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照顾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admin 阅读:1532 2018-12-28 07:59:26 评论:0

在河北燕郊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的卡拉OK兴趣课上,老人们正在练习唱歌。 记者陈建宇 赵威摄

[阅读提示]

近年来,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呈加快发展趋势。截至2017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1332.5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7.72%。

而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已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生活。比起基本的物质需求,老年人群体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在逐渐显现。

老年人的精神文化诉求有什么新变化?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任县一位老人在文艺展演上表演节目。 资料图片

渴望丰富多彩、富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送战友,踏征程……预备,唱!”

11月20日一早,石家庄长安公园内,一支老年人合唱团正在排练歌曲。虽然寒风凛冽,但团员们的歌声整齐嘹亮、热情似火。

今年64岁的韩昌明是这支合唱团的“骨干分子”,4年前从国有企业退休后,喜欢唱歌的他就经常和几个老伙计在公园里“组团”练歌。如今,这个由老年歌唱爱好者们自发组织形成的合唱团,稳定成员已经发展到20多个。

“现如今,我们老年人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地享受生活,争取不得病,就是对儿女最大的支持。每天把大家伙儿凑到一起唱一唱,把郁闷唱走,把开心唱出来,感觉特别自在、舒服。”韩昌明说。

对韩昌明来说,在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唱歌已成为他退休后最重要的精神寄托。

韩昌明和他的合唱团,是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一个缩影。当前,随着河北省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已不再满足单调、枯燥、打发日子的生活方式。比起物质需求和生活上的被照顾,他们更希望以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追求适合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

和传统老年合唱团不同,一些老年人开始追求更新潮的娱乐方式。

“团购的,要12个人的大包厢,记得把我们的酒水换成菊花茶。”11月19日中午刚过,石家庄长安区某KTV前台,58岁的退休职工高秀娟娴熟地办理着登记。高秀娟身后,是和她年龄相仿的一群老伙伴儿。

“我的孙子孙女已经上学了,儿女们上班忙也没时间总陪我们。在老年大学认识了一些爱唱歌的新朋友之后,我就经常来KTV唱歌,既能联络感情,也能接触社会,不至于退休就在家封闭自己。”已经成为KTV“铁粉”的高秀娟告诉记者,他们一般都是下午来,人少又便宜,还不耽误做家务,来的也都是“志同道合”的同龄人。

“我爱唱京剧,有几位朋友爱唱红歌。有一次,我们新来了一个成员,她第一次K歌,兴奋得把接孙子的事都忘了。”高秀娟说。

老年人“占领”下午场KTV的现象,在许多KTV已经成为常态。石家庄一家KTV的服务员告诉记者,在夏季,有的老人上午11点多就来KTV等候,“中午12点一开门就能订出去十几个包厢,经常有超过一半的下午场包厢被年龄在60至65岁之间的老年人承包。”

据了解,以前,KTV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年轻人,但年轻人工作日的白天时间不多,为了不让场地和设备闲置,许多KTV推出低消费下午场。这一优惠政策,正符合时间充裕的老年人的需求。

除了唱歌,广场舞也是深受许多老年人喜爱的娱乐活动。

老家在保定农村的赵红颖,两年半以前来到石家庄带孙子。今年春季,孙子上了幼儿园后,赵红颖的闲暇时间逐渐多了起来。

“哪闲得住啊!于是,我就集结了小区里好多年纪差不多的街坊邻居,每天晚饭后去小区门口的广场上跳舞,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心情,可有意思哩!”赵红颖告诉记者。

“这些变化说明,老年人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的多样性、社会生活的深参与,其服务需求从简单生活照料需求向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需求转变,社会角色从过去被动接受照顾型向主动寻求社会参与型转变。”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何梁认为,老年人更加渴望丰富多彩、富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河北老年大学招生时忙碌的报名现场。 资料图片

活动空间不足,精神关怀不够

赵红颖的广场舞队伍不断壮大,但纠纷和烦恼也随之而来。

“跳了没多长时间,物业和临街的部分业主就开始找我们,说我们跳舞占用小区休闲空间,影响车辆进出小区,音乐太响影响邻居休息等,要求我们换地方,但小区附近没有其他合适跳舞的地方,经过几次交涉,我们只能降低活动频率,从每天跳变成每周跳两三次。”赵红颖无奈地表示。

赵红颖面临的广场舞纠纷,折射出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和公共活动空间匮乏的矛盾。

67岁的石家庄市民高大爷和老伴为了和孩子住得近一些,两年前从新华区搬到了开发区。但自从搬家之后,他们再难找到合适的健身活动场所。“现在住的小区附近没有公园,也没有大的活动场地,每天就只能在小区楼栋之间的小块绿地上转转。”

同样在石家庄,退休2年多的刘师傅,经常到希望绿洲公园拉二胡、唱京剧。“我们唱京剧声音比较大,有时候会影响别人,只能占用公园的凉亭。现在天冷了,就不太愿意去了,只能跑到小区负二层的地下室里练嗓。”

记者走访发现,虽然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随着老龄化的加速,适宜老年人活动的公共空间匮乏问题却逐渐显现。很多老旧小区建设之初,对老年活动需求考虑不足,加之公园、广场、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稀缺,城市很多老年人面临“有休闲娱乐的意愿但缺乏场地和设施”的难题。

除公共活动空间不足外,部分老年人还面临缺少亲情关怀和社会关爱的问题。

“家庭和社交是老年人最强烈的两大需求,但因为某些因素限制,老年人这两方面的需求得不到及时回应。”石家庄市一位养老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由于子女外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养儿防老”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目前很多社区、养老机构针对老年人的文娱活动不多,老年人社交空间有限,心理上会产生自我封闭的倾向。

何梁认为,当下社会主流观念还是认为要以解决老年人物质需求为主,许多人认为养老就是让老人“吃饱穿暖”,保障他们的物质生活,而把满足精神需求放在次要位置。社区和敬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相对简单,着力点也放在满足老人基本生活需求上,提供情感交流和精神抚慰的服务较少,老人精神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现在院里共6名工作人员,平时只能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根本没有能力开展文娱活动。”上述养老院负责人表示,“养老院工作人员人数不够,能力素养不足,无法向老人提供专业的精神慰藉等相关服务。外界偶尔会有一些慰问活动,但多停留在物质层面,且无法常态化,针对老年人的精神关怀还是不够。”

发展银发娱乐经济,完善城市适老设施

11月12日9时10分,上课时间还没到,河北老年大学舞蹈班的30余位老人已经换上了健美服,在舞蹈室落地镜前压起了“一字马”。

“老年大学报名太火爆了,能选上这课可不容易。”今年62岁的企业退休职工刘丽丽告诉记者,“之前我就一直想学跳舞,但由于老年大学招生名额有限,一直报不上名。外面的舞蹈机构不但收费贵,而且学生大都是年轻人,很难跟上他们的节奏。今年老年大学在新校区扩大了招生规模,我的舞蹈梦终于圆了。”

“不夸张地说,学校近几年每次招生都是‘一座难求’,甚至还出现了老年人通宵排队报名的情况。”河北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去年春季招生时,计划招生4000多名新学员,不到半月报名表被领走了3万多份。”

为满足老年人继续受教育的愿望,2017年8月,河北老年大学探索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合作办学,并依托后者闲置的4.7万平方米北校区校舍建设老年大学新址。一期改造项目实施后,教学面积达到21089平方米,拥有教室66间,每年可接纳1.5万人次的学员入校。

“总体而言,受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实体学校的招生人数相对有限。因此,除扩大实体办学外,还应该建立和完善远程老年教育,积极推动有条件的院校开办‘老年开放大学’和‘网上大学’,建立老年教育网点。此外,还可以积极打造老年学习数字化平台,并同步对接、开发移动终端APP,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和便捷化的优质远程教育服务。”业内人士建议。

除公办老年大学外,社会资本介入的老年娱乐产业,也应引起重视和关注。根据测算,2015年至2050年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将从5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老年人对于娱乐和精神消费的需求,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期。

“毋庸讳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但老年群体的各种文化消费需求仍被边缘化,庞大的老年人消费市场尚未引起社会重视。”何梁说,在一些发达国家,围绕老年人消费市场应运而生的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商品和服务的产业延伸链,银发娱乐经济甚至正在形成新的行业标准、专业分类、规模化生产、营销渠道和交易市场。国内相关企业如果深入研究老年群体,积极开拓“银发市场”,将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利好。

在社会层面,政府有关部门也在做好顶层设计,把拓展老年人公共活动空间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实践领域,包括日本、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已经开始推进‘老年友好城市网络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城市适老公共设施系统的完善及社会政策的制定。去年,上海也加入了这一计划。”何梁介绍。

《河北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中也提出,到2020年,老年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城市公共体育场、群众户外健身场地和公共健身活动中心普及,每个社区都有便捷的体育健身设施。

“解决老年人公共活动空间匮乏问题是个系统工程。”何梁建议,要从全局着眼,在硬件方面,城市建设通过对建筑、社区规划、公共空间、景观环境等多尺度、全方位的适老化提升,健全城市适老公共设施系统;在软件方面,要通过制定适老化的社会人文政策,为老年群体塑造敬老爱老,方便老年人生活、娱乐的环境。(记者王思达)

■记者手记

让陪伴成为最好的精神慰藉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仅四成城市网友经常回家吃饭、陪伴父母。子女陪伴的缺失,已经成为老年人精神空虚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很多中老年人为方便和子女联系,开始上微信、开微博。很多加入微信的老人本希望和子女通过网络方式加深联系,但实际上却只是一厢情愿,经常是老人在朋友圈守候,给子女留言,却得不到子女及时的关注和回应。还有的老人经常见不到子女,却在朋友圈看到子女频频晒出各种生活状态,内心产生失落。如果看到一些朋友“晒幸福”,对老年人内心的冲击也是十分强烈的,有的老年人还因此情绪不稳或产生抑郁。

时间久了,部分老年人开始沉迷于虚拟世界,玩游戏、追剧、刷微博、上微信,却无法真正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有心理学家认为,中老年人过分依赖智能手机,大多是因为平时在家无聊,找不到事做,另外也反映出很多子女对中老年人的关心不够,导致他们内心孤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信息时代,子女应该利用更多技术手段,和老人一起分享彼此的生活。转型社会,年轻人更需把这份孝心,扩展到身边的老人,让变老的过程不再孤独。

老龄化、“独一代”,流动时代、“指尖”社会……当这些元素叠加,我们看到的,不仅有“空巢老人”“异地养老”的心酸与烦恼,还有现代节奏下两代人相处模式的变化与挑战。

或许,我们无力改变“分离两地”的状态,也无必要重拾“几代同堂”的方式,但至少可以让父母感受子女的存在,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比如,陪父母来一次家庭旅行,帮老人组织一次老友聚会……除了逢年过节给老人“送点啥”,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替他们“想点啥”,帮他们“做点啥”。

常回家看看,哪怕只是一顿团圆饭、一张全家福、一起围坐聊聊天……让陪伴,成为老人最好的精神良药。(文/记者王思达)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站内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