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 第185页
-
蓬勃发展的智能家居,可有考虑老年人的使用感受?
编辑:一位天明智能家居的概念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从最基本的遥控开空调、语音开关灯到更为复杂的动作识别和自动化场景联动,智能家居可以说已经覆盖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让生活逐渐数字化、智能化。不过数字化的浪潮中,有这么一个群体似乎又一次被选择性遗忘,没错,说的就是在互联网世界中几乎没有声量,但却不容忽视的老年人群体。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在2021年10月发布的《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中提到截至2020年11月1日,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70%;65周岁...
-
老年医疗的11个特点
原创 朱鑫璞 朱鑫璞中风预防科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患病特点,使得临床医生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需要以下更多的思考,采取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的策略,实现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和成功老龄化(successful aging)目标,最终维护好最广大老年人的健康权益。1.充分认识老年人生病特点,提高对老年人患病的诊断和鉴别能力。2.由于老年人患病的隐匿性,全面、细致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尤为重要,这样常能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3.把症状或异常归因于疾病而非衰老。无论年龄多大,衰...
-
国家卫健委:当前我国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缺口较大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张文婷)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快,老年人对于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较为迫切。今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护理事业发展成效举行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坦言,目前,在满足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方面,缺口较大。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老年护理服务,从制度、资源布局、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郭燕红介绍,2019年,国家卫健委联合相关部门建立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制度,指导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有效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供给工作。...
-
人到老年要遵循“五不原则”
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在电视剧《北部湾人家》中饰演了一位已经退休了20年的老干部,他在剧中的五不原则,说出了不少老年人的心声,被看作是人生暮年保持心理健康的最好活法。(剧中照)1.不要老窝在家里:好静并非是不动不少人将唐代诗人王维的一句诗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视作座右铭,但所谓的静并非是不动。其实,这首诗的下阙就接着写道: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也就是说,爬山、乘凉、弹琴、唱歌……晚年的王维可没有窝在家里,变成一个一动不动的老人家。 老年人经常去户外走走,适当地进行一些科学锻炼,不仅能够增强...
-
人到老年,真正可悲的不是没有人陪,而是没有一个爱好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导读:有人说人到老年,真正可悲的不是没有人陪,而是没有一个爱好,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人到老年,老有所乐确实非常重要。有些老人没有培养任何兴趣爱好,退休后无所事事,往往衰老得比较快。而反观那些到了迟暮之年却依然外出游览大好山河或者在老年大学唱歌弹琴、结识朋友的人,每天都能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的快乐,心情更加愉悦,生活也自然更加顺心。老人通过爱好满足精神需求中国老人之所以会感到孤独,就是因为他们完全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把自己全部的关注点都聚焦在孩子身上,幸福也就只来源于孩子。等到晚辈都慢...
-
理想中的老年生活是什么样子?
老年人要多多参与社区活动,既充实了生活,更有一种重新发光发热的自豪感。上海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里,78岁的潘阿姨如是说。上海一直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常住人口2487.09万人,其中60岁以及以上人口为581.55万人,占23.4%,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其实不止上海,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老龄化情况。随着近几年,60后逐步迈入老年行列,老年群体呈现高收入、时尚化、智能化等新特点,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绿色智慧养老形式逐渐成为新时代养老首选。随着智慧健康...
-
老龄蓝皮书: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15日在北京发布《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称,中国老年人口变动趋势整体向好,养儿防老观念正在深刻转变。但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全民对老年期生活准备不足。本次发布的蓝皮书以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托,分析了当代中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指出中国老年人口变动趋势蕴含着整体向好的新变化。2015年,中国老年人城镇化水平普遍提高,城镇老年人口占52.0%;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相对年轻,低龄(60-69岁)老年人口占56.1%...
-
老年常见行为问题及应对方法
老人到了一定阶段,经常会在性格或行为上有一些特殊的表现,甚至是很奇怪,这对于照顾老人的社会工作者或者子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掌握一些特殊的工作技巧,才能更好地为这些特殊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否则可能苦不堪言。希望下面这些总结和方法能够给您繁重的老年照料工作中,带去一些些轻松和愉悦一、老年常见行为问题和应对进入老年期后,老年人在行为方面会产生许多问题。怎样为这些行为有问题的老年人服务,是老年社会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国台湾学者颜文雄将老年人的问题行为进行了总结和分类,并对每一种问题行为的应对措施和技巧作了简...
-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影响及挑战
七普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达到2.6402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达到1.9064亿人,占总人口的13.5%,即将从老龄化社会进入到老龄社会阶段,那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什么特点?又会带来什么影响?以及我国养老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呢?首先我国人口老龄化有5大特点: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2、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3、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4、老年人口素质不断提高;5、低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比重过半。然后再来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1、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被抚养人口...
-
老年痴呆的“原因”找到了:3个习惯!请快戒掉!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具体表现有: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现在因为心血管疾病的年轻化,老年痴呆发病的年龄也提前了。大概在45岁左右,甚至还有三十多的,可能很多人不相信,但从现在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上来看,是有根可寻的。01临床表现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分成三个时期。第一阶段(1~3年):为轻度痴呆期。第二阶段(2~10年):为中度痴呆期。第三阶段...
-
请把劳动权还给老年农民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在作文里成长(ID:lvshicai8),作者:杨昇,原文标题:《请把劳动权还给老年农民工,他们每月仅103元养老金》,头图:视觉中国一近日《工人日报》发表了文章《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超龄农民工路在何方?》,此文引起了多方热议。文章说: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地区发文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上海、天津、广东深圳、江苏泰州、江西南昌、湖北荆州等地,均作出此项要求。文章还说:上海建筑施工领域用工的改变起源于2019年,上海市住建委、市人社局和市总工会共同发文,明确规定禁止18周岁以下、6...








