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提醒_立春养生先养肝,做好五件事,一年少生病

admin 阅读:407 2022-03-06 14:04:27 评论:0

2月4日,jinshizu.com我们迎来了壬寅虎年第一个节气——立春。“大寒后十五日,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春也。”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大的节日。从天文上说,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含有万物开始萌芽生长之意,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 立春,字面上看,是春天来了,实际上,却是冬天尾巴的延伸。北国仍是冰天雪地。贴近地面的枯草,在北风的吹拂下,身躯不停地摇晃着。眼看进入六九,冬天仍在延续,人们裹着冬装,没有褪去的迹象。华南大部分地区则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立春三候 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一候,东风解冻 冻结于冬,jinshizu.com遇春风而解散;不曰春而曰东者,《吕氏春秋》曰: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然气温,故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 蛰,藏也;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鲍氏曰:动而未出,至二月,乃大惊而走也。 三候,鱼陟负冰 陟,升也。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曰负。 立春养生 立春过后,天气逐渐变暖,万物复苏,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萌生发育,此时,人体内的阳气也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向上向外升发,因此,我们在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补养等方面都要顺应春阳升发这一特点,在调摄养生中注意保护阳气。 1、乍暖还寒还得“捂” 冬去春来,冷暖气团交替活动频繁,再加上昼夜温差较大,此时人们的机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伤风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所以,早春时节,应该随时根据时jinshizu.com令变化和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调配和养护,以增强身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尤其头、肩、背、肘等易受风寒的部位,要注意保暖。 2、伸懒腰养阳护肝 春季也是肝病比较活跃的季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其意为,若在春天不好好养生,违背了春天之气,体内的少阳之气不能生长,就要发生肝气内郁的病变。 而护肝除了远离烟酒,注意饮食,最简单的方法是伸懒腰,这是人体自我保健,特别是对肝脏保健的一种条件反射。 因为伸腰展腹,需要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的作用,可以激发肝脏机能,使肝脏得到“锻炼”。 动作要领:伸展时,要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尽量呼气,效果会更好。 3、梳头防风活气血 风,是天地之气,以春季最常见,是春天的主气。《黄帝内经》说:“风者,百病之长也。”jinshizu.com在中医六淫病邪中,风是致病的首要因素。 春天阳气生发,皮肤的毛孔逐渐张开,肌肤腠理变得疏松,人体内的正气抵御外部袭击的能力变弱,风邪容易“钻空子”。此时宜梳头,将风邪“拒之门外”。 人头顶的"百会穴"联通身体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常梳头可以疏通气血,起到滋养和坚固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治头痛作用。早在隋朝,名医巢元方就明确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发不白的作用。 4、少“动风”,多“平肝” 立春,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节气,气温逐渐升高,人之阳气步步升发。在饮食调整上,宜吃升发阳气的食物,进而达到调养体质的目的。 要少吃易“动风”的食物,如狗肉、鸭子、黄鳝等;多吃平肝之品,如青菜、萝卜、荠菜之类。 春天气候变化快,时而干燥时而湿冷的空气使胃肠处于敏感的状态,此时要多吃甘味食物。如果因为肠胃不好而出现拉肚子时,就要多喝姜汤,也可以在菜汤中放一两块姜。当然一定要注意腹部的保暖。 5、和缓运动防躁动 立春后随着气温回升,还要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加快血液循环,有利气血运行。 天气乍暖还寒,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 所以不妨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调节身心情志,避免因天气多变而出现焦虑、躁动等负面情绪。 来源:吉林日报社出品 作者:庄庄 总编:孟繁杰 石巍 韩铁英 转载编辑:初慧【来源:吉林农村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举报/反馈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站内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