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最爱的涮肉,除了好吃,还有这些养生功效!

admin 阅读:810 2022-03-25 02:31:56 评论:0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本草纲目》研究所 段煦  吃火锅本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习惯,北地严寒,少产米麦,人多肉食,吃火锅简便快捷,不需过多烹饪,适合迁徙途中随处就餐,还热气腾腾,对寒带地区人的肠胃十分有益。  传说乾隆帝第一次办千叟宴是在乾隆五十年的正月初六,当时场面宏大,实为空前,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原来当日各色菜品均由御膳房承做,由于距离较远,待传入殿中时,早已冰冷,令不少老人回去后直闹肚子。十年后,乾隆帝又打算在正月再办千叟宴,这回便选择了吃火锅,巧妙地化解了这道难题。后来吃火锅便成了北京饮食界的一道风景,一入冬,四九城的大小涮肉馆便生意兴隆。  老北京人吃涮锅,主要是涮羊肉片,所涮之肉有大小三岔儿、上脑儿、磨裆、黄瓜条儿等品类,这些都是jinshizu.com羊身上肥瘦均匀、最适合涮着吃的柔嫩部位。涮肉的肉片,要切得薄厚得宜,有经验的厨师,每斤肉可切出红白分明、肥瘦相间的羊肉一百多片,大小均匀,一般长六寸、宽一寸五分、厚半分。这样的肉,放在锅中易于夹取,入水即熟,入口细嫩且有嚼劲。  涮肉之前,先在锅内冷水中投入葱段、姜片、口蘑、干虾仁,即为锅底,待其沸腾、香气大出后,便可以涮肉。食用前,还要以韭菜花、辣椒糊(不擅食辣者,可不用或代之以炸辣椒油)、红腐乳、芝麻酱调制成蘸料,一旁准备好葱花和香菜末,根据个人喜好自助添加。  与涮锅一同吃的还有芝麻烧饼和糖蒜。春季新蒜一下来,用白糖、米醋、桂花带皮腌制,到了冬季,已腌透入味,它酸、甜、辛而不辣,特别能解腻。  待到可涮之物吃光,剩下的半锅涮肉汤一般也不会浪费。可下一把绿豆掺白面擀的杂面条,就着碗里不多的蘸料吃干抹净,一顿丰盛的涮羊肉这才宣告结束。  说起这吃火锅的好处,主要是能够温煦人体。羊肉本身性温,入脾、胃、肾、心经,能助元阳、补精血、疗虚损、暖中焦,取细嫩易消化的部位涮而食之,既美味,又容易消化吸收。再加上蘸料中有与羊肉一同吃的韭菜花、辣椒糊、葱花、香菜末等辛香走窜之物导引,不光五脏六腑,连同四肢百骸都是温暖舒适的,真可谓冬令进补之佳品也。  编辑:董俊彤  审核:朱蕗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站内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