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骗 第18页
下一页-
隔空取物,听上去是小说里才会有的高级“武功”,事实上却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一次被犯罪分子盯上的,是银行卡里的几十万存款。 这两个都是真实的故事。 深夜短信:所有存款一夜蒸发 年轻白领丁小姐,在上海新天地附近一家外企上班,早上七点起床,她看见手机上有两条来自银行和手机运营商的短信,发送时
-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损害社会诚信和社会秩序,已成为影响群众安全和社会和谐的一大公害。10月30日,记者从长沙银行郴州分行资兴支行兴宁社区支行了解到,该行成功帮客户识破一起电信诈骗案,挽回老人当月养老金2800元。 10月25日下午3:40,一位老人家孤身前往
-
文 | 零和 米格知情人士透露,一年前,好贷网的用户数据外泄,并流入电信诈骗分子手中。“疑似因为好贷网的一位副总裁,将数据卖了出去。他以为对方是电话营销公司,没想到是诈骗公司。”知情人士透露,此后,这位副总裁被警方带走。好贷网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事件尚在调查中,并未判决。而这样
-
近年来,农村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挣钱,不仅让钱包逐渐鼓了起来,也让一座座小楼拔地而起。但同时农村也出现了大量留守老人,他们纯朴善良,对外面世界不很了解。一些来路不明的商人就盯上了这些老人,比如一个个净水机会销团伙,就像蝗虫一样快速在农村流窜行骗。一次偶然的机会,小编扮作一位普通村民参加了增福镇河涯刘村
-
通过开讲座、赠礼品忽悠老年人购买毫无保健作用的保健品,这样的骗局已经不是秘密了,但是上当受骗的老年人依然不少。近日,公安部统一指挥安徽、浙江、上海、四川等地公安机关积极配合,江苏出动1400余名警力,一举摧毁了这个公司化运作的保健品诈骗犯罪集团,共打掉38个非法销售平台,抓获犯罪嫌疑人638名,
-
南京东鼎生物科技公司(下称南京东鼎 搭建的“平台旅游会销”保健品诈骗犯罪团伙,打着生物科技和虚假公益组织的旗号,冒充医疗专家吹嘘、夸大产品功效,紧盯着老年人养老钱,将十几元钱的廉价产品包装成中央高级干部“特供”药品,再以三四十倍的价格在国内大肆推销行骗。10月30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常州警方了解到
-
百余名老年人整整齐齐地坐在标着号码的椅子上,专心致志地听着会场上播放的健康讲座。会场外,还有不少老人在焦急等候入场……这是近日四川省遂宁市由工商局、食药监局和公安局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在一家名为“高电位产品咨询服务部”商铺内看到的场景。 “请出示你们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在检查现场
-
查发现,保健品、黄昏恋、电信诈骗是“银发一族”最易陷入的三种骗局三位反诈专家通过鲜活的案例揭秘骗局背后的“坑老”套路。保健品陷阱比家人还亲热不好意思不买退休前,黄秀兰是浙江大学一名心理学教授,桃李满天下。退休后,她迷上了保健品。“粗略计算我花在保健品或保健器材上的钱已经超过40万元。”黄秀兰说。88
-
2018年10月22日下午,年过7旬的客户郑先生神情异样地走进农行上海长宁定西路支行的大堂,要求办理三万元的无卡存款业务,陪同他的是一名戴黑色墨镜的男子。 在办理业务期间,柜员杜嘉若发现陪同男子一直在向老人宣传项目投资收益丰厚,这引起了她的警觉,马上根据四问一告知的要求向客户提示“是否认识收款
-
“我的那个案子判了。”何大爷许久没给记者打电话了,“骗了我们100多人,2000多万,最后他只有5万元赔我们。”顿了顿,何大爷又说,“我搭进去55万,可能最后只分到几百块钱。”骗子被绳之以法,钱却不能如数追回,甚至是一分钱都得不到。何大爷的这种无奈,是很多理财被骗受害人面临的问题。损失的钱款难追回,
-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电信网络诈骗是近年来新涌现的一类犯罪行为,近年国家持续加大了针对电信网络等新型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在国家严厉打击下,一些犯罪分子开始改变犯罪方式。其中冒充公检法诈骗,就是电信诈骗一个新的变种。近期,北京警方就破获了一起类似的案件。冒充警方行骗 78岁老人一步步踏入陷阱201
-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以房养老,据了解,以房养老,或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指老年人把拥有完全产权的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终身按月领取一定数额的保险给付金,并终身继续行使其对该房屋的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待老人身故后,子女若偿还全部给付金本息即可解除房产抵押,重新获得房屋全部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