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增4万家!中国最“累”生意,为何成了广东赚钱王?

admin 阅读:742 2024-06-19 08:36:07 评论:0

中国哪位是开店界最牛的狠角色?

提到休闲饮品,不少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奶茶店和咖啡店。现在啊,这些店真的多,感觉走几步就能碰到一家,简直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但答案不是那么简单,有个常被忽略的领域,它的“增长奇迹”可比奶茶咖啡店还要惊人呢!

这家店老板真是开店王,就藏在街角那个不太起眼的地方,卖着各种药品。

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截至去年底,我国药店数量已达到惊人的66.7万家。跟2022年比起来,整整增加了4.4万家,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大约120家新店开张。药店数量的快速增长,反映出我国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民众对健康的日益关注。

咱们中国有14亿人口,每差不多209个人,就能找到一家药店。这样算来,药店的分布真是挺广泛的,大家买药都很方便。

药店不仅数量上远超茶饮店,总销售额也是遥遥领先,完全碾压对手。

去年,咱们国家新茶饮市场卖了3333.8亿,可药店销售更猛,直接冲到了9233亿,整整是茶饮店的3倍呢!

奶茶店和咖啡店疯狂开店很正常,毕竟“XX第一杯奶茶”这种活动过节都有,咖啡也成了打工人的日常饮品。

药店为啥越开越多,明明药品不是刚需也不是高频消费品?药店的数量为啥一直在涨呢?要知道,药品可不是我们每天都得买的必需品,也不是那种经常要用的高频商品。但你看,大街小巷的药店就是越来越多。其实啊,这背后有好几个原因。首先,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对药品的需求自然也就增加了。虽然不是每天都得买药,但一旦有个头疼脑热、小病小痛的,还是得去药店买点药来应急。再说了,现在药店的服务也越来越好,不仅仅是卖药那么简单了。很多药店都提供了各种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让人们觉得更加方便、贴心。最后啊,还有市场竞争的因素。随着药店行业的不断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药店们不得不在服务质量、药品价格等方面下功夫,这样一来,也就促进了药店数量的增加。所以啊,虽然药品不是刚需也不是高频消费品,但药店的数量却一直在涨。这背后既有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有药店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市场竞争的推动。

300米内就有11家店,比蜜雪冰城还火爆呢!

网上常有个笑话说,在国外,每走十步就能看到一家健身房,而在我们这儿,每走十步倒能看到一家药店。

这句话说得有点夸张,但也能看出咱们国家药店的数量真的涨得很快。

不管是大都市还是小县城,每隔一段路就能碰到药店,它们就像街头的老朋友,总是那么近。

这些药店真的是无处不在,城里哪儿都有,天天开门,一年到头都不休息,简直比便利店还牛!现在它们已经和商业街一样,成了咱们中国城市的标配了。

药店数量多且随意,它们的经营逻辑和奶茶咖啡店截然不同,简直是反其道而行之。

别的行业开店选址,都喜欢往人流多的商场或者客源稳定的社区里钻,但药店却不太一样,只要有空位就能开业。

刀哥注意到啊,有个新小区交房没多久,才住了三成的人,楼下竟然有四家药店。这些药店一天到晚都亮着灯,但客人却少得可怜。这可真是个奇怪的现象,也不知道这些药店是怎么撑下去的。

药店开业真是热闹,好像都不怕竞争似的。你瞧,它们门对门、店挨店地紧挨着开,简直就是贴脸大比拼啊!

这条500米的街道竟然挤了7家药店,真是让人惊讶!而在药店数量冠绝全国的广东,更有“药店一条街”的奇观,短短300米内就开了11家药店,比奶茶店还要多得多。看来广东人真的很注重健康啊!

很多社区居民都说,现在买药可比买菜还要轻松呢。

别看现在药店满大街都是,但在10年前,药店可稀罕了。那时候大家很少去药店买药,就算是去,也大多是买些治头疼感冒的常用药。

这几年来,药店怎么突然就从少见变得随处可见了呢?

药店能越开越多的关键有三点。首先,药店数量的增加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药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药店的数量自然会相应增加。其次,政策扶持也是药店增多的重要因素。政府在鼓励和支持药店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提供税收优惠、简化审批流程等,这些政策为药店的开设和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药店行业自身的发展也是推动数量增加的关键因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药店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购药。综上所述,药店数量的增加是市场需求、政策扶持和行业自身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7年可是中国医药分离的一个重要起点,大家都称它为“中国医药分离元年”。

今年,我国全面推行医药分家改革,医院药房不再赚取药品差价,彻底消除了以药养医、医药代表腐败和医院加价卖药等问题。现在,患者可以自己选择在医院或药房购药,这样的改革为下游药店带来了更多客流。这项改革让患者购药更自由,也促进了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个关键点就是在2020年,政府放宽了规定,取消了原本的药店之间需间隔500米的限制。这样一来,药店的布局就变得更加灵活,给市民购药提供了更多便利。

这个规定限制了药店的数量,规定在半径500米的范围内,如果已经有3家药店了,那新店就不能再入驻了。有的地方则是规定药店之间的间距要达到350米。简单来说,就是为了避免药店过于密集。

因为取消了这个限制,所以现在500米内竟然开了11家药店,这种景象真是前所未有。

第三个重要的转折点是2021年,那时医保政策有了新调整。

随着“双通道”政策的推行,现在已经有更多的合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被纳入了医保定点名单,方便大家就医购药。

医保可是药店的大收入来源,很多人都盯着这块大蛋糕想分一杯羹呢。

这些制度一出台,各种资本都争相入场,药店也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饽饽。

从2018年起,中国零售药店数量每年都保持着超过5%的增速,现在每年新增的药店数量都超过了3万家。这种增长势头一直持续到现在,药店数量不断增加。

被资本选中的药店,无疑是市场上的香饽饽。这些药店凭借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稳健的业绩,成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资本注入后,这些药店将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资金,从而能够进一步拓展业务、提升服务质量,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购药体验。同时,资本的支持也将助力药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快的发展。总之,被资本选中的药店,其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变身健康大超市

在资本的推动下,药店数量飙升,但卖药似乎变得不那么关键了。现在药店多如牛毛,但真正做好卖药服务的却越来越少。

知乎上聊到线下药店,大家都说一个事儿:价格好贵呀!看来“贵”这个词儿,在这话题里真是经常出现呢。

药店这么多,但药价就是降不下来啊。药卖得这么贵,大家都觉得药店利润肯定很大。而且啊,去店里买感冒药,价格比网上贵了一倍呢。

消费者吐槽这么多,连锁药店和个体药店咋都不改一改呢?难道他们根本不愁没顾客吗?还是说,他们觉得现在这样已经够好了,没必要再变?总得有个解释吧,别让我们消费者一直摸不着头脑啊。

肯定不是嘛,为啥商家会无视消费者的吐槽呢?简单来说,有两个原因。首先,那些常见的药,利润本来就不咋地,再加上实体店的成本,要是再降价,那就得亏本了。其次,每个药店除了卖药,都有自己挣钱的办法,所以他们可能不太在乎这些吐槽。

一些个体药店搞钱的方法挺有创意的,他们直接就把药店开得像超市一样。这样经营,既方便又实惠,大家也愿意来买。

为了增加营业额,药店们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每天都换着花样搞活动,今天“进店就送鸡蛋”,明天“满额就打折”,后天还有“零元换购”呢!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啊!

所以网上也有人这么评价:

古时候的药铺啊,他们心里盼着呢,就希望这世上的人都不生病,哪怕自己店里的药都放久了、积灰了也没关系!这样简单直白的说法,既表达了药铺老板的善良愿望,又让人感受到了那份淳朴的人情味。

现在药店优惠啦!充值500元,直接送您200元,还有10斤鸡蛋等您拿!别错过这个超值的购物机会!

商超百货常用的“痛点营销”策略,药店也悄悄学了起来。

对于中老年朋友们的健康和购物担忧,我们不仅在日化用品、米面粮油这些基础业务上进行了深度拓展,还特别预留了三分之二的空间来销售保健器材。远远望去,这地方就像个融合了药店和超市的混合体,让人一时间还真分不清呢!

年轻人注重养生,所以药店纷纷把保健品当成热门商品,以此吸引顾客,提升业绩。这些保健品成了药店的盈利主力,备受欢迎。

连锁药店为了赚钱真是拼尽全力,跟个体药店比起来,他们的手段可算是大招频出了。

白塔寺药店这个老北京牌子,搞起了文创,他们把门店二层变成了个“文创堂”。里面卖的东西都挺有意思的,都是中药元素的产品,比如那种印着中药文化的T恤,还有四物汤的明信片,甚至还有个叫“好柿莲莲”的中草药香囊。真的挺有创意的,让人觉得中药也可以这么有趣。

上海老牌药店童涵春堂学起了奶茶店,搞起了“中药奶茶”。这奶茶价格可不便宜,20到35元一杯,直接跟高端奶茶拼上了。这么一来,童涵春堂成了网红打卡地,大家都想去尝尝这中药味的奶茶。

北京同仁堂不甘示弱,进军餐饮界,开了家中医健康餐饮体验店,让大家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中医的魅力。

现在这些新品超火!像什么阳春茉莉龟苓膏、熬夜水,还有胶原玫瑰仙乳、枸杞拿铁和山楂陈皮美式,都成了大家的最爱。每一款都超级受欢迎,简直是爆款中的爆款!

广东人热爱养生滋补,人参是汤料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这让大参林药店看到了商机,通过售卖参茸滋补药材,它成了赚钱能力超强的药店。在广东,参茸等药材广受欢迎,大参林药店也因此生意兴隆。

一心堂药店真是把场景营造做到了极致。他们真的是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让顾客一进来就能感受到那种特别的氛围。

金先和云南体彩签了约,开始在药店里卖彩票,生意兴隆,一年下来流水就有8000万呢!

网友说,那所谓的包治百病的药啊,其实就是中个大彩票!

后来,一心堂还尝试开起了药妆店,不仅有药品,还卖起了护肤、护发和彩妆产品,让顾客一站式购齐。去年,他们更是和中石化联手,把药店开进了加油站,方便顾客在加油的同时也能买到所需药品。

药店们究竟在想啥?为啥有的忙着狂开店,有的又看起来不太正经赚钱?这两种奇怪现象,真是让人摸不清头脑。

从消费新趋势看药店发展,现在的消费模式越来越多元化,从线上购物到线下体验,人们的消费习惯在不断变化。药店作为日常消费的重要一环,也受到了这种趋势的影响。过去,人们去药店主要是为了买药,但现在,药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卖药的地方,更是一个提供健康咨询、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等多方位服务的场所。药店的角色正在从传统的药品销售向健康服务提供者转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药店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他们引入更多健康产品,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方案,甚至还开展线上服务,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获取健康信息。所以,从新消费的角度来看,药店的发展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为啥大家都喜欢“万店模式”呢?

赚钱不易,但药店咋还越开越多了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万店模式”这四个字。

“万店”是个啥意思啊?简单说,就是指有一万家店的意思。

类比来看,目前咱们国内餐饮界里,能做到万店级别的品牌真不多,就那么几个:蜜雪冰城、华莱士、绝味鸭脖、正新鸡排、锅圈食汇,还有瑞幸咖啡。这几个牌子算是行业里的佼佼者了。

在新消费行业里,想达到万店目标可不容易。就拿肯德基来说,直到去年底,他们才在中国成功开了第1万家店。这足以看出,实现万店目标确实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时间。

这些年,这些连锁药店为了达成目标真是拼了,狂砸钱,又是自己建店,又买又并,还搞加盟,三条路一起走,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在连锁药店的积极引领下,中国药店行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

一心堂在上市前只有2389家店,但短短9年间,它的门店数量飙升到了惊人的10255家,增长了近5倍!这样的速度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大参林旗下拥有14074家连锁店,去年一年内就实现了29.35%的同比增长,堪称连锁药店中的佼佼者,增长势头强劲。

益丰药房去年底已经有13250家门店了,到了2023年,它平均每天都能新增差不多10家店呢!

老百姓大药房,这家上市公司门店数量真是惊人,现在已经有13574家店了,可以说是行业内门店最多的公司了。

到2023年12月底,连锁药房数量已破万,达到“万店时代”,而开店1万家不过是入行的基础要求。

在万店模式里,有些药店其实并不是靠卖药来赚钱的。它们更多的是为了吸引大企业的注意,以便被收购。在业内,甚至有这么一种说法,那就是“卖店比卖药更赚钱”。这种现象其实挺普遍的,有些药店可能更看重的是被收购后的价值,而不是通过卖药来获得利润。

连锁药店的加盟店短期内赚不赚钱,并不是品牌最关心的考核点。

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大药房和一心堂这些药店,虽然毛利率都能达到近40%,但净利润却只有可怜的5%。虽然看似赚得多,但实际上真正能落袋为安的利润却很少。

这其实就能说明为啥中国的药店数量那么多,但赚钱能力却不尽如人意。看上去好像挺矛盾的,对吧?

好问题!其实,虽然连锁药店的利润不是特别大,但它们还是要花钱去扩张。这是为啥呢?主要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们的品牌,增加知名度。而且,通过扩张,药店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销售额,从而增加利润。所以,即使短时间内看似不赚钱,但长远来看,这些连锁药店还是有机会实现盈利的。

简单来说,主要得算两笔账:一笔是成本账,另一笔则是资本账。这两笔账都很关键。

连锁品牌眼中的“万店”目标确实极具吸引力。它不仅意味着能覆盖更广大的市场,实现规模化效应,更能显著增强品牌的影响力。毕竟,店铺数量多,品牌的曝光度和认知度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瑞幸真是火到不行!你知道吗?它成为国内首家突破万店规模的巨头后,竟然只用了一年时间就狂开2万家店,这可是咱们中国消费史上的一大壮举,第一次哦!简直是开店的狂魔啊!

其实啊,推动这个发展的核心因素,就在于开店的成本更低,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投入。这样简单说,大家都懂了吧。

不只是药店,新消费品牌也都被“万店”这个目标所吸引。大家都想在这个市场里分得一杯羹,所以都在努力追求扩张和规模化。诱惑确实很大,但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行事才行。

在新消费连锁市场里,开出一万家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它就像是个标志性的大门槛。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消费企业都把“万店”作为自己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想要在这方面取得突破。

像茶饮巨头古茗,已经拥有超过9000家门店,距离达成万店规模就只差临门一脚了。茶百道、沪上阿姨、塔斯汀汉堡这些连锁品牌也都把“万店”当成了奋斗的目标,纷纷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风投女王徐新分享过一个观点,她说:“喝咖啡时,你会想到星巴克和瑞幸,其实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咖啡最美味,而是因为它们的门店遍布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万店规模确实让品牌大放异彩,但繁荣背后不易察觉的是艰辛。药店就是最好的例子,既是成功的典范,也提醒我们成功的背后并不容易。

谁先一步占领市场,未来胜利的机会就更大!要抓紧行动,抢占先机,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成功的机会。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站内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