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 第189页
-
今起,大连9种慢病检诊医院取消“属地限定”
为深入推进医保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方便广大参保人自主就医,市医保中心印发通知,自今年4月1日起,取消糖尿病、高血压等9种门诊规定病种Ⅰ类检诊定点机构的“属地限定”,相关参检人员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检诊医院。门诊规定病种Ⅰ类,即俗称的门诊“慢病”,为减少此类患者的医疗费负担,医保统筹基金对通过检诊的参保患者实施门诊补助。目前,我市门诊“慢病”有30余种,其中,高血压(Ⅲ级合并症)、糖尿病(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骨质疏松症、下肢静脉曲张和股骨头坏...
-
慢性病还不知道什么忌口吗?最全忌口清单来了,快收好
慢性病患者还不知道什么该忌口吗?小编这就送上一份“忌口清单”,看到这些忌口食物绕道走~高血压饮食有“三忌”1忌过咸的食物高血压患者每日的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5克内,像腌制、加工肉类、蜜饯等都最好少吃或不吃。2忌易兴奋饮食浓咖啡、浓茶、烟酒、辛辣等饮食都容易引起神经兴奋,食用过多都可能加重内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3服药期忌柚子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物期间,忌吃柚子。柚子本身含有丰富的钾,具有辅助降压的功效,这样一来就会增加降压药的敏感性。也就是说,吃了降压药再吃柚子,相当于加大了降压药的量,可能会引起了身体的不适,轻则头...
-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慢性病常规治疗不要停
本报讯(记者 刘蓉 通讯员 王雅雯)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新冠病毒的感染高危人群,在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情况下,一旦感染容易引起重症甚至死亡。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能够有效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在目前严峻疫情形势下,为老年人群体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是当务之急。昨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院长、厦门市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郑超就老人接种新冠疫苗注意事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新冠疫苗的接种是安全的,“我的母亲已经完成三针接种,父亲完成二针接种,他们也有高血压或...
-
九部门:将失能、慢性病、高龄等老年人列入医养结合服务的重点人群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李恒)医养结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2021年11月1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杨泗庙社区,医务人员彭永(左)、刘敏给居家老人做理疗。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通知要求,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养老等乡镇社区服务机构,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提升居家...
-
失能、慢性病等老年人被列入医养结合服务重点人群
医养结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2021年11月1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杨泗庙社区,医务人员彭永(左)、刘敏给居家老人做理疗。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通知要求,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养老等乡镇社区服务机构,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提升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动基...
-
玉塘街道持续推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2021年来,玉塘街道围绕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将健康工作融入街道各项政策措施,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常态机制,依托街道健康推进委员会和社区健康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健康社区建设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打造健康环境,推动全民健康工程。 为强化社区居民健康保障,玉塘街道对社区重点人群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管理,提供特定医疗服务提前预防和干预慢性病。比如,开展免费“两癌”筛查工作,去年免费为1200余名群众开展“两癌”筛查,推进免费婚前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完成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对数299对...
-
慢性病申报病种有哪些?待遇标准是多少?赶紧了解!
你要问果果最怕什么毫无疑问当然是生病了每次生病的时候不仅仅是人遭殃钱包也跟着“大出血”特别是需要长期用药物治疗的疾病对个人、对家庭都会造成不小的压力好在咱们还有医保像需要长期服药的部分病症是可以申请慢性病门诊治疗待遇的如何申请?哪些疾病可以申请?待遇如何?让果果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Q哪些人群可以申报慢性病门诊治疗待遇?A:凡是参加哈尔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患有指定慢性病的人员均可申报慢性病门诊治疗待遇。其中,享受离休待遇人员、处于医保待遇等待期和哈劳社发【2010】2号文件规定的与单位解除...
-
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光明日报记者 袁于飞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是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跟得上吗?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情况如何?12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常继乐,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详细解读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并给公众如何健康生活提了一些科学的建议。居民营养状况持续改善,但不健康生活方式仍普遍存在《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
-
慢性病申请条件,你懂吗?
在问答看见一个问题,关于大病医疗救助、慢性病的问题,题主的问题是得了动脉炎,要吃药,然后只有一个人的收入,感觉家庭困难,想申请慢性病、大病医疗救助。在工作中,也有不少人有这个困难,会问能不能办慢性病、或者大病,现在就来解答一下慢性病和大病是不同的改善的,而且各个地方的医保政策也有不同。慢性病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类风湿、肝炎等。1、呼吸系统疾病:阴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循环系统疾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房颤、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原发性);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肝炎...
-
慢性病管理 要做好“三早四步”
据国家卫健委相关数据统计,我国75%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这意味着每4个老人中就有3个是慢性病患者。慢性病全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是它的特点。随着发病率增长,慢性病已成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此外,慢病治疗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降低其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因此,做好慢性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是健康老龄化工作的重要一环。“三个早”很关键老年人群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代谢性异常等。心脑血管病包括常说的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而像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则...
-
患有慢性病会怎么样?不想“招来”慢性病,请做好这“3点”
慢性病并没有传染性,不过防治不及时会引起经济和生命等多方面危害。慢性病病因较复杂,常见的有糖尿病、癌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还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会造成大脑、心脏和肾脏等重要脏器损害,易引起伤残,进而影响劳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另外慢性病医疗费用昂贵,增加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患有慢性病会怎么样?大部分慢性病早期根本没有明显症状,当被发现时已经达到中晚期。就拿心脑血管疾病来说,部分病人在年轻时候就已经有斑块征兆,但随着年龄增长,血管会慢慢变得狭窄,易出现胸闷气短、全身无力以及头晕耳鸣等。不过部分年轻人却不以为然...
-
这份报告,和你的健康息息相关!(内附防慢性病“秘籍”不要错过)
今日(2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有关情况。五年来,我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有何新变化?如何预防慢性病?一文带你看懂! 长了个儿, 也涨了健康意识! 报告显示,我国居民平均身高继续增长 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9.7厘米 成年女性平均身高158厘米 不仅身高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