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 第188页
-
医院动态 | 德州老年病医院疑似新冠患者入院疫情演练
疑|似|新|冠|患|者|入|院|疫|情|演|练疫情防控疫 情 演 练德州老年病医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为切实保障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请大家和我们一道,共同遵守疫情防控相关管理规定,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3月10日上午,在院长的带领下,导医台预检分诊台以及病房紧急进行了疑似新冠患者入院的疫情演练。导医台预检分诊台疫情演练病房疫情演练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勤洗手&n...
-
慢性病患者可开“长处方”!深圳40家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服务不打烊
这两天,深圳这座城市按下了“慢行键”,市民开启了“慢生活”。看病就医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重要的民生。近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深圳市医疗服务不暂停,40家医疗机构可以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慢性病患者就医时,可向医生申请开具“长处方”,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开具更长周期用量的药品。医疗机构提供正常的线下诊疗服务3月14日上午,李先生(化名)夫妻俩抱着1岁多的儿子,快速走进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急诊室,孩子呛咳明显、有气促症状。医生及时为孩子进行CT检查,发现孩子的气管内被异物堵住。“当天,我们给孩子做了支气管异物...
-
关于门诊慢性病 你应该消除的误区
˂!--article_adlist[ 本文转自:鞍山云]article_adlist--˃ 本专栏上期介绍了鞍山今年新增的两个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和调整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支付限额的相关政策,引发了众多病友对有关医保门诊慢性病政策的关注。此前,本专栏曾用两期的篇幅介绍过我市医保门诊特慢病的相关政策,但从病友咨询的问题看,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今天,我们就挑重点和大家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1.是不是患有慢性病就可享受医保门诊慢性病待遇?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慢性病患者都可享受医保门诊慢...
-
慢性病管理应充分利用大数据
原标题:慢性病管理应充分利用大数据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成熟,医疗卫生行业产生了大量数据,为提供覆盖面更广、保障深度更高的医疗服务增加了可能性。但由于医疗卫生行业存在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数据分布碎片化的特征,使得传统数据处理软件和数据管理方法难以发挥作用,如何利用好医疗大数据,即如何获取、存储、处理和分析各种形式的海量健康数据,并及时向用户提供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数据技术主要指利用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存储并关联整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临床路径数据、医保费用支付结算...
-
将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列入医养结合服务重点人群
原标题:将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列入医养结合服务重点人群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 李恒)医养结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通知》要求,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养老等乡镇社区服务机构,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提升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服...
-
将失能、慢性病等老年人列入医养结合服务重点人群
原标题:将失能、慢性病等老年人列入医养结合服务重点人群《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印发将失能、慢性病等老年人列入医养结合服务重点人群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医养结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通知要求,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养老等乡镇社区服务机构,有效利用现有...
-
4种慢性病这样吃才健康
年夜饭,中国人全年最重要的一顿饭。然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痛风等常见慢性病患者,不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或者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医师王澄透露,每年除夕夜或大年初一,不少慢性病患者因为吃喝不当而诱发病情加重或者急性发作而就医,导致欢乐年成为“麻烦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超刚指出,慢性病患者吃年夜饭,要守住底线,讲究基本原则,才能吃得放心、安心,让自己和家人都欢欢乐乐过大年。糖尿病患者:控制总量,合理的进餐顺序务必要遵照医嘱,进餐前或进餐期间按时服药或...
-
慢性病为什么越治越多?
慢性病对人类的“战争”愈演愈烈,不仅导致人的病痛与失能、失智叠加所形成的复杂社会问题,直至拖垮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而且还会对一个国家经济造成制动效应。当前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医学难题。令人困惑的是:全球医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慢性病为什么却越治越多?是否需要对目前防治慢性病理念进行深层次反思?是否还要继续沿用西方的健康理念和标准进行慢性病防治?健康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健康理念和慢性病防治策略?慢性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全球医学界没有找到系统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
-
数字化诊治电影放映市场慢性病?
配图来自Canva可画截至2月7日,春节档票房以60.25亿元收官,不比2021年的“疯狂春节档”,但比疫情前的2019年春节档有略微上涨,似乎给2022年开了个好头。但这种增长的背后,是票价大幅上涨18%和观影人次大幅下跌4600万,网上遍布对高票价的抱怨,电影的口碑和讨论度也不像前几年那样高。今年春节档冠军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为32.19亿元(截止定稿),较《红海行动》(2018,36.52亿)《流浪地球》(2019,46.87亿)和《你好,李焕英》(2021,54.13亿)都略逊一筹。高票价直接催生出了...
-
慢性病年轻化,不良生活方式是元凶!
高血压、脑卒中(中风)、急性心肌梗死……说起这类心脑血管疾病,大家都觉得是老年人的“专利”,想到的都是嘱咐家中老人注意身体。但实际上,近些年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已经不知不觉被此类疾病困扰。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01 发病趋势年轻化,不良生活方式是元凶40岁的林先生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怎么会“莫名其妙”得了心肌梗死。突然的胸痛让他猝不及防,幸亏及时去了医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没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不抽烟,照理说,不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然而,他...
-
九部门:将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列入医养结合服务的重点人群
原标题:九部门:将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列入医养结合服务的重点人群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记者 李恒) 医养结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通知要求,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养老等乡镇社区服务机构,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提升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和...
-
身体长期“慢性缺水”会增加慢病风险
口臭、疲惫、焦躁、抽筋……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这些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症状竟然都和水有关。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含水量呈下降趋势。通常,新生儿体内的水总量约占体重的80%;婴幼儿约占70%;十几岁开始,身体含水量会逐渐下降并维持在60%左右;40岁以后,由于肌肉组织减少,身体含水量也逐渐减少。 由于水是构成细胞的基础,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消化吸收、输送营养、排泄废物、调节体温、润滑缓冲……每一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它。 正常人每天体内水的来源和排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中,来源主要包括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