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将是一个彻底改变中国人赚钱的大趋势
前段时间,央妈的报告出来,一片热闹的讨论。
这其中有几个核心点,确实是值得关注:
1.老龄化问题,被正式摆在桌上了;
2.明确提出,储蓄率不断下降的窘境;
3.不能以消费驱动经济增长。
坦率说,这三个点是“一体三面”的,如果不能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很难看懂当前的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底层逻辑,要想赚钱,难!
而这三个点中,最核心的问题是:
老龄化
那么,中国的老龄化有多严重?下面是权威声音的统计: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速度远超欧美日。1962-1976年的婴儿潮人口即将退出劳动力市场,步入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从发展趋势看,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2022年将进入占比超过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5%”
中国的老龄化与少子化其实是同一个事情。为何如此迅猛?核心原因就是此前我们疯狂的实施出口导向战略,过度消耗人口红利,导致现在要还钱了。
事实上,所有玩出口导向成功的国家,老龄化和少子化都是飞速的,远超美国这种消费驱动的经济体。
日韩德都是这样的,区别是一个比一个老龄化更猛。
这里面的核心逻辑是,出口导向本身就是全民征税补贴消费驱动型的发达国家消费者。
越是成功,补贴越是厉害,本国国民的社会保障福利水平与自己的实际付出完全不对等。
这个不对等所产生的巨大的缺口,就会以沉重的养老金、医保等形式,变成刚兑,在未来支付。
而问题是,补贴越猛相当于对内抽税越猛,这样的压力会一代代传承下去,最后大家都不肯生孩子了。
然后,有限的年轻人还要去赡养被长期拖欠了基本社会福利保障的庞大的老年人队伍,自然压力更大,更不想养孩子,由此步入恶性循环。
所以,近期东南沿海的女海王不断在不同的男友之间择优出嫁,也不能说完全是她的错。生存不易,总得找棵大树靠一靠吧。
问题是,当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的经济体陷入这样的循环,短期要摆脱是极为困难的。
最好的办法是,全民休养生息,少抽钱,多给补贴。
然而,当前正值中美产业链战争全面白热化阶段,哪儿有这么多钱来补偿历史的旧账呢?
能取消中考的残酷淘汰,就已经不容易了。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当前的形势是严峻的。这个我们完全可以从经济学最最基础的常识出发来解释。
一国GDP增长 =人口增长 + 劳动生产率提高
人口增长,在自然状态下不应该是问题。当然,对于长期出口导向成功的经济体,很难很难了。
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每个人平均产生GDP的金额更高,这就需要产业升级。毕竟,卖衬衫的和卖电动车的,完全是两个收入阶层的。
以日本为例,日本为何可以“迷失30年”,尤其在人口老龄化如此严重的大背景下?
所谓的“迷失”,无非是说GDP近乎没有增长,但也没有暴跌。
其奥秘就在于人家的劳动生产率爬升很快,上述公式中人口增长是负的,但是,劳动生产率提高是正的,正好抵消。
不要小看这种能力,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可以做到。
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那还要美国人点头呢。像中国踏踏实实努力发展产业升级的,老美不就莫名其妙上来暴打吗?
日本被允许去做平上面的公式,也就是允许发展一定的高新产业。但麻烦的是,中国却面临残酷的中美产业链战争。
套用上面的公式,就是在人口增长很糟糕的前提下,不让你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也就是让你的GDP下降,最后成为失败的国家。
这就是中国必然反制的核心原因!
当然,美国人也没有办法,因为其内部民粹力量庞大,都是吃福利,不允许有大量移民,可自己又是人口老龄化也开始了,尽管远没有中国这么夸张。
另一方面,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也难,毕竟,完全靠创新驱动,人类历史上年均达到1%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近乎是极限了。
这和中国这样的后进国家完全不同,我们产业起点低,我们引入、改良一些,马上劳动生产率就飞上去了。美国是完全靠原创,难啊。
因此,中美产业链战争其实是大家都没有退路的,也是你死我活的,核心就在于这个公式:
一国GDP增长=人口增长 + 劳动生产率提高
人口增速大幅放缓,自然储蓄率也会不断下降。
一方面,人口基数大,是有利于提高储蓄率的,可现在是有赚钱动力年轻人少了,储蓄率天然会下降;
另一方面,人口增速出问题,社会大量储蓄用于养老保障和刺激维稳GDP。
这两者都是对储蓄率的打击,且趋势不可逆!
所以,中国也就不可能马上过渡到美国那种消费驱动增长的模式。
都吃吃喝喝花完了,以后怎么办?待人宰割?
当年90年代初,阿根廷把所有国有资产、核心资产全部卖给西方,然后换得的钱全民发福利,到现在为止,这个国家还没有能够摆脱经济困境的噩梦。
更残酷的是,储蓄率下降的大时代,中国也就不可能放任各行各业产能过剩了。
产能过剩是要大规模烧储蓄的,没有那么多储蓄可烧了,还怎么玩产能过剩?
所以,前有供给侧改革,后有碳中和,无非是因为老龄化时代不得不为而已。
中国大概率的中期国家经济定位,只能是全球制造业和产业链的中心,而不可能成为消费驱动的大国。
原因还是我们的底子薄,起点低,未富先老,又没有储备货币的地位可以撬动全球大量的储蓄为己所用。
所以,一边是压制中低端产能扩张,一边是遏制消费无序扩张,把有限的资源全部投放到最最前沿的产业,血拼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对冲老龄化的巨大冲击。
尤其是美国人现在要搞产业链小北约,全部封堵我们,这样的紧迫感更强。
可如果中国人不肯放大产能了,全球经济就要出问题了!
储蓄率大幅下降 = 供应端能力大幅下降
如果中低端制造业供应端长期萎缩到达一定程度,那就是全球供应不足,正好和2001~2007完全相反。
就问一个问题,基础工业品现在谁能取代中国?没有一个!
可中国现在生产数量要收缩了,也就是供不应求了,要涨价了,那岂不是全球未来长期大通胀的第一颗种子就埋下了?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动能越来越糟糕,各国疯狂放水刺激也是长期趋势。
所以,必然是无限的货币追求越来越有限的商品,大滞胀也就是铁定的了!
不要觉得中国碳中和没有影响,也不要看着这帮西装笔挺的发达国家的人指手画脚我们的碳达峰问题。
我们真的达峰了,它们就要吐血了。
因为,物价就要起来了,而且是长周期、不可逆。
这种实体层面的涨价,靠货币政策收紧是无用的。
由此可见,未来长周期内,经济和市场的基本面是一场残酷的动态博弈。
即,到底是供应不足更快,还是放水刺激维稳更猛?
这个决定不同时间阶段,资产和物价涨跌的幅度。
而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锚定老龄化时代,极为关键。
因为,供需严重错配,就像现在的半导体、面板等一样,也就意味着巨大的投资套利机会。
不要说老龄化没有赚钱机会,事实上,老龄化的赚钱机会更猛,也更加血腥。
未来重仓中国,沿着老龄化时代出现的阶段性的供需错配,无论是股票还是楼市,都是核心赚钱逻辑。
很明显,实施了指令式调控后,市场总体是开始进入上行通道的。
即,指数一直在两根黄色线内走,且,趋势是逐步震荡往上。
什么是时间换空间?什么是慢牛、长牛?人家要的就是这种!
我们在做投资的时候,不能只看价格涨跌,还要看懂市场自己的语言。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