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后才明白的事:变坏之后,人生才开始有意思!

admin 阅读:226 2022-11-19 07:24:56 评论:0

编者按:过去,为了变好,我们做了太多——好的性格、好的品质、好的……但这么好的我们,却总是出问题。所以今天,我们要特别谈谈变坏:如何透过坏我,去发现、创造另一种活法?作者|天雅责编|陈沉沉我们的内在,都有一个坏我在心理行业呆久了,看的人和听的故事越多,我越发现——很多心理的矛盾和冲突,都源于对内在坏我的抗争。坏我是沙利文提出的概念,与好我相对应。好我指一个人身上被外界赞许,或自己引以为豪的部分;而坏我则是指人身上不被外界赞许、或自我嫌弃的部分。很多人常常会习惯性地压制坏我,发展好我。他们以为:去掉怯懦,就是勇气;克服自卑,就会自信;消除痛苦,就能快乐……如此一来,就能彻底消灭坏我,变成一个无可挑剔的完美之人。这听起来很积极、很美好。但事实上,坏我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无论多么努力消灭,它依然会不请自来:啊,不想工作,只想摸鱼……啊,不想冷静,只想骂人……啊,心里难受,无法快乐……一边是追求完美的好我,一边是挥之不去的坏我,两股力量相互拮抗,形成分裂。这时,该怎么办?经过认真观察、探索,我发现:一个人想要真正变好,不在于他离坏我有多远,而在于他离坏我有多近。为何这样说?相信看了这篇文章,你会从3个来访者的故事中,找到答案。抱持坏我:不改变,也没关系10岁的小A,是一个内向、孤独的孩子。一边渴望摆脱孤独,一边害怕主动,造成她内在的痛苦与拧巴。有一次,家里来客人,带来了很多零食,弟弟妹妹快乐地蜂拥过去。她很想跟着冲过去,但一想到要面对生人,她就心跳加速、浑身紧张。最后,她只能躲在房间默默地看着。生活中,类似这样的场景经常发生。在咨询室里,她一遍又一遍地自我攻击:“大家都说我是‘小哑巴’,连开口说话都不敢,我真没用,糟糕透了……”直到有一次,她和咨询师发生以下对话:咨询师:你平时一个人喜欢做什么呢?小A:数数。我可以不间断地从1数到1万……咨询师:看来你是个数数高手。小A:那当然,在学校的速算竞赛中,我还得了第一名呢。咨询师:你是怎么做到的?小A:算数的时候,别的同学经常东张西望,只有我完全沉浸在数字里,从不分心……通过在对话中不断觉察、探索,小A才逐渐意识到:原来,内向并非一无是处;原来,内向可以让自己更加专注。改掉内向,也许可以在小伙伴面前更自在;但同时,也失去了这份独一无二的专注力。咨询师问:“现在,你还讨厌自己的内向吗?”小A犹豫了一会儿:“我不讨厌内向了,可我还是想摆脱孤独。”那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既维持内向,又不孤独呢?小A苦苦思索很久,终于想到解决方案——她依旧做不到在人群中游刃有余地表达自己,但她学会了通过书信、私聊的方式,向小伙伴一点点打开自己,收获友谊。透过小A的故事,不难看出:我们身上一系列与生俱来的性格特点:内向 or 外向;理性 or 感性;急性子 or 慢性子……它们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很多时候是我们追求优越时的无力与挫败,让它们成为了替罪羊:都是因为内向,我才没朋友;都是因为感性,我才被渣男骗;都是因为慢性子,我的效率才这么低……当我们把它视为坏我时,就会拼命与之对抗,从而忽略它的积极作用。只有走近它,抱持它,我们才有可能从中创造另一种双赢的模式——既能做真实的自己,也能达成内心的愿望。从而一点点地告别痛苦、拧巴,变得愈加舒适、从容。聆听坏我:谢谢你,一直保护我有的坏我,诸如内向、腼腆等性格特点,没有破坏性;而有的坏我的确具有破坏性,这时,又该怎么面对呢?25岁的B女士,是一位脾气暴躁的妈妈。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对女儿大发雷霆,吓得女儿现在和她非常疏远。咨询室里,B女士非常自责:“我知道不该对孩子发脾气,我也想当一个温和的妈妈。但情绪一上来,我根本控制不住。”她问咨询师如何消灭坏脾气。咨询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邀请她做催眠探索:请闭上眼睛,想象你训斥女儿的画面……静下心来体会每一个身体动作,每一个内心感受,去好奇——我的身体在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需求,那是什么呢?B女士低下头,左手捂住自己的胸口,缓慢地呼吸着。突然,她长长舒一口气,用沙哑的声音说出一句话——我渴望,自己的声音能被听见。原来,在她10岁时,父母总是大声、愤怒地争吵。她很恐惧,拼命想制止父母,让家庭恢复平静。“只有更大声、更愤怒地咆哮,我的声音才会被听到……”B女士喃喃地说。咨询师温柔地回应:你的声音需要被听到,我相信这对你很重要。过去的10岁小女孩,非常无助,只能通过咆哮来保护自己;现在的25岁妈妈,她成熟有智慧,除了咆哮,她还能做什么呢?在咨询师的引导下,B女士张开手臂,温柔地拥抱内在愤怒的小女孩:“Hi,我看见你了……我听见你了……谢谢你一直保护着我……”黄仕明老师说:每一个糟糕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向需求。B女士暴脾气的背后,是渴望自己的声音被听见。那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既当一个温和的妈妈,又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呢?咨询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却让B女士获得了新的体验:在愤怒中呆一会儿,聆听愤怒背后的声音。从那以后,每次怒火涌上心头之际,C女士都会转过身,张开手臂拥抱愤怒的自己:“Hi,我看见你了……我听见你了……我现在已经长大,我想把安全感带给你……”安抚好内在愤怒小孩,再去平静地沟通、表达。要相信,一个成年女性,已经具备足够的智慧,正向满足自己的需求。走近坏我,聆听它的需求,我们才有可能创造出另一种双赢的模式——既能满足现实的愿望,也能满足潜意识的需求。从而将坏我的破坏性,一点点转化成正向的资源和力量。超越坏我:100岁的你,会说些什么呢?以上2种情形,我们可以运用当下智慧,将坏我进行整合。但有时候,坏我带来的痛苦过于巨大,我们无力承接,又该怎么办呢?40岁的C女士,学生时期曾数次遭遇性侵。成年后她深感羞耻,无法与异性建立亲密。为此,她陷入深深的抑郁。在咨询室里,她眼神游离,浑身僵硬,不停地搓手,无法放松。连续咨询6个月,她才断断续续袒露自己过去的遭遇。“我被噩梦折磨了整整25年,我很痛苦,我快撑不住了……”咨询师温和地看着她:“我忍不住想,你所经历的苦难,如果换作是我,我都不知道能否挺得过来……你的内在智慧支持你走到了今天,它真的很棒,真的很棒……”听到被赞美,C女士忍不住掩面而泣:“我不配用‘棒’来形容,我恨透了过去的自己,你能帮我把肮脏的过去删除吗?”咨询师问:“删除以后,你会去做什么呢?”C女士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撒开了玩,撒开了耍,撒开了活!”那一瞬间,她感受到一丝放松;但很快,旧有的痛苦再度袭来。“我不敢……我不配……我觉得自己很脏,我真的……很羞愧。”咨询师温和地回应:“瑞士有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叫荣格,他说:每个人都有2次生命,第1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2次是活给自己的。第2次生命,常常从40岁开始。很高兴,你在40岁开始聆听生命深处的声音。事实上,不仅40岁的你,未来60岁、80岁、100岁的你……都在探索生命。请想象一下,未来那个智慧的、健康的、快乐的、老年的C女士,你觉得会是多少岁呢?”C女士:我觉得100岁吧。咨询师:“请再想象一下,那个100岁的、充满智慧的C女士,会如何回应你现在的困境呢?”C女士把手放在胸口,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着,感受着。突然,她内心传来老妇人的声音:“这不是你的错!这不是你的错!”那一刹那,她突然忍不住嚎啕大哭。这时,咨询师温柔有力地托住她:“我很抱歉,过去你受到的伤害,是不应该发生的。这不是你的错,不应该由你来为它承受痛苦与惩罚。生命是用来享受的,一个成熟的女人,是可以享受性爱的愉悦的。或许曾经的伤痛还会不请自来,但请记住:如今40岁成熟的你,未来100岁智慧的你,会不断给它爱、安慰、安全与保护……”咨询师的话温柔地灌溉她的身体中心,用以替代记忆深处的羞耻与疼痛。她终于逐渐松弛下来……黄仕明老师说:当触碰生命里艰难的伤痛时,保持和正向资源的联结很重要。如此一来,我们就不会被痛苦彻底逼到墙角。因为我们比痛苦更大,我们拥有超越痛苦的智慧与能量——一边抱持疼痛,一边联结生命智慧,汇聚成新的资源与力量。从而将坏我带来的痛苦,逐渐转化成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写在最后看完这3个故事,相信你已经发现:坏我,是镶嵌在我们生命里,挥之不去的组成部分。我们也许可以暂时将它压抑、隔离,但却无法将它从生命中彻底删除。当我们视它为敌,它也会视我们为敌,从而导致内在战争愈演愈烈。事实上,生命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除了与坏我抗争,我们还有另一种选择:将它纳入生命,实现自我整合。

无论有怎样的不请自来的元素——悲伤、挫败、脆弱、愤怒、痛苦……

我们都可以正向应用它们,整合它们,然后像艺术一样去创造自己的生命。

轻柔地把生命中每一个不同的部分回归到完整里,从完整进入世界,把和平带进世界。

完整,就是爱;

爱,就是永恒。

正如荣格所说的:

我情愿是完整的,也不情愿是完美的,完整才有创造力。

愿我们都能在自我整合的过程中,不断创造生命的美好。 END

注:

本文是我们#大咖访谈系列#之《采访催眠黄仕明》的第一篇。

03、04部分案例片段来自黄仕明老师课程分享,并重新做了整理。

下一期预计在月末上线,新的内容形式,希望大家多多反馈和支持~~

作者:天雅。一个有想法、有态度的心理学科班生;

责编:陈沉沉;协助整理:苏小菲。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站内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