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 第78页
-
生命至上护佑健康|市慢病院开展5·12护士节系列活动
金时族为纪念第111个国际护士节,更好地传承南丁格尔精神,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树立典型,全面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充分展示医院护理工作者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情怀。2022年5月12日清远市慢性病防治医院围绕关爱护士队伍、护佑人民健康的主题,组织开展5·12护士节系列庆祝活动,向全院护理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走访慰问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上午,邓小懂副院长代表医院领导班子走访慰问体检科、综合门诊、中医康复科、皮肤科、呼吸内科等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与大家亲切交谈,了解她们的工作情况...
-
不想让你的骨头越变越脆,这些食物一定少吃!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类食物会伤害骨骼,如果不想让骨头变脆,我们一定要尽量少吃。1. 咸菜很多家庭都喜欢吃馒头就咸菜。咸菜中含有大量盐分,当我们身体中的钠离子超标之后,就会携带钙离子一同流出体外。经常吃咸菜,会导致身体中钙元素的流失。久而久之,就会对骨骼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为了骨骼的健康,要尽量少吃咸菜。2. 肥肉肥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若是摄入过多,可能会造成热量超标,胆固醇含量升高,继而引起肥胖。肥胖会给身体的各个器官带来压力,同时骨骼也会受到影响。此外,脂肪的消化吸收需要肝脏分泌大...
-
慢性病并非接种禁忌,不打疫苗有风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赶紧“苗苗苗”
截至目前,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累计完成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全程接种360万人,全程接种率62%,完成加强免疫接种超220万人,接种率38%。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声明中称,在目前奥密克戎流行的背景下,接种新冠疫苗的首要目标仍然是降低严重疾病和死亡风险,以及保护公共卫生系统。也就是说,只有当足够多的人接种了疫苗,即便依然有人感染,但需要占用医疗资源的重症病例少了,能在最大限度上不影响大家正常就医。上海市疾控中心发出提醒,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可以说是利己、利人、利国,未来在解封以及附近的接种点开放以后,请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尽快预约...
-
不住院能申请门诊慢性病进行医保报销么,符合这些条件也可以
相比于改革开放之前的健康卫生状况;改革开放后这几十年来发展是最为迅速的,医院环境越来越好,医疗质量和医疗发展很快,医疗设备等硬件设施也更新了很多。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的人均寿命达到了79岁,这些都离不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慢慢地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年龄大了肯定会伴随着身体机能不同程度地下降,基础疾病会增多;现在的公共卫生投入也比较大,对高危人群的疾病筛查做得也更好很多了。大城市里面生活的人压力很大,生活节奏比较快,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都不健康。等等这些原因都容易导致一些慢性病的发生,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甚至...
-
老年人,打疫苗,不要等!
当前,国内多地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其中很多感染者是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抵抗力较弱,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或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大。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特别是70岁以上和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来说,由于自身免疫力不断下降,及时接种新冠疫苗意义尤其重大,是减少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危重症的有效手段。目前,经开区和未央区联合开展60岁及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攻坚动员工作,全力筑牢全民防疫屏障。科学和实践已经证明,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此,经开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特向广大老年朋友发出倡议:立即行动起来,...
-
筑牢疫情防控“民生线”
本报记者 王晶晶应对疫情,越是吃劲时,越要铆足劲,越要关注民生关切,增进民生福祉。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稳物价保供应、保障医疗服务供给、稳岗位扩就业等成为重要的民生议题。特殊时期,我国更需要把百姓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将民生保障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需要切实把生活物资保供办实办好。疫情之下,菜篮子米袋子等生活物资保障成为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尤其在隔离、封闭管控下,生活物资能否快速调配、配送到位,能否充分保障隔离、封闭区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可能会影响到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
-
4种慢性病这样吃才健康
年夜饭,中国人全年最重要的一顿饭。然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痛风等常见慢性病患者,不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或者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医师王澄透露,每年除夕夜或大年初一,不少慢性病患者因为吃喝不当而诱发病情加重或者急性发作而就医,导致欢乐年成为麻烦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超刚指出,慢性病患者吃年夜饭,要守住底线,讲究基本原则,才能吃得放心、安心,让自己和家人都欢欢乐乐过大年。糖尿病患者:控制总量,合理的进餐顺序务必要遵照医嘱,进餐前或进餐期间按时服药或注射...
-
慢性病为什么越治越多?
慢性病对人类的战争愈演愈烈,不仅导致人的病痛与失能、失智叠加所形成的复杂社会问题,直至拖垮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而且还会对一个国家经济造成制动效应。当前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医学难题。令人困惑的是:全球医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慢性病为什么却越治越多?是否需要对目前防治慢性病理念进行深层次反思?是否还要继续沿用西方的健康理念和标准进行慢性病防治?健康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健康理念和慢性病防治策略?慢性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全球医学界没有找到系统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
-
数字化诊治电影放映市场慢性病?
配图来自Canva可画截至2月7日,春节档票房以60.25亿元收官,不比2021年的疯狂春节档,但比疫情前的2019年春节档有略微上涨,似乎给2022年开了个好头。但这种增长的背后,是票价大幅上涨18%和观影人次大幅下跌4600万,网上遍布对高票价的抱怨,电影的口碑和讨论度也不像前几年那样高。今年春节档冠军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为32.19亿元(截止定稿),较《红海行动》(2018,36.52亿)《流浪地球》(2019,46.87亿)和《你好,李焕英》(2021,54.13亿)都略逊一筹。高票价直接催生出了集中...
-
慢性病年轻化,不良生活方式是元凶!
高血压、脑卒中(中风)、急性心肌梗死……说起这类心脑血管疾病,大家都觉得是老年人的专利,想到的都是嘱咐家中老人注意身体。但实际上,近些年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已经不知不觉被此类疾病困扰。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01 发病趋势年轻化,不良生活方式是元凶40岁的林先生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怎么会莫名其妙得了心肌梗死。突然的胸痛让他猝不及防,幸亏及时去了医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没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不抽烟,照理说,不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然而,他的压力太...
-
男子多种慢性病烟酒不断发生肾衰,肾衰有何症状?如何预防肾衰?
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可分为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的病情进展快速,多由一些急性因素引起,及时治疗可恢复肾功能,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也有部分患者转变为慢性肾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慢性肾功能损害,最后导致肾功能完全丧失,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生化内分泌等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从原发病起病到肾功能不全的开始,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十余年。急性肾衰竭(ARF)是指肾小球滤过率突然或持续下降,引起氮质废物体内储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所...
-
胰岛素集采5月15日起落地甘肃,办好慢病管理的民生大事
兰州新闻网讯 自5月15日起,甘肃全省公立医疗机构、驻甘部队医疗机构开始执行国家组织胰岛素集中带量采购结果。今天是集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多家医院开出了首张20元以下的三代胰岛素处方。据悉,胰岛素中选产品平均降价48%。甘肃省首年约定采购量超过260万支,预计节约费用超过1.14亿元。本轮集采中,降幅最高的药品是三代原研胰岛素——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注射液,单支价格仅为18. 89元,降幅达73%。集采后,以往近70元一支的三代胰岛素现在价格不到20元,按照平均每月3支计算,则患者年用药日均费用不到2元。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