的医疗补助,要把付的一万多元还回来。
经过沟通," 医疗公司 " 又安抚王老太,称发放医疗补助款要通过卫生部门审核,没有这么快,让他再等等。也为了 " 弥补 " 王女士,2016 年 11 月," 医疗公司 " 又向她推销称,办张体检卡只要 2000 元,可以享受 5 年健康体检服务,而且这张卡在南昌三甲医院都可以通用。" 我汇款 2000 元后,对方电话就再也没有接,健康体检卡也没有给我。" 王女士说,彻底明白对方是骗子公司后,她才向公安机关报案。
老年人容易在健康问题上中招
这起看似不太高明的骗局,为何能让老人上当,而且竟然汇款十多次?南昌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表示,老年人特别是退休以后的老同志,本来防骗意识不强,特别容易在健康问题上中招。一些诈骗公司也往往利用了老人这一心理,因为你打电话问老人是否生了病,看病花费了很多钱,可以说是十次问九个准。
民警介绍,这一类打着医疗补助的电信诈骗在老年人身上就时有发生。所谓的诈骗,就是虚构事实,假借卫生部门人员名头,隐瞒事实真相,从而骗取老人钱财。" 这种诈骗一般较难破案,因为公司名称和电话号码都有可能是虚假的,最重要的还是防范。" 民警介绍,老年人一旦遇到这类电话,一定要多留心眼,告诉子女或向卫生部门求证,不管对方怎么说得天花乱坠,只要是让你寄钱那就很大可能是诈骗。
◆案例 2:
花数千元买保健品降血压
服用后血压不降反升
" 总共花了 8000 元,服用后却没有任何效果,反而病情更严重。广告和宣传册上说得天花乱坠,这根本就是欺骗消费者。"3 月 14 日,市民潘先生反映称,他听信厚德蜂胶专卖店宣传,购买了 8000 元的蜂胶和地龙胶囊保健品,服用了几个月后,不但糖尿病没有好转,还出现其他疾病。
买保健品食用后出现副作用
潘先生告诉记者,他患有糖尿病,平时一直靠吃药物维持。1 年多前,他在家附近看到有人发宣传册,厚德蜂胶专卖店工作人员推介蜂胶和地龙胶囊保健品,称该保健品对糖尿病、高血压有治疗调理功效。" 平时就长期吃药,病情也没有好转。" 潘先生说,看到工作人员宣传的保健品这么好,他非常心动,去专卖店咨询后,便购买了此产品。
潘先生说,从 2015 年 12 月到 2016 年 5 月,他陆续购买了 8000 余元的蜂胶等保健品。" 蜂胶差不多要 10 元一粒,为了让糖尿病尽快调理好,我都按时服用。" 潘先生说,服用该专卖店相关保健品后,去年 5 月他身体开始出现不适,平时胃部很好,却出现疼痛。后来他去医院检查,被查出胃溃疡出血、,肝脏也查出问题。
无独有偶,家住南昌省府大院的陈大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疾病,看到厚德蜂胶专卖店宣传后到店咨询,工作人员甚至告诉他,不用服用降压药,只需购买其保健产品就可以帮助降血压,于是,陈大爷一下就花数千元购买了几十盒该保健产品,服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血压和血糖血脂不降反升的情况,最后因病情加重住院。
专卖店违反广告法多项规定
东湖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 1 月 5 日,该局接到南昌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关于潘先生等消费者对 " 厚德仁 " 涉嫌销售不合格保健食品的举报转办函,立即介入调查。
" 我们已要求该店负责人提供了该店营业执照,厂家三证及产品检查报告。潘先生也出示了食用该保健品后去医院治疗的出院记录。" 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调查,该专卖店确实存在销售过程中使用了《广告法》禁用词汇:" 厚德仁集团是我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糖尿病等慢性病专业防治机构 ";使用了《广告法》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神奇活性地龙蛋白胶囊能对‘心脑血管、糖尿病、高血压’ " 等多种慢性病实现同治,且效果出奇;还有其他违法宣传内容。
潘先生说,他正是看到了这些宣传后,才前去听取专家讲座,再被销售人员推荐购买了该专卖店的保健品,服用后并没有达到该专卖店销售人员宣传的治疗效果。
辖区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厚德蜂胶产品公开宣传资料显示,该产品主要以超浓缩天然蜂胶为核心,科学添加 " 胰岛素辅助因子 " 三价铬、" 保肝护肾明目珍品 "、" 天然血液抗凝剂 ",多种成分协同作用。蜂胶有很多益处,例如软化血管、修复胰岛、调节血糖、血脂、血压、修复神经、保肝护肝、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消除自由基等等。
" 鉴于厚德蜂胶专卖店涉嫌虚假宣传的行为,处理该案的豫章分局就建议立案查处。" 东湖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该专卖店相关手续都齐全,但涉嫌虚假宣传,目前,执法部门正在搜集相关证据作进一步处理。
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介绍,对于消费者投诉该专卖店情况,他们已经要求专卖店做退货处理。至于潘先生反映的 " 食用后非但没有效果还导致了各种并发症问题 ",执法人员表示,须医疗部门出示的检验单方可认定出现副作用是因食用该保健产品所导致。
针对该专卖店就保健品的宣传、销售乱象,监管部门表示,会对其加大宣传监管,如果再出现违反广告法等法规规定宣传内容,将依法处罚。
潘先生说,目前,该专卖店只退款 2500 元,要求专卖店清退其他费用,遭到拒绝。"3.15 期间,我会继续向有关部门举报。" 潘先生说,希望大家以他为鉴,不要轻信夸夸其他的宣传,购买保健品时多留一个心眼。
◆案例 3:
老人花 3200 元就买来几件床上用品
陷入商家设计的购物连环骗局,上当后找不到商家踪影
(老年人花 3200 元买来的床上用品)
3 月 14 日,记者在南昌东湖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消保科看到市民熊老太提过来的 2 床被子、1 盒四件套。" 就这点床上用品,花了我 3200 元,真是被坑死了。" 熊老太向市监执法人员投诉,她遭遇商家设计的购物连环骗局,花高价买了一堆便宜货。除了她之外,还有几十个老人家都上当受骗,当大家醒悟过来,发现搞活动的人早已不见踪影。
商家免费送礼吸引老人光顾
据熊老太介绍,2016 年 12 月 21 日至 28 日,有商家在南昌东湖区下沙沟羽毛球馆内进行产品宣传,召集辖区内一些中老年退休人员,要求每日早上 6 点到 6 点 15 分参加活动,到会者免费可以领取礼品和纪念品,并向参会老年人承诺,头几天免费发放大量礼品,到第五天大家自愿交 100 元,商家发卡,凭卡参加抽奖活动。抽到奖的发放礼品,未抽到奖的,先前交了 100 元如数退还。
熊老太说,前几天老人都可以免费领一些小礼品,后来商家要求参加活动的老年人每人要带足三四千现金,因为接下来几天会搞促销活动。据参会活动的老人介绍,现场推介活动的名叫袁小武,因为他代理了 " 中国江苏贵族世家 " 公司的产品,届时参会者不仅可以买到便宜的年货,还可参加大奖抽取。
3000 多元只买了些床上用品
熊老太说,当时她花 3200 元购买了两件被子、一盒四件套、一盒餐具,但是抽奖并没有抽到,因为 40 多人当中,只有 2 个能中奖。" 我们事后才觉得,当时一时冲动,为了想抽奖,花高价买了不值钱的东西。" 熊老太说,等到后来他们醒悟过来,却找不到商家理论。
熊老太还记得,当时抽奖活动设有两个奖项,一等奖 3500 元,二等奖 1600 元,包括她在内的 40 多个人都花了 3000 多元购买物品,才有资格抽奖。
" 我们觉得这就是营销伎俩,让我们这么多人花钱买礼品,最后中奖的只有两个人,真是不值当。" 熊女士说,随后,有购买物品的老年人向袁小武要求退货退款,对方电话不是打不通就是无人接听。
不存在欺诈可包退包换?
昨日,记者联系到促销活动的负责人袁小武,他说," 我们搞活动不可能存在欺诈行为,购买物品的老年人如果对产品不满意,可以包退包换。" 对于老人认为商家在推介时以抽奖为由忽悠消费者花高价买产品,袁小武解释称,这些产品都是合格产品,他们代销的都是苏州贵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正规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在市场上都有明码标价,如果市民认为自己购买了低价货,可以去调查核对。
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出具的苏州贵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委托书看到,该公司虽然同意袁小武销售该公司相关产品,但在宣传、销售产品过程中,必须遵章守法,做到合法经营,如在宣传、销售过程中出现违规违法和意外事故的相关责任和经济损失均有委托人负责。
" 我们已经开始介入调查,并约谈了代销人员,及时做好消费者反映的退款退货问题。" 东湖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员说。
◆案例 4:
老年人卖房换 40 多万元 " 会员卡 "
中华情老年公寓会员制养老受质疑
24 小时管家协助服务;设有老年大学、爱心房、贵宾房、豪房套房 …… 交纳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的 " 入会 " 费后,不仅可以享受 " 打包 " 的生活服务,还可以获得每年 10% 的投资收益。
这究竟是 " 天价养老院 " 还是老人们完美的 " 养老天堂 "?号称江西首家系统、专业服务国内外老年朋友的社会福利机构,总投资上亿元的中华情老年公寓自开放起就备受关注又饱受争议。
有老人 " 卖房养老 "
倪老太和老伴入住中华情老年公寓已经好几年了。在此之前,老两口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最终决定把住房出售,换来的 " 房钱 " 支付了 40 多万的该公寓会员卡。" 我和老伴已经 80 多岁了,而且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事业有成,养老问题一直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 倪老太说,2013 年,中华情老年公寓一名女性工作人员找到她,宣传该公寓养老如何专业、便捷,完全适合她这样子女都在外地发展的父母居住。
倪老太说,刚开始她和老伴居住一房,比较自在,但由于子女都在外地,老两口年纪也很大了,生活上缺乏人照应。" 工作人员多次来我家给我做思想工作,让我们去投资公寓养老,不仅有专业人员照顾,而且投资还可以获得不菲的回报。" 倪老太说,这名女性工作人员态度之诚恳,做事之细心,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 每次见面她都是‘倪奶奶’的叫,很贴心,就像我自己的子女。" 倪老太说,被这名女性工作人员的诚恳打动,加上她和老伴也有养老需求,于是把房子卖掉了,先后在该公寓总共投入 40 多万元进行养老,随后两个老人也入住了该公寓。
数十万元 " 入会 " 值不值?
记者从倪老太提供的和中华情老年公寓签订的养老服务合同书上看到,老年人只要约定支付相关款项就可以取得会员资格,公寓以老年人交纳的养老服务金额办理相应级别的会员证,并登记在册。公寓给会员入住后提供住宿、餐饮、医疗保健、娱乐、人文关怀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还可以在床位收费标准上享受折扣。
倪老太说,2013 年 12 月 22 日,她第一份合同投了 37 万元,合同约定,她成为公寓特种会员后,每满一年可以获得公寓赠送 37000 元的福利消费充值卡,此福利消费充值卡可以在公寓进行消费。" 实际上,这些钱最后都以现金的方式拿到,实际上就是投资收益。" 倪奶奶说。
倪老太说,养老合同没签几个月,公寓工作人员又让她继续追加投资,2014 年 3 月 12 日,她又和公寓签下第二份养老服务合同。" 这份合同虽然投资少,但约定的每年到期收益都没有拿到。"
采访中,一位老大爷也告诉记者,他也在该公寓投资了几十万元,现在想起来当时的做法欠妥。" 万一公寓经营不下去,出现资金链断裂,我们的养老钱就有可能打水漂。" 老人说,现在他不会继续投资了,钱放在银行还是比较保险一些。" 这其实就是变相融资,我们存银行的钱都被公寓吸收了,有人说这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多名老年人表示。
公寓吸收老年人大量资金受质疑
中华情老年公寓相关人员介绍,倪老太的合同是她本人自愿签下的,合同中相关义务和责任都写得很清楚,对于倪老太提出的另一份合同未拿到收益问题,工作人员解释,由于倪奶奶年事已高,相关收益都是由其子女打理。不过,记者多次和倪奶奶子女打电话核实此事,未果。
对于公寓内老年人提出的公寓涉嫌非法吸储问题,公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老年人自愿行为,只是预交养老服务费用,倪老太和老伴一年在公寓的养老费就要 6 万余元。
不过,根据我国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经营吸收公众存款业务,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则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业务。
省金融办相关人员介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一般都是通过采取提高利率的方式或手段,将大量的资金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造成大量社会闲散资金失控。同时,行为人任意提高利率,形成在吸收存款上的不正当竞争。破坏了利率的统一,影响币值的稳定,严重扰乱国家金融秩序。
" 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难界定。" 采访中,多位律师表示,如果是民间借贷的话,一般是借钱的主体向对方支付一部分利息,可以高于人民银行的年利率,但是一般不会高过人民银行年利率的四倍。" 这个情况其实介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二者之间,需要经侦部门的民警介入调查。" 相关律师表示,这里面涉及债务人的行为是否有主观故意,欺瞒债权人,以及筹集来的钱如何用,用于哪里等,如果属于非法集资,警方要介入调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