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种慢性病这样吃才健康
年夜饭,中国人全年最重要的一顿饭。然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痛风等常见慢性病患者,不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或者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医师王澄透露,每年除夕夜或大年初一,不少慢性病患者因为吃喝不当而诱发病情加重或者急性发作而就医,导致欢乐年成为“麻烦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超刚指出,慢性病患者吃年夜饭,要守住底线,讲究基本原则,才能吃得放心、安心,让自己和家人都欢欢乐乐过大年。糖尿病患者:控制总量,合理的进餐顺序务必要遵照医嘱,进餐前或进餐期间按时服药或...
-
慢性病为什么越治越多?
慢性病对人类的“战争”愈演愈烈,不仅导致人的病痛与失能、失智叠加所形成的复杂社会问题,直至拖垮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而且还会对一个国家经济造成制动效应。当前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医学难题。令人困惑的是:全球医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慢性病为什么却越治越多?是否需要对目前防治慢性病理念进行深层次反思?是否还要继续沿用西方的健康理念和标准进行慢性病防治?健康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健康理念和慢性病防治策略?慢性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全球医学界没有找到系统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
-
数字化诊治电影放映市场慢性病?
配图来自Canva可画截至2月7日,春节档票房以60.25亿元收官,不比2021年的“疯狂春节档”,但比疫情前的2019年春节档有略微上涨,似乎给2022年开了个好头。但这种增长的背后,是票价大幅上涨18%和观影人次大幅下跌4600万,网上遍布对高票价的抱怨,电影的口碑和讨论度也不像前几年那样高。今年春节档冠军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为32.19亿元(截止定稿),较《红海行动》(2018,36.52亿)《流浪地球》(2019,46.87亿)和《你好,李焕英》(2021,54.13亿)都略逊一筹。高票价直接催生出了...
-
慢性病年轻化,不良生活方式是元凶!
高血压、脑卒中(中风)、急性心肌梗死……说起这类心脑血管疾病,大家都觉得是老年人的“专利”,想到的都是嘱咐家中老人注意身体。但实际上,近些年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已经不知不觉被此类疾病困扰。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01 发病趋势年轻化,不良生活方式是元凶40岁的林先生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怎么会“莫名其妙”得了心肌梗死。突然的胸痛让他猝不及防,幸亏及时去了医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没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不抽烟,照理说,不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然而,他...
-
九部门:将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列入医养结合服务的重点人群
原标题:九部门:将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列入医养结合服务的重点人群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记者 李恒) 医养结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通知要求,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养老等乡镇社区服务机构,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提升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和...
-
身体长期“慢性缺水”会增加慢病风险
口臭、疲惫、焦躁、抽筋……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这些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症状竟然都和水有关。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含水量呈下降趋势。通常,新生儿体内的水总量约占体重的80%;婴幼儿约占70%;十几岁开始,身体含水量会逐渐下降并维持在60%左右;40岁以后,由于肌肉组织减少,身体含水量也逐渐减少。 由于水是构成细胞的基础,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消化吸收、输送营养、排泄废物、调节体温、润滑缓冲……每一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它。 正常人每天体内水的来源和排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中,来源主要包括饮...
-
今起,大连9种慢病检诊医院取消“属地限定”
为深入推进医保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方便广大参保人自主就医,市医保中心印发通知,自今年4月1日起,取消糖尿病、高血压等9种门诊规定病种Ⅰ类检诊定点机构的“属地限定”,相关参检人员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检诊医院。门诊规定病种Ⅰ类,即俗称的门诊“慢病”,为减少此类患者的医疗费负担,医保统筹基金对通过检诊的参保患者实施门诊补助。目前,我市门诊“慢病”有30余种,其中,高血压(Ⅲ级合并症)、糖尿病(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骨质疏松症、下肢静脉曲张和股骨头坏...
-
慢性病还不知道什么忌口吗?最全忌口清单来了,快收好
慢性病患者还不知道什么该忌口吗?小编这就送上一份“忌口清单”,看到这些忌口食物绕道走~高血压饮食有“三忌”1忌过咸的食物高血压患者每日的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5克内,像腌制、加工肉类、蜜饯等都最好少吃或不吃。2忌易兴奋饮食浓咖啡、浓茶、烟酒、辛辣等饮食都容易引起神经兴奋,食用过多都可能加重内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3服药期忌柚子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物期间,忌吃柚子。柚子本身含有丰富的钾,具有辅助降压的功效,这样一来就会增加降压药的敏感性。也就是说,吃了降压药再吃柚子,相当于加大了降压药的量,可能会引起了身体的不适,轻则头...
-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慢性病常规治疗不要停
本报讯(记者 刘蓉 通讯员 王雅雯)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新冠病毒的感染高危人群,在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情况下,一旦感染容易引起重症甚至死亡。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能够有效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在目前严峻疫情形势下,为老年人群体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是当务之急。昨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院长、厦门市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郑超就老人接种新冠疫苗注意事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新冠疫苗的接种是安全的,“我的母亲已经完成三针接种,父亲完成二针接种,他们也有高血压或...
-
九部门:将失能、慢性病、高龄等老年人列入医养结合服务的重点人群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李恒)医养结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2021年11月1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杨泗庙社区,医务人员彭永(左)、刘敏给居家老人做理疗。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通知要求,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养老等乡镇社区服务机构,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提升居家...
-
失能、慢性病等老年人被列入医养结合服务重点人群
医养结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2021年11月1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杨泗庙社区,医务人员彭永(左)、刘敏给居家老人做理疗。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通知要求,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养老等乡镇社区服务机构,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提升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动基...
-
玉塘街道持续推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2021年来,玉塘街道围绕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将健康工作融入街道各项政策措施,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常态机制,依托街道健康推进委员会和社区健康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健康社区建设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打造健康环境,推动全民健康工程。 为强化社区居民健康保障,玉塘街道对社区重点人群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管理,提供特定医疗服务提前预防和干预慢性病。比如,开展免费“两癌”筛查工作,去年免费为1200余名群众开展“两癌”筛查,推进免费婚前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完成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对数299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