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搬”回家该怎么做?沈阳试点“家庭养老床位”

admin 阅读:435 2022-01-04 00:53:09 评论:0

  银发族在沈阳新乐街道新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一位80岁老人坐在家中,通过实时视频预约保洁和送餐服务。接线人员立即在平台上录入老人的预约信息,并分派服务人员接单,准时上门服务。

  这些复杂的操作

  老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打造“品质养老”银发族的城市品牌

  从今年10月开始

  沈阳市正式启动

  老年人家庭照护床位建设试点工作

  在沈阳市民政局指导和推动下,皇姑区民政局先行开展全区老人失能等级评估工作,按照重度失能、中度失能、轻度失能等三类,将全区分散特困供养人员、银发族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670户纳入家银发族庭养老床位试点,并开始提供服务。

  皇姑区智慧养老管理和服务两大平台已于12月20日接入市级平台,为每一张“家庭养老床位”,配上了“数字+人员”双护工,实施智能化看护。适老化改造、日常起居照料、专业护理、银发族实时监测等一系列在养老院和医疗机构才能享受到的专业养老服务,正在“搬”进老年人的家中、床边。

  首批试点

  670户家庭受益

  住在三台子街道梅江西社区的郭广柱老人,他是沈阳市“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试点的第一位受益者。

  70岁的郭广柱银发族患多发性脑梗长年卧床,日常生活都由老伴护理。正是午饭时间,老伴摇起护理床床头,调整到合适角度,支起餐板,方便郭广柱进食。床两侧还安装有扶手和护栏,防止老人掉落和摔倒。

  “这个床给我们解决老大问题了。以前我丈夫吃饭,我得坐在后面银发族给他当靠垫,还得扶着他吃。我也70多岁了,越来越力不从心……”老伴崔桂芬说,在申请养老照护床位后,很快有专业人员上门服务,安装了护理床等适老设施。

▲资料图片

  民生兜底

  政府购买多项养老服务

  目前,“家庭养老床位”可提供

  两大方面服务

  硬件改造

  银发族结合老人身体状况、居家环境,入户进行适老化改造,包括加装护理床、安装扶手、坐便椅、淋浴椅等一系列改造项目,每户最高补贴3000元

  根据老人的意愿和需求,配备手表式GPS定位仪、一键紧急呼救、语音视频、智能床垫、燃气报警等各类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

  “软服务”

  银发族根据服务对象轻度、中度、重度失能评估等级,由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每月20-45小时上门服务,包括保洁、理发、助浴、送餐、起居照料、失禁清理、康复护理等11项日常基本生活护理和相关医疗护理。

  那么服务如何收费呢

  试点“家庭养老床位”

  不收取床位费

  银发族上门服务部分由政府

  按照每人每小时3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费用由市区两级财政1:1配比

  纳入财政预算

  真正体现养老普惠、民生兜底

  而超出补贴政策规定范围之外的费用

  由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自行协商决定

  “家庭养老床位”相当于

  为老人配置了24银发族小时在线的“护工”

  “花小钱办大事”

  提升了居家养老品质

  降低了养老成本

  数字赋能

  把养老院“搬”回家

  皇姑区民政局刚刚建设完成的

  智慧养老指导中心和服务平台

  可通过接入多种智能设备

  实现居家老人

  ✔在线健康监测及健康管理

  ✔安全行银发族为分析及应急救助

  ✔远程订餐

  ✔远程视频关怀慰藉

  ✔护理计划管理

  ✔应急呼叫

  等等

▲资料图片

  10个试点社区内

  所有80周岁以上老人

  每人每月可免费享受

  3个小时上门服务

  包括洗澡、做饭、送餐、保洁、

  康复训练、出行陪护、理发等

  9项基本生活服务

  3小时免费服务银发族时长用完之后,可以通过“居家床头机”——一种外形类似小型电脑的智能设备,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进行可视化对讲,额外下单,购买服务。

  从下单、支付费用,到上门服务的全过程,平台都会进行信息和录像留存,并实时将数据上传到设在皇姑区民政局银发族的管理平台,由民政部门对服务质量、价格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实现养老服务机构和人员服务全过程透明化管理。

  目前,皇姑区智慧养老指导中心、服务平台和管理平台已与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对接,实现全区128个社区老人基础数据的“一张网”,银发族实时抓取采集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的相关服务数据,汇总审核数据、发放服务补贴,实现服务、资金的全面监督和闭环管理。

  服务扩面

  明年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500张

  目前

  《沈阳市推动品质养老三年行动计划》

  (2021-2023年)已正式出台

  其中“大力发展家庭养老床位”

  成为重点工作之一

  到2022年

  全市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500张

  到2023年

  在此基础上新建“家庭养老床位”不少于4000张

  同时,依托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提供生活照料、短期托养、助医、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关怀访视、生活陪伴、心理咨询、银发族老年教育等服务,并督促引导养老服务机构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养老不离家”

  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站内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