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 第147页
-
一个静悄悄的「老年杀手」,正在逼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你也许观察过早上六点公园里的大爷大妈。为什么大爷大妈们对「锻炼」二字这么执著?因为,随着年龄渐长,各种「老年病」都会逐渐找上门来:但说起来你可能不信,骨质疏松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不少中青年人群也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比如你和我。研究显示,人的骨量大约在 35 岁左右达到高峰期[1,2],之后随着年龄增加日渐衰减,到了 40~49 岁,人群低骨量率(骨质疏松高危)甚至高达 32.9%[3]。与之相比,20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 11.7%[3]。因为不了解,所以不重视、不在...
-
老年代步车问题,不能拖了
昨天(4月13日)有媒体报道说,工信部于12日发布了第343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该公告显示,33款纯电动轿车车型向工信部申报了产品公告。人们注意到,33款纯电动轿车车型中,微型电动车多达19款,占比超过一半。上述公告生产厂家生产的微型电动车,车型款式与人们俗称的“老年代步车”相似,但续航里程、速度和安全性都有所提升。有报道称,一些业界人士希望其能成为其“老年代步车”的替代产品。现有市场上销售的“老年代步车”,价格低者甚至不足万元,“豪华型”则在三四万元左右。但是,从城市交通管理的角度看,这种以“老...
-
老年教育成焦点!“老有所学”保障老年人“终身教育”权利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的银发群体人口占比18.7%,达到2.64亿人。这意味着在“十四五”期间,中国银发群体人口将突破3亿人,社会结构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老年教育正在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点工作之一。从2019年11月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到2021年11月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再到2022年2月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老年教育被提到的次数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具体。老年...
-
老年痴呆的元凶被揪出!人人身体里都有的这一物!
养生宝典、疾病查询、健康指导、有病不求人每时每刻,我们的大脑都会生产一种物质,这种物质会在大脑中发挥营养神经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物质的分泌会增加,但是我们的代谢功能下降,尤其是65岁以上,我们的身体不能把它及时排掉,它就会沉积在大脑内成斑块,时时刻刻危害大脑的神经和血管,从而导致老年痴呆。这种可怕的物质叫做Aβ淀粉样蛋白!那怎样才能清理掉这种可怕物质呢01每天一杯绿茶近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实验室)宛晓春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申勇教授研究组合作研究发现:绿茶可以预防和延缓脑内β淀...
-
老年之后,早晨养成这些好习惯,一般都会长寿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每一个人都希望长寿,特别是进入老年之后,刚刚开始享受幸福的生活,如果活不到太久的话,觉得真的很遗憾。所以,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的重视自己的生活,进入老年之后,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让自己达到一个最高的境界。老年之后,早晨养成这些好习惯,一般都会长寿。一,多吃营养早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生活水平提到一个最高的层次,如果不能够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我们就没办...
-
微信关怀模式上线“听文字消息”功能,进一步帮助老年群体用好微信
微信关怀模式内上线“听文字消息”功能。用户在关怀模式下开启听文字功能后,点击聊天中的文字消息即可听到语音朗读,帮助长辈们或有视力障碍的用户更方便地使用微信。目前已于安卓、IOS已经基本全部覆盖,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即可体验。“听文字消息“功能,只是微信在持续进行的适老化改造的一小步,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微信积极响应并于重阳节前上线“关怀模式”。微信“关怀模式”文字更大更清晰、色彩更强、按钮更大,更方便长辈等群体使用。为全方位落实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服务,除“关怀模式”外,...
-
尊老敬老需要多些情感慰藉
原标题:尊老敬老需要多些情感慰藉北京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推进各种养老驿站建设,希望可以更好地推进公益性养老。同时,随着尊老敬老工作进行,北京还在大力推进专业养老机构建设,希望可以为部分老年人提供更多更专业的养老。也因此,根据“十四五”规划,北京正在大力推进专业性智慧养老,提供更多上门服务。而在这其中,无论是公益性养老还是专业养老,都需要增加更多的人性关怀,给老人更多的情感慰藉。尊老敬老,是我国传统美德,同时,也很考验每个年轻一代的情感沟通与情感共鸣能力。因为老年人年纪大了后,可能会比较固执,或者不愿意听人劝。比如笔者有...
-
关注老人心理健康,给老人筑起一道“爱的围墙”
对有些老人而言,子女常不在身边,生活充满了单调与寂寞,缺少精神慰藉,加上步入老年,人体器官的功能逐渐减退,机体的适应性降低,免疫力减弱,容易出现不良精神状态,而空巢老人的是最为典型的代表。根据调查显示,在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10%-20%的空巢老人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进行心理干预。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们对老年人的生理健康有了足够的重视,而对其心理健康...
-
老年人的8大情感心理需求,你能给予多少
现代老人最渴望的是儿女的精神赡养,下面是老人常见的八大心理需求,作为子女,你能帮助老人满足哪些需求呢?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有:健康需求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工作需求退休的老年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希望再次从事工作,体现自身价值。依存需求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关心照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和睦需求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
-
【情感心理】老年非婚伴侣关系应遵循哪些行为规范
所谓老年非婚伴侣,是一些离异、丧偶、甚至空巢的异性老年人,因情感或生活需要,期望相互结为情感关系,但同时双方又因子女或经济等原因,不适合再婚,因此双方结为或保持非婚伴侣关系,既在情感上互相支持、互相关爱,又不过多介入对方家庭,保持在法律和经济上的相对独立。由于现实生活中,独身老年人既有十分强烈的情感需求,同时老年人再婚的外部制约条件比年轻人更多,因此这种非婚伴侣关系,也是很多老年人在面对自身情感需要和原有家庭关系之间矛盾时的一种中和性选择。这对于当今很多没有条件再婚的老年人来说,是满足情感...
-
56岁独居阿姨感叹:老年相亲,不谈感情直接试婚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是每个女人心中的愿望,期盼着自己能够与相爱的人,牵手红尘,直到夕阳落日的时光。然而生活里的意外和琐碎,经常会让人感慨,相爱容易,相守难。很多人读书时爱得死去活来,却在婚姻生活里,把过去的誓言活成了笑话。56岁的赵梅,早已离婚多年,独生女儿也结婚生子,她觉得是时候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了。她想再找个老伴,一起牵手度过夕阳红的余生。她已经退休6年,每月有4000多的退休金,独居一套三居室的电梯房,如今还在兼职,每月给几家小企业做财务报表,每月也有不错的收入。赵梅跟前夫是大...
-
【凸显老年人情感需求被忽视】六旬阿姨迷上假靳东
看看新闻授权发布 最近,“六旬阿姨迷上假靳东”的新闻,引发全民热议。江西一名六旬阿姨沉迷抖音短视频、和“假靳东”谈恋爱,甚至选择离家出走;对此,正牌的靳东工作室不得不发布澄清声明。实际上,网络上各种自媒体、各色短视频,针对老年群体精神和健康需求的话术、骗术,早已屡见不鲜。骗取关注、骗取点赞,再一步步骗取老年人的钱财。一个假靳东,引出的却是真问题。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刘晴暄表示,我们认为老年人老了,可能没有情感方面的需要了,这个是我们对老年人的误解。刘晴暄说,其实老年人从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