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项

杂项 第776页

日志 采集
  • 孤寡独居老人现状调查:不同程度存在没人陪护无人慰藉就医困难

    孤寡独居老人现状调查:不同程度存在没人陪护无人慰藉就医困难

    ● 在我国有很多老人因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无子女照料,无奈独居;还有一些老人因种种原因没有子女,又没有老伴,成为孤寡老人。这些老人不同程度存在没人陪护、无人慰藉、就医困难等问题● 民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保障孤寡老年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要发挥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枢纽作用,以社区为单位,由政府扶持建立照顾孤寡、独居老人的服务站和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推广社区医院的密度和服务内容,鼓励物业加入孤寡、独居老人的照顾服务中嘭的一声,滢豆玛准备起身上厕所时,不知怎么摔到了地上,剧痛立...

    采集 2022-05-05 399 0
  • 老人突发休克晕倒车内,下一秒……

    老人突发休克晕倒车内,下一秒……

    救命啊…4月30日,是五一假期第一天路上的车逐渐多了起来当天下午多宝派出所的民警正在广州荔湾区穗盐路进行巡查突然!一辆小车冲进了查车区域一停下车车主就向民警喊出这句话这到底是咋回事啊?面对突如其来的紧急状况民警询问后得知原来小车后座上是车主李先生的母亲此时,老人已经失去意识见状辅警小哥阿荣马上上车为老人进行急救与此同时在场民警迅速拉开水马放行小车立即启动直奔医院为了确保老人和同事顺利抵达在场民警立即上报指挥部并安排警员紧跟其后监控情况随时予以协助广州市公安局荔湾区分局多宝派出所 刘警官:路况是有塞车,我在后方跟着。...

    采集 2022-05-05 451 0
  • 老人每天搭60次电梯捡垃圾被催缴2.8万元,律师:于法无据

    老人每天搭60次电梯捡垃圾被催缴2.8万元,律师:于法无据

    极目新闻记者 张万军近日,广西南宁某小区一名7旬老人因8年来每天频繁搭乘电梯捡垃圾,被物业催缴费用近3万元,引发网友热议。5月4日,当事老人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她认为物业的做法不对。物业负责人则表示,向老人催缴费用不是目的,是为了劝阻老人不再捡垃圾。有律师认为,物业催缴电梯使用费的做法于法无据。业主被催缴2.8万元电梯费由于您常年频繁乘坐电梯捡废品,每天使用电梯的次数六十余次,向您收取电梯运行电费2592元/年,电梯损耗1000元/年,共八年,总共28736元。请于本月底到物业服务中心缴清费用。4月底,一则物业缴费...

    采集 2022-05-05 391 0
  • 南宁一7旬老人每天搭60次电梯捡垃圾,被物管催缴费近3万元?

    南宁一7旬老人每天搭60次电梯捡垃圾,被物管催缴费近3万元?

    来源:南国早报近日,南宁一则特别的物业缴费通知单引发热议,一业主近8年频繁乘坐电梯捡垃圾,被物管催收近3万元费用。频繁坐电梯要交钱?缴费通知单引关注由于您常年频繁乘坐电梯捡废品,每天使用电梯的次数六十余次,向您收取电梯运行电费2592元/年,电梯损耗1000元/年,8年共28736元……4月26日,一则物业缴费通知单在南宁人的微信群传开,引发关注。缴费通知单。南国早报记者 黄俏华摄4月26日晚,记者来到事发小区,在物业办公室的门上看到了上述通知单。通知单旁边,还张贴了一张电梯用电费用计算明细表:电梯运行1小时耗电1...

    采集 2022-05-05 432 0
  • 上海一老人“快饿死了”拦路乞食?真相让人哭笑不得

    上海一老人“快饿死了”拦路乞食?真相让人哭笑不得

    5月1日下午,网络上流传一则视频,一男子在沪青平公路加油站附近马路中央拦车,对着经过的司机说:快要饿死了。表述时略有卡顿迟滞。司机好心送出了香蕉和饼干。网传视频截图不少网友十分关切,这名男子遭遇了什么?他是否还需要帮助?根据视频里的环境信息,网友推测出位置是在沪青平公路3879号附近。5月3日,有热心网友带着物资找到了视频所在地,也找到了视频中的男子。据她了解到的情况,老人在这个厂房打工,他的老板和其他同事也在这里隔离。他们的仓库里有很多未打包的鸡蛋,旁边加油站也有吃的,所以不至于饿死。当天的情况令人哭笑不得,其实...

    采集 2022-05-05 436 0
  • 请保护上海老人的优雅

    请保护上海老人的优雅

    ?点 击 晏 秋 秋 关 注 我 们?文/晏秋秋昨天,看到了两张图片,有点感慨。一名不懂线上支付的阿姨,请邻居代支付面粉钱后,第二天将现金送还,还附了一首朱熹的《春日》,所谓等闲不识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还有一位郑先生,想从邻居处,买一点蔬菜。纸条上写道,又给您添麻烦了,非常非常不好意思,我自己也对自己的这种不正规方式,感到惭愧。这两人,都是典型的上海老人。他们有着这个城市某种刻骨铭心的基因——优雅。很多人奇怪,为什么不少上海老人,在这一波疫情中,会遭受到如此大的困难。难道没人帮他们吗?子女呢?邻居呢?居委呢?物...

    采集 2022-05-05 431 0
  • 为2000多老人拍“遗照”?网友:这是“最美照”!

    为2000多老人拍“遗照”?网友:这是“最美照”!

    点击上方新北方可以订阅哦!近日jinshizu.com女子免费帮2000位山区老人拍遗照等多个话题冲上热搜杨鑫和她的公益团队火了!三年多来,这位85后姑娘累计为2000多位农村老人免费拍摄并冲洗遗照故事感人至深据了解杨鑫是陕西商洛的一名摄影师2017年,她成立了商洛彩虹公益中心起初,她的团队主要是帮扶秦岭山区的留守儿童走上公益之路不久后去一个山村里走访她随手给当地一位老人拍了张照片照片洗出来拿给老人后对方很开心自己就随口问了一句:这张照片你想怎么用?老人很自然地回答:等我过世了放在家里用。这个答案让杨鑫大吃一惊在我...

    采集 2022-05-05 482 0
  • 老人直呼:太方便了!黑龙江一地“反向扫码”

    老人直呼:太方便了!黑龙江一地“反向扫码”

    新闻夜航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旗下新媒体品牌,中国新闻名专栏《新闻夜航》在移动端的主要传播平台,提供时政、社会、财经、文体、突发等新闻信息及天气、路况、视频直播等民生服务。9963篇原创内容公众号全文共786字,阅读大约需要1分46秒。4月25日,家住大兴安岭呼玛镇印刷厂小区68岁的宿大娘,胸前挂着幸福呼玛卡出门了,就近来到长虹社区电影院核酸采集点排队等待采样。轮到宿大娘时,采样录入人员举起装有幸福呼玛APP的手机,对准胸前的幸福呼玛卡一扫,老人的信息全部录入呼疫通大数据平台,方便了像宿大娘一样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

    采集 2022-05-05 436 0
  • 上海的老人,心酸了多少晚辈

    上海的老人,心酸了多少晚辈

    这几日看到关于上海的新闻,终于不再是一片阴云。病例连续几日呈下降趋势。金山区和崇明区首日达到了社会面清零目标。许多小区的物资供应得到恢复。连群聊里转发的消息,都开始有了一丝喜剧色彩。在传闻中,这位独居老太95岁高龄,平生最大爱好是捡纸板。不幸新冠阳性后,她仍然生龙活虎地到处溜达,大白前来擒拿,被老太一套1打6棍法震慑不敢近身。他们无奈把老太家用铁板围起,她直接把铁板拆了,翻墙出小区溜了一圈又回来了。大白费尽千辛万苦拉三轮将她送进隔离点,晚上她又翻墙归来。大白再次上门,老太太应付自如,被扫把挡住,先伸手推,脚下移动,...

    采集 2022-05-05 437 0
  • 不敢看!多名老人自杀竟是同一原因,家里有老人的注意了!

    不敢看!多名老人自杀竟是同一原因,家里有老人的注意了!

    攒了一辈子的积蓄,却被养老机构骗光;家中老伴重症监护,又在医院等着救命钱;万念俱灰下,湖南益阳一62岁的老人选择了跳江自杀。令人悲痛的是,这家养老机构骗了2000多名老人,其中有好几位老人因此选择自杀。来源:B站@阁楼影视这样的新闻让人悲从中来,二巽写来就觉得痛心,可类似的悲剧却看不到尽头……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到2020年,养老产业相关的非法集资案件多达6614起。难以想象,多少家庭因此支离破碎,多少老人的养老钱甚至是棺材本被骗走。1不知从何时起,老人逐渐成了大额诈骗案的主角......今年3月31日,上海一...

    采集 2022-05-05 411 0
  • 保姆闷死83岁老人后说了一句话,我开始害怕了...(监控拍下残忍画面)

    保姆闷死83岁老人后说了一句话,我开始害怕了...(监控拍下残忍画面)

    北京大妈实话实说《北京大妈有话说》唯一姊妹号!①新朋友点击右上角绿色文字关注公众号②点击右上方...再点设为星标。《北京大妈实话实说》每天19点与您不见不散!30篇原创内容公众号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重试刷新视频详情江苏溧阳市张某一家,83岁的老母亲糖尿病病情加重,于是就请了保姆来帮忙照料。但67岁的保姆虞某来了才8天,妈妈就突然去世了。因为自家老人年纪大了,长期卧床,身体一直不好,所以儿子张先生也没多想,以为老人只是正常死亡,看着保姆跑前跑后帮忙拿寿衣,给老人擦身,张先生还给保姆说了句谢谢。我送走了很多人,这个...

    采集 2022-05-05 441 0
  • 不愿赋闲在家想要发挥余热,低龄老年人期待“老有所为”

    不愿赋闲在家想要发挥余热,低龄老年人期待“老有所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常住人口530.4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85.5万人,占16.1%,65岁以上人口56.4万人,占10.6%,60岁至65岁的低龄老年人近30万。近年来,政府下大力气改善老有所养的状况,但一大部分低龄老年人正在期待着老有所为:他们有技术,有知识,有时间,不愿赋闲在家,想要继续发挥余热,但是由于年龄限制,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劳动不仅是一项义务,也是一项权利,只要干得动,还想干,社会就应该支持。如何让这些低龄老年人成功再就业?如何用好这部分宝贵的人力资源?五一...

    采集 2022-05-05 4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