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页
-
上海战疫|隔离疫情不隔爱,老人有了你们很安心
在上海疫情封控管理期间,对老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诸多不便。居住在同一街道小区内的疫情防控志愿者纷纷行动起来,为老人们跑腿送餐、协助核酸检测、上门保洁、提供心理咨询。正如小区志愿者翁耀昇说:“能让老人们少走一步,我们的工作就有了意义。”为老人打理起居在上海市普陀区锦绿新城居民区的1600余户居民家庭中,有不少空巢老人。非常时期,这些每天上门服务的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带来一缕温馨,缓解了他们的焦虑恐慌。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2022年4月4日,社区志愿者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袁秀清出门检测核酸。2022年4月4日,志愿者...
-
警车快反电动车齐上阵,一小时内追回老人被盗电动车
记者 王峻视频剪辑 王峻通讯员 杨冰 张琼警车快反电动车齐上阵,一小时内追回老人被盗电动车00:0000:16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近日,市民吴爹爹停在路边的电动车被盗。报警后,他和老伴乘坐警车随警一路追击,盗车贼弃车逃跑,不到一小时吴爹爹便追回了被盗的电动车。4月6日,吴爹爹和老伴带着感谢信来到武汉汉阳区马沧湖警务站,感谢出警民警辅警“科学调警”、“神勇追击”,及时挽回损失。4月4日,吴爹爹发现自己电动车被盗后,连忙到马沧湖警务站报警。此时,手机定位显示电动车正在墨水湖北路与麒麟路交汇处快速移动,民警...
-
95岁老人被鱼刺卡喉,医生内镜下10分钟取出
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通讯员 李帆 胡艳华95岁高龄的老人吃鱼时,不慎被鱼刺卡喉。近日,孝感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医生成功为老人将鱼刺取出。据了解,患者是一名95岁的老太太,因“鱼刺卡喉3天”入住孝感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因年龄太大,患者入院时情况较为凶险,若不及时取出鱼刺可能会危及生命。手术取出鱼刺风险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消化内科寇继光主任邀请心胸外科、耳鼻喉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等相关专家进行联合大会诊,经专家团队仔细研究权衡利弊,决定为患者行急诊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在寇主任的指导下,医护人员运用娴熟的内镜...
-
老人手臂被卡便池6小时,下班邻居听到呼救报警,消防紧急救援
极目新闻记者 叶文波通讯员 汉消实习生 周劭娴 沈逸飞4月5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某小区内,一名七旬老人为捡假牙,不慎将手卡在便池内,6个多小时无法脱困。事发时,老人独自在家,手机也没带在身上,其呼救声一直没人发现,直到邻居下班回家,才听到老人的呼救声,立马报警求助。武汉消防紧急赶赴现场施救。4月5日18时49分许,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在江夏区纸坊街道某小区,一名老人不慎将手臂卡进便池,无法抽出,指挥中心立即调派江夏区纸坊消防救援站赶赴现场处置。消防员到达现场后,只见一名老爹爹趴在卫生间内,右...
-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这些问题你一定要知道→
中国疾控中心昨天(5日)发布《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科普问答》。针对目前我国一些地区老年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仍然相对较低的情况,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对于还未接种疫苗或未接种“加强针”的老年人,如果没有疫苗的绝对禁忌症,建议要尽快主动接种疫苗。 老年人也要尽快做到“应接尽接” 一些老年人认为,长期待在家中或生活在边远地区,很少外出或前往外地,感染风险很小,就不用接种疫苗了。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当前部分地区输入的变异病毒传染性很强,且一些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还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老年人即使在家中...
-
提高老年人接种率,是未来防疫“关键一招”| 新京报社论
疫情形势复杂,广泛接种疫苗,仍是我们此刻应对疫情挑战的最有力“武器”之一。3月2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主府公园新冠疫苗接种点,一位老人在接种疫苗。图/新华社新京报社论4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科普问答》。针对目前我国一些地区老年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仍然相对较低的情况,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对于还未接种疫苗或未接种“加强针”的老年人,如果没有疫苗的绝对禁忌证,建议要尽快主动接种疫苗。疫情发展到今天,相关科学常识已经明确,老年人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都是毋庸置疑的。现有证据已经表明,免疫力...
-
菜饭送上门、背急病老人下楼,上海公安这样关爱独居老人|“疫”线警察蓝
日前,上海市公安局专门部署全市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关心关爱独居老人工作,要求全体公安民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社区纾民困、解民忧,配合社区干部高度关注各类困难群体,特别是对高龄独居老人,挨家挨户上门排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尽全力帮助或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他们面临的生活、用药、治病等实际困难。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上海警方要求全体民警要在全力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同时,始终用心用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传递人民公安的温度和热情。助老先锋队关爱独居老人“民警又来帮我送热菜热饭了,侬不要担心了。”挂掉住在浦江镇的女儿电话,周老伯...
-
上海低龄老人结对守护高龄老人
(抗击新冠肺炎)上海低龄老人结对守护高龄老人中新社上海4月6日电 题:上海低龄老人结对守护高龄老人中新社记者 郑莹莹疫情防控期间,分布在上海各个街道、小区里的一支“小老人”(低龄老人,年龄大多为60多岁)力量,为高龄老人带去一股暖流,让独居老人们“独而不孤”。“我们常说,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样的同理心,让我们的工作有了动力。”69岁的上海市民陈瑛说。她是上海“老伙伴计划”的参与者之一。所谓“老伙伴计划”,就是由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日常关爱服务。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1979年)的城市。从户籍...
-
老人有了“个人码”出门通行不再难
东北网4月6日讯(记者 霍枭涵)“您好啊大爷,请扫码。”“小姑娘,我这手机扫不了,你看区里给我发的这张卡,你能不能扫我?”“没问题大爷,您拿好,我扫一下。好咧,显示您是绿码,您请进。”近日,家住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爱民社区的居民邱玉山老人出门采买十分顺畅。今年已有88岁高龄的他,这类日常的家庭物资采买,平时他都是自己完成。超市营业员扫描老人个人码。与邱老的情况类似,六十多岁的王文斌、姜丽娟夫妇二人在药店购买口罩时,也是被这样简单的“反扫”一次后,很快就采买到了所需物品。王文斌说,收到政府给发下的个人码卡片后,...
-
“烈士父亲 您在哪儿?”七旬老人哽咽寻烈士父亲安葬处 惹广大网友泪目
大象新闻·映象网记者 倪政伟实习生 王恩慧/文图4月5日,人民日报发布为烈士寻亲活动中,一篇标题为【泪目!#七旬老人提到烈士父亲哽咽#】微博文章引起了网友广泛关注。来自河南商丘夏邑县的七旬老人骆玉英,希望早日找到战争中去世父亲骆好仁烈士的安葬地。4月6日上午,大象新闻记者联系到骆玉英,通过她的叙述,了解到她的寻亲故事。提起父亲,这位七旬老人不禁几度哽咽,“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父亲安葬处,能给我父亲立个碑,叫我的儿女能够祭奠我的父亲。”寻找父亲是奶奶嘱托 更是自己最大心愿“我的父亲叫骆好仁,生于1922年5月,194...
-
老人误服外用中药后休克!一旦误服应该这样做
老人误服外用中药后休克病情危急住进急诊重症室曾有新闻报道,某医院的急诊抢救室接诊一位82岁的老人,医生检查发现,老人心律不齐,血压下降,情况较为危重。“老人发病前做了什么?吃过什么?”医生询问家属,得知老人发病前曾喝过一碗“药”。原来,这位吴大爷肛肠不适,排便比较痛苦,家人就给他买了中药的肛门熏蒸剂用于治疗。没想到,当天老人第一次使用熏蒸剂,不知这种药是外用,看到粉末状药剂,以为是内服。就这样,吴大爷倒了1/3的粉剂,用水冲了一大碗,喝了下去。没过多久,吴大爷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全身大汗,四肢麻木,视物模糊。“胸闷...
-
老人爱打盹,那可能不是困
老年人白天打盹在衰老过程中是很正常的,但它也可能预示着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其他痴呆症。 根据一项新研究,一旦被诊断出痴呆症或其常见前兆(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打盹的频率和/或持续时间就会迅速增加。 这项研究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哈佛医学院、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共同完成。 研究表明,痴呆症可能会影响大脑关键区域的促醒神经元。这与老年人白天小睡只是为了弥补晚上睡眠不足的理论相悖。 相关研究3月17日发表于《阿尔茨海默氏症与痴呆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在调整夜间睡眠的数量和质量后,我们发现,白...




最新留言
评:日本的过去就是中国的现在(房地产泡沫)、韩国的现在是中国的未来(年轻人躺平)
2022-07-26 11:23:46评:我看得一知半解 主要还是这件事被各大平台压的很平 每个人敢怒不敢言 就是说说也要被删除 比如隔壁百度 只有声讨 我也希望大家能关心起这件事
2022-07-24 23:10:58评:我看得一知半解 主要还是这件事被各大平台压的很平 每个人敢怒不敢言 就是说说也要被删除 比如隔壁百度 只有声讨 我也希望大家能关心起这件事
2022-07-24 23:10:31评: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2022-05-25 13:29:51评:人生能相遇,已是不易,心灵若相知,更要珍惜 https://coinzine.news
2022-05-10 08:50:27评:厉害
2022-04-23 13:11:27评:时间告诉我们,感情可以变淡,说过的话可以不算,爱过的人可以再换 https://chinatoday.news
2022-04-07 17:53:49评:2021年过年才拿了一半的工资,余下的今年开年了都还没有答复。政府部门执法力度不够。请法院强制执行该抵押该拍卖的,农民工资凑齐,总要把农民工资先发了嘛?
2022-02-09 12: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