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这4种表现说明你阳气不足了!护阳中医有良方~学起来

admin 阅读:522 2022-01-16 18:21:22 评论:0

  内容来源:jinshizu.com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江苏省中医院 陆为民

  俗语说,“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可见小寒时节的寒冷程度,在北方甚至有“小寒胜大寒”一说。近期,不少人有这样的感受:不管穿得多厚实,手脚还是冷冰冰,一不小心还容易拉肚子或咳嗽,人也提不起精神。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十有八九是阳气不足。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中医认为,阳气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抗御外邪侵袭、主持气化开合、维持阴阳平衡的功能。阳气虚衰则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疾病冬季高发。

  

  阳气不足的表现

  1

  食欲不振

  阳气不足的人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能力弱的情况。这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脾胃运化功能下降,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护脾胃之气,才能让阳气渐渐充足。

  2

  身体怕冷

  jinshizu.com阳气充足的人通常手和脚都是热的,如果阳气不足,无法推动气血温养四肢末端,离心脏较远的手和脚就会感觉冰凉,比别人更怕冷。

  3

  精神差,易疲劳

  如果阳气不足,生命活动能力就会降低,容易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易疲劳乏力、头晕、面白无华等症状。

  4

  免疫力下降

  阳气和免疫力是相辅相成的,当体内阳气充足的时候,就会为机体构筑一道坚固的屏障。相反,如果阳气不足,免疫力会下降,身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减弱,则会影响健康。

  中医护阳8法

  进入寒冷冬季,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人体也不例外。此时养生的重点在于“固阳治寒”,即通过扶助人体阳气,来达到祛寒驱邪,增强机体抵抗能力的目的,使某些宿疾尤其是冬季受寒后易复发加重的疾病得以恢复。那么如何温补阳气呢?不妨试试这些护阳大法。

  三九贴

  三九贴敷是中医穴位jinshizu.com贴敷的一种,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于三九时节在人体一定的穴位上进行中药贴敷,药物透皮吸收后,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阳气,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三九贴是三伏贴的延续,可以预防慢性病的冬季复发和加重,对改善寒性体质也有积极作用。

  中药足浴

  足浴时,热水可促进药物更好地渗透进人体,药力通过足部经络穴位透达周身,能起到调节气血阴阳、散寒通经的效果。

  穴位按摩

  寒冷的天气里,适当按摩相关穴位,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鼓舞阳气、促进新陈代谢。

  如按摩足三里,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使手脚暖和起来,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按摩关元穴,可补益阳气,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等有较好的调理效果;也可以把双手搓热之后反复按摩腹部,能起到祛除体内的寒气的作用。

  艾灸

  艾灸疗法历史悠久,艾草jinshizu.com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到达病痛之处,加之温热刺激,达到疏通气血、扶正祛邪、调和阴阳、温经散寒、温阳补气的功效。艾灸对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骨关节痛症,以及痛经、哮喘、慢性胃肠炎等久寒侵体引起的症状有较好的调养效果。

  多晒太阳

  冬天晒太阳有助于钙的吸收、合成,还能提高免疫力,每次晒20分钟左右为宜。尤其要多晒背部,因为背部是人体督脉经过的地方,督脉主一身之阳,通过晒太阳可以有效提升体内的阳气。

  避免熬夜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熬夜最伤阳气,所以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早睡以养阳气,晚起以固阴精。

  精神调养

  阳气不足的人容易出现悲伤情绪,应学会自我调节心态,消除不良情绪。可以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振奋阳气。

  适当食补

  中医养生学认为,生姜、韭菜、核桃仁、羊肉等食物对于提升人体阳气、祛寒暖身有积极作用,可根据自身体质适当食用。

  编辑:董俊彤

  来源:保健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站内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