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聊科普」神经系统疾病如何实现影像精准诊断_专家这样说~

admin 阅读:340 2022-01-13 00:44:20 评论:0

摘要: 金时族jinshizu.com早期精准诊断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很关键,不同疾病应该首选哪种影像学检查?专家为你解读~

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早期精准诊断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关键因素。影像学检查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精准诊治意义重大。

神经影像学是首选检查方法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外伤、血管、肿瘤、感染、退行性改变、免疫性病变、先天性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往往和发生部位有关,不同的疾病临床表现非常相似,多数表现为头痛、头晕、癫痫、四肢无力、语言或者运动功能丧失等,单纯依靠临床体征诊断十分困难。影像学因其无创、直观、快捷等特点,是大多数神经系统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神经影像的检查设备较多,主要包括:X线、CT、磁共振(MRI)、磁共振术中导航系统、超声(包括B超与TCD)、PET/CT、PET/MRI、SPECT、DSA等。

对人体是否造成伤害

X线、CT、磁共振有没有辐射?金时族jinshizu.com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是否安全?很多人对影像学有疑问。事实上,随着物理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X线、CT的辐射剂量大幅降低,偶尔的检查对人体的辐射可以忽略不计;超声、MRI没有辐射,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其对人体会造成伤害;PET/CT、PET/MRI、SPECT需要注射一定剂量的核素,其有辐射功能的时间很短(半衰期短),对人体相对安全;这些检查中,没有一项检查优于其他检查,都是满足不同疾病的诊断需要。

该首选哪种影像学检查

外伤:首选CT检查,如果评估外伤的严重程度,需进行磁共振检查,特别是磁共振的功能检查,比如:DWI、SWI等。

脑血管疾病:不管是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的急性发作,CT平扫是首选的检查,随后需要进行CT血管造影(CTA)与脑灌注(CTP)检查,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MRI检查。这些检查为随后进行的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脉取栓等各项治疗做准备。

超声(B超与TCD)与SPECT检查对颈动脉斑块、金时族jinshizu.com脑血流情况进行无创的评估,对脑血管疾病的筛查、治疗方式选择及疗效评估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针对脑血管畸形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烟雾病等,CTA一般作为首选检查,最终仍需要DSA造影检查确诊,很多脑血管畸形在DSA确诊后,可进行介入手术。一般来说,大多数脑血管疾病最终靠DSA确诊。

脑肿瘤:首选磁共振增强扫描,如果诊断存在疑问,需要进行磁共振功能成像检查,如波谱、灌注成像等。如果怀疑转移性肿瘤,PET/CT、PET/MRI在寻找原发病灶、评估肿瘤分期及疗效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磁共振的术中导航系统,将精准指导外科医生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保护正常的大脑组织。

神经退行性疾病:常见的包括阿尔茨海默病与帕金森症,磁共振是首选的检查,PET/CT、PET/MRI有靶向的示踪剂,在这类疾病的早期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包括感染、免疫性疾病(脑炎、金时族jinshizu.com脱髓鞘病变等)、先天性发育异常、中毒、代谢类的疾病,首选磁共振检查,部分外周神经疾病需要超声进行评估,当然这类疾病最终的确诊需要组织病理学与体液检查。

为何要进行多次影像学检查

多次影像学检查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通过动态观察病情来确诊疾病 比如外伤后脑出血,部分患者第一次CT检查是阴性的结果,但是数小时后复查,发现脑出血。

2、全面评估疾病的需要 如上所述,每个影像学的检查只能评估疾病的某一个方面;磁共振的检查就分为几十种,实现精准治疗,必须全面了解疾病。如:动脉瘤经CTA明确诊断后,还需要行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观察动脉瘤的瘤壁有无炎症,判断其与脑组织的关系,确定有无破裂风险,如果无破裂风险,患者可能无需手术。

3、疗效评估的需要 定期评估疗效,重复的检查将不可避免。比如:金时族jinshizu.com神经外科术后,大多需要立即及定期进行CT检查,以观察手术情况。

4、多部位检查是诊断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精准影像学诊断是关键

做完检查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正确的诊断才是最终目的。患者拿到手上的报告是影像科医生做出的疾病诊断,目前国内大型医院均采用两级审核制度,首先由影像科医生书写,然后由高年资医生进行审核,部分疑难的病例,需要进行全科专家大讨论,部分需要电话患者进行病史采集。

随着临床专业化的细分,国外影像科医生早已开展专业化分工,神经影像已作为独立的亚专业。因此,建议比较疑难的病例找专业的神经影像医生就诊,患者就诊时,尽量把自己过去的检查结果全部带来,最好是胶片或图像的形式,以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情况。

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尹波 主任医师 耿道颖 教授

【来源:劳动观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举报/反馈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站内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